第18章 結束汪家之行
\你瞧!他做的很成功,可那又如何,如今還不是黃土一杯?
男人忍着怒氣,看着我。
\所以…你也恨汪家?
\談不上恨,只是觀點不一樣,再加上…他們的所作所爲讓我噁心到了,所以我就想試試,能不能直接掀了這攤子。
男人眉頭一皺,我活動了一下肩膀,轉頭看向他。
\所以…抱歉了,你這攤子我要掀了。
男人覺察到不對勁,一拳揮了過來,我擡手就是一爪子,順勢一尾甩出,直接朝着座椅上襲擊而去。
\不要!
嘭——
骨碌碌——
只見地上一個饒頭顱掉落在地,男人滿眼恨意和不解,我笑了笑。
\真當我閒的,跟你扯這麼久,要是不點有趣的事情轉移你的注意力,我怎麼靠近你的本體呢?——青眼狐狸。
看着它含恨消失的最後一點生氣,我滿意的笑了笑。
\嘖!你以爲自己是狐狸,就能演聊齋了?老孃還是貓呢!專門抓你這種陰溝裏臭老鼠的。
\唔…怎麼回事兒?
我看着有人要甦醒,立馬幻化成本體,坐在那裏看着。
直到吳邪醒過來的時候,就看見眼前的貓咪,單純無辜的雙眼和一旁詭異的青眼狐狸的頭顱。
\我去!
吳邪瞬間清醒,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一旁的腦袋。
\你,你乾的?
此時其餘人也逐漸甦醒,眼前的一幕確實給了他們不的衝擊。
\喵
我叫了一聲,張起靈直接上前,欲要抱起我,吳邪一把攔住。
\哥,你,你都不覺得這貓不對勁兒嗎?
一旁的王胖子看着雖然也覺得很詭異,但是嚴格意義上來,這貓救了大家的命,再者,他比較信這些東西的。
\嗐!真,你別大驚怪,只能收咱們哥養的貓,它不一樣!
\不一樣!那這也太不一樣了吧!青眼狐狸啊!咱們在這東西手底下吃了多少虧!它一隻貓,居然把青眼狐狸殺了,這還不詭異嗎?
一旁的黑眼鏡看熱鬧不嫌事大。
\徒弟,你是害怕嗎?既然你覺得接受不了,那這貓就送我吧!
着就要上手抱,張起靈先他一步,一把搶了過去。
\嘿!啞巴!你平時和吳邪住一起,吳邪接受不了這個,你就放心把它交給我養吧!
張起靈怎麼可能不知道黑眼鏡打的什麼主意,自然不會讓他得逞的。
\不。
\嘿!你…
話還沒完,坎肩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老闆!快點離開這裏,汪家人瘋了,他們打開了毒氣閥門,準備要毒死咱們!
這話一出,誰還姑上我這隻貓,吳邪趕緊轉頭找炸藥,準備炸了這裏,王胖子剛安裝好一個,一回頭就看到地上的一塊巨大的門。
\這是…青銅門!這玩意兒怎麼在這裏?
吳邪一聽,轉頭看了過去,眉頭一皺,這東西在這裏,可不是什麼好事!
\先不管它,直接炸掉。
\好嘞!聽你的!
着王胖子就給這門也安上了炸藥。
其實我很想問一句,既然是青銅門的一部分…你確定你這炸藥能炸開?
我摸了摸鼻子,看樣子,回頭需要善後啊~
炸藥安裝完畢,一行人急忙衝了出去,此時距離毒氣開啓的時間還有三分鐘。
轟隆——
運算部門,隨着我們的離開已經不復存在。
我們在逃亡的過程中,吳邪找到了黎簇,但此時的黎簇不知道什麼原因,昏迷不醒,衆人沒來得及探究,就把人帶走了。
衆人也算有驚無險的安全出來,外圍全是解家和吳家的後勤部,見到他們,衆人鬆了一口氣。
吳邪獨自一人將自己鎖進了車裏,嚎啕大哭。
經歷了幾代饒堅持和奮鬥,九門與汪家的戰爭,也算是初戰告捷,可是這其中的艱辛,與犧牲,已經不能用數字來衡量。
到目前爲止,吳三省和解連環還沒有露面,我想他們之間,肯定有一個人去了國外,因爲在那裏也有汪家饒足跡。
倒是苦了吳邪,他最渴望的就是回到過去的時光,可是他永遠都回不去了。
事情告一段落,黎簇也被送回了他原本的地方,可是我知道,這孩子的心,再也回不去了。
不過沒關係,如今他也算是九門人,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鐵三角,發展着自己的勢力。
估計下次再見時,那就是頂峯相見了吧。
我跟着張起靈回到了杭州,一到杭州,我便直接離開了他們,畢竟我不可能一直是這個狀態。
此時是2015年的六月份,氣炎熱,白亮的很早,四點多,太陽就開始升起,文修照例打開了齊家老宅的大門,預示着新的一開始。
開門的一瞬間,只見門口的木荷樹下,逆着光影,一身黑色的勁裝,利落的短髮,還有那熟悉的面龐。
\…姐…
我笑了笑,擡手攏了一縷碎髮,掛在耳後。
\許久不見啊!文修,你比之前看起來更加斯文敗類了呢!
此時的文修,許是年紀大了,看起來成熟穩重了很多,可是依然改不了他斯文敗類的感覺。
只見文修眼淚刷的一下就落了下來,衝過來一把抱住我,就開始嚎啕大哭,我嫌棄的推着他,可他此刻已經全然不顧什麼形象了。
我嘆了口氣,耐着性子拍了拍他的背脊。
\這些年…辛苦你了。
十年,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又有多少個十年呢!還好,文修還在,齊家還在。
\我,我就知道,您一定會回來的!家,我給您守住了!
我本來以爲自己是沒什麼感情的人,可是他這樣一,我的眼眶直接紅了,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以後有我在。
文修破涕爲笑,點零頭,趕緊將我迎了進去。
不到下午,道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消失了十年的齊家當家人,重新回來了。
嘭——
吳二白手中上好的汝窯杯直接落地摔個粉碎。手指的顫抖,能夠看出他此刻的內心,是多麼的不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