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剧本风波
刘艋坐在自己的书房,左手撑着脸颊,眉头紧皱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电脑屏幕,在电脑屏幕中显示着一個打开的word文档,可以清楚的看到其中的一大半的位置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這是一部他正在写的小說。
是的,小說,刘艋是一個作家,真正的作家,而并非是现在網上一些文学網站渐渐流行起来的網络写手。
在写這部小說前,刘艋只是因为已经写了两部特种兵题材的小說,所以想换一個全新题材,但沒想到這部国安特工题材的小說会這么难写,刚写了個开头,他的思路就突然陷入短路状态,折腾了两三天始终写不下去。
這种明明有着构思,却无从下手的滋味实在是痛苦不堪。
在他的构思中,身为国安烈士后代的普通少年在一种信仰和血脉的感召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国安特工,但却不曾想,和他青梅竹马的少女韩晓琳在此期间竟然惨遭t军特工**并被洗脑成为敌方特工,两人的关系骤然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而一段爱恨交织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思路很清晰,但令他头疼的是,由于小說是描写国安特工的故事,所以如何真实展现国安特工的生活原生态,无疑关乎着小說的成败。
只是国安特工向来神秘,哪怕他自己就是部队出身,却也只是在部队中道听途說了一些传闻,至于這些传闻是否靠谱可谓完全不清楚。
其实写還是能写的,但根据這些传闻写,那和那些網络写手写的網络小說有什么分别,他之前也曾到一個叫做起点的文学網站看過几部被誉为经典之作的热门军旅小說,但這些小說在很多方面都是胡思乱想的,看得出来,作者完全是凭借着想象,而沒有真实的军旅体验和考察详尽的资料。
文学小說可不能那么写,摆在刘艋眼前非常现实的問題,就是去弄些国安特工的详细资料,不過如何去弄,却让刘艋一筹莫展。
又在书房坐了一会,思来想去還是沒有任何头绪,刘艋苦笑過后,准备略微放松一会,对游戏不感兴趣的他索性打开網页浏览新闻,很快便在網址导航的显眼位置看到一條新闻:“林雨泉导演有意拍摄特种兵题材电视剧,天价征收电视剧剧本。”
林雨泉和特种兵這两個字眼对他来說仿佛具有某种神奇魔力,刘艋看到新闻的瞬间,下意识的双击进入頁面,径直閱讀起来。
這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最近声名大噪的年轻导演林雨泉准备拍摄一部特种兵题材的电视剧,但由于他要忙于新电影拍摄,沒有時間自己写剧本,所以直接面向外界天价征集剧本。
天价,也确实称得上是天价。
在编剧界,编剧之间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像一线编剧拿5万每集以上也是有的,有過作品的二线编剧一般1-2万每集,而新人编剧则普遍在5000-8000每集。
通常来說,這是编剧界惯用的标准,拍摄资金紧张的影视公司可不会随意的给编剧更高的价格。
曙光电影公司這次征集剧本却是不论名气和资历,只论实力,只要剧本精彩,得到林雨泉认可,一经选用后,剧本报酬100万保底,而且剧本的篇幅一旦超過了30集,那多出的每集還会按照5万每集的价格来支付费用。
按照這样的算法,如果编剧写一部20集的剧本被选用的报酬便是100万,每集5万,如果是40集的剧本,报酬便是150万,每集近4万,哪怕是报酬最少的30集剧本,每集价格也是超過3万。
這样的條件在国内至少是一线编剧才能拿到的价格,而且還不是一线编剧们随随便便的一部作品,哪怕是一线编剧,也必须是其优秀作品才拿得到的。
当然刘艋在意的并不是這所谓的天价,而是他迫切需要一個证明自己的机会,說起来,外人恐怕很难相信,他一個部队出身的人竟然能考入出了名难考的京都戏剧学院导演系,更离奇的是,在进入导演系后,他又在临近毕业的大四写起了军旅小說。
不過但凡导演系毕业的,又有谁不想成为真正的导演,只是眼下导演系的学生毕业后能得到导演岗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他自己也是无奈之下才走上写小說這條道路的,心裡却一直对做导演拍电影电视剧念念不忘。
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特种兵题材,這不是他最擅长的嗎?如果他可以写出一部被林雨泉认可并拍摄的电视剧来,那他立马就能在编剧界立足,继而凭借自己编剧的影响力,得到部队文工团或者影视公司的亲睐,实现他当导演的梦想。
一想到這,刘艋只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做导演,亲手拍摄自己的作品,
說做就做,该写什么呢?刘艋摸着下巴思考着,完全构思新的剧本似乎比较困难,時間紧迫,很有可能会被别人抢先了,虽然征集剧本中沒有规定征集剧本的数量,但既然是给林雨泉征集的,最有可能只征集一部,就算征集两三部,林雨泉一個人也分身乏术,只会先拍摄其中的一部,而剩下的剧本可就不知道搁到什么时候拍摄了。
好在他此前已经写了两部特种兵小說,如果根据這两部现有小說改编相对容易多了,可以替他省下故事构思的時間。
但两部作品究竟该写哪部呢?是《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還是《狼牙》呢?
刘艋自然对自己的作品非常了解,从特种兵元素的完成度来看,《狼牙》无疑是更甚一筹的,但同时如何展现真正中国特种兵部队的风采也成为电视剧拍摄的一大难题,如果改编成电视剧,对参演的演员要求特别严格,光是组建合格的演员阵容并让他们通過军事化的训练达成拍摄要求就会花费很长的時間。
而《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尽管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說,在特种兵元素上比不上《狼牙》,但胜在感情戏份更充沛,而且改编成电视剧拍摄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两者各有优劣,如果是寻常人或许会非常为难,拿不定主意。
但刘艋并非寻常人,导演系出身的他自然知道该怎样抉择,略一考虑,他随即毫不犹豫的创建了一個新的文档,然后郑重的文档中输入“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接着手指在键盘上噼裡啪啦的敲打起来。
不止刘艋,与此同时還有很多擅长军旅题材的编剧和小說创作者在看到报道的时候也欣喜若狂的开始了剧本的创作。
而在外界几乎无人知道的情况下,无声无息的,曙光电影公司的人员扩张也在快速的进行着。
林雨泉同样在忙着,开会定下拍摄《赤壁》的决定后,他随即在《霍元甲》剧组的基础上组建了摄制组,当然也做了重大的改变,和《霍元甲》不同,作为投资2亿的史诗战争巨制,《赤壁》在剧组的规模上会更庞大,同时对摄影、布景的要求也会更高。
为此他专程請来赵非,可能大众几乎都沒听過他的名字,但在电影圈内绝对是鼎鼎大名,和张艺某、宁皓一样出身京都电影学院摄影系的他,先后和张艺某、陈恺歌、冯晓刚、江文等著名导演,担任《大红灯笼高高挂》、《荆轲刺秦王》、《太阳照常升起》、《手机》的摄影和摄影指导,同时也是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指定的专用摄影师,其自身的摄影技术和修养自然无可挑剔。
布景他则請的是叶锦天,在2001年前或许很少有圈外人听過這個名字,但随着《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哪怕是普通人也渐渐对他熟悉起来,其人非常擅长古装类型影视剧布景,李少红的代表作《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的布景都是出自他的手下,而且陈恺歌拍《无极》的时候就是找的他,在林雨泉看来,沒有谁比他更适合的了。
紧接着林雨泉便和摄制组埋首研究剧本、写作导演阐述和创作分镜头剧本,而和上次《霍元甲》相比,這次他在服装、道具、美术以及运用特技部分投入了更大的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