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吉利
差不多一個小时后,野猪宰杀完毕分筐装好收拾停当,整整齐齐摆放在河滩上,闹腾的村民也不再喧哗慢慢都围拢過来,一個個盯着筐子裡的野猪肉兴奋不已。
“好了,现在开始分肉,每家的分配数量刚才小旭已经說過了,不会多也不会少,需要哪种肉自己挑,不要挤,每家每户都有份……”
马大伯說完之后挨家挨户便有人站出来,几個男人根据每家的人口数量和要求开始分肉。
陈旭站在旁边看着,很快他就发现几乎所有人都選擇了最肥的肉和猪油,瘦肉猪腿排骨這些东西根本就沒有人要,而分肉的人也很公平,切肥肉的同时或多或少的都会搭配一些瘦肉,免得前面的人把肥肉全部都分完了!
整個村子也就十七户人家,男女老少所有人口加起来不到八十個人,平均一人一斤算下来也不過七八十斤肉,而且這一斤只有后市的半斤,而整头野猪去皮去内脏去头脚之后的肉净重起码有接近一百五十公斤,分配出去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很快每家每户都领到了大小几块肉用草绳提在手裡,大人小孩都喜笑颜开。
不過陈旭觉得似乎還是分的太少了。
主要是整個村子的人看起来衣服都是破破烂烂像叫花子一样,就沒有一個看起来干净整洁的。
每個人都身体消瘦而满脸菜色且,男人還好点儿,特别是女人和孩子,全部都是营养不良的状态。
但想了一下之后,陈旭還是放弃了每家再多分几斤肉的打算。
贫穷并不会因为他多分几斤肉就得到改变,如果要改变這种贫穷,必须从别处想办法。
而接下来要去镇上卖肉,或许可以看看有沒有什么方法发财致富,自古以来,经商做生意才是最快的发财途径!
分完肉,河滩上的人陆陆续续都开始散开回家。
一些劳动能力强些的家庭多换了三斤五斤肉,但最后余下来的還有一百多公斤,至于猪内脏等清洗干净之后每家每户也会多多少少分一些,陈旭特别叮嘱给自己留下几斤大肠之后就和马大伯還有七八個青壮年背起猪肉抬起大蛇先回家一趟。
跟着一起回来的杏儿兴奋的又跳又叫,嚷嚷着要留下最肥最肥的肉,而在河滩上分肉的时候,几個男人也有意无意的把最肥的肉给陈旭留了几大块。
而陈姜氏看着儿子把大块的肥肉选出来放在藤筐裡,既激动又后怕,不停的偷偷抹眼泪。
她和杏儿在河滩上给麦田除草,结果牛大石上气不接下气的跑過来告诉她陈旭在山上一個人打死了一头上千斤的大野猪和一條七八丈长的大蛇的时候,陈姜氏当时不是高兴,而是眼前一黑差点儿就直接昏了過去!
当他她急匆匆撇下女儿跑到山脚下的时候,聚集的人更是添油加醋形容山上见到的情形,几個半大小子刚从山上下来,野猪在他们口中已经变成了上万斤,大蛇也变成了十多丈。
提心吊胆的在山下等了大半個时辰,当看到抬下山的野猪和大蛇,看到安然无恙的陈旭的时候,陈姜氏一颗提起的心才放下来,就像虚脱一样歪倒在地上被人扶着送回了家裡,甚至河滩上热闹的杀猪和分猪肉她都沒去看一眼,心裡除开害怕還是害怕,生怕儿子一不小心又出了意外,那么這個家庭彻底算是毁了。
“娘,這些肉就留在家裡,肥的你熬成油储存起来,瘦肉和排骨等我从集镇上带些盐巴回来腌上慢慢吃。”
陈旭說完之后把大猪头拎出来塞进一直激动兴奋的像吃了鸡屎一样跟在自己身边的牛大石怀裡,“大石,這個猪头就送给你了!”
“啥?真……真的?”牛大石被這個突如其来的幸福砸的差点儿晕過去,搂着猪头话都快說不出来了。
陈旭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牛大石翻着白眼儿靠在杏树上直喘气。
一個猪头少說也有几十斤,即便是不值钱在集镇上也能卖两三石粮食的钱绝对沒有任何問題,对于贫穷的人家来說,绝对是一笔大财了,何况腌制好了放在家裡是能吃大半年的油荤菜。
“旭……旭哥儿,你为啥对我這么好?”
“我們两家客气啥,以后对我妹妹好点儿!”陈旭笑着說。
野猪蠢笨无比,而且猪头這种东西不好吃又不好弄,陈旭觉得和牛大石這种煮整只青蛙的人智商正配。
“放心放心,我会好好待杏儿妹子的,嫁给我的第一年绝对让你当上舅舅!”牛大石激动的连连点头。
陈旭看了一眼放在肉筐裡面的刀,心裡叹了口气還是忍住了。
跟這种脑花儿容量太小的人說话特别累,劈死了妹妹還沒出嫁就守寡了,不吉利。
集镇离村子差不多有二十裡。
(注:秦汉时期一尺差不多后世23厘米,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裡,一裡算下来就是415米的样子,而后世的一裡是500米,所以两者相差并不算大。)
一群人背着野猪肉,抬着大蛇浩浩荡荡的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
此时已经快接近中午了,阳光明媚,天高地阔,绿树葱茏,鸟语花香,天地一片宁静和谐,如果放在后世,绝对是一個出门旅游打野的绝妙时光。
但对于陈旭一群人来說,他们得加快速度赶到集镇上才行。
這天气温度已经很高,新鲜的肉食不耐久放,時間长了会变质变味。
還有就是這些新鲜的肉散发出的味道可能会引来豺狼虎豹,在這個时代,偌大的中国大地不過一两千万人口,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平原区域,山区人数少而且分散,各种野兽横行,豺狼虎豹等大型的野兽到处都是,一两個人根本就不敢出远门。
不過還好,翻過一座山,顺着一條河走出一道山谷,一群人花了接近两個小时還是平安的赶到了集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