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理想照不进现实 作者:未知 王为民听到二叔的话,有点傻眼,那厮還有玉料? 不過下一刻,他就笑了,“那家伙连石头都捡,有沒有料,我看难說。” 聚宝斋在郑阳的珠宝行裡,也是名列前茅,对于這样规模的珠宝行来說,玉石才是主营业务,玩石头不過是捎带的。 他不相信,那個在肯德基裡吃四個汉堡套餐的家伙,会有大规模的玉料。 当然,這话他說得也有点心虚,但是他必须說啊。 王总叹口气,看着不远处嘀嘀咕咕的那二位,一脸的沉重——那小伙子不但懂得利用时机询价,在钱上也比较大气,做事又果决,在现下的年轻人中,绝对算個人物。 他有种直觉,那厮身上,有好东西的可能性很大。 梁总倒是沒這么期待,他就是想囤点货,顺便恶心一下聚宝斋。 所以当他看到另一半玉盒时,竟然有点傻眼,“小伙子,你這是……啥意思啊?” 冯君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微微一笑,“我卖玉,不卖盒子。” “這好說,這块给你六万,”梁总也放下心来,笑着发话,“我還当你要按残破古董卖呢。” 他收的就是玉料,绝对不想扯什么古玩价值,否则又得费半天口水。 冯君笑着点点头,“那成,就六万,不瞒您說……這两块還真能严丝合缝对到一起,您要不信,可以试一试。” 他询价的半截玉盒,比沒拿出来的那半截大一些,就算這样,那些珠宝行還嫌弃呢。 对方能给出六万的价格,也许不是最高,但绝对算得上公道。 “我不试,”梁总很干脆地摇头,“我是买料呢,不是收古董。” 這玉盒平淡无奇,沒啥太大的价值,就算修复到一起,也是修過的,价值更会缩水,与其那样,不如当玉料用了,不但好出手,沒准還能赚得更多。 冯君知道他的心意,所以笑一笑,“我沒别的意思,顺口一說而已,我已经說了,我卖玉。” 梁总看他一眼,微微颔首,对這年轻人的印象,越发地好了——真的懂进退。 下一刻,他扫過冯君的背包,发现還是沉甸甸的,眼睛忍不住一亮,压低了声音发问,“你這是……手上還有别的玉器?” 這玉盒不用說,一看就是有年头的,他只当对方发现了什么窖藏——有残破的玉器,想必就会有更好的玉器吧? 冯君笑了起来,“您想多了,我這儿還有块玉料,您有兴趣看看不?” “太有兴趣了,”梁总毫不犹豫地回答,一脸的笑容,“我們恒隆主要做珠宝,古玩玩得不多,心思也不在這上面。” 不過,当他看到冯君手中人头大小的玉石时,笑容顿时就凝结在了脸上。 待冯君将石头放在地上,他一個箭步冲上前,抬手就去摸。 摸了一阵之后,他越发地激动了,又取了放大镜来看,身子不住地抖动。 最终,他還是沒忍住,大喊了一声,“握草……這么大的羊脂玉籽料!” 冯君听得就是一喜,他就算对玉懂得不多,這种词還是听得懂的,羊脂白玉,那是软玉裡的王者,而籽料又要比山料价值高。 行业裡的說法,籽料是河水经年冲刷出来的,色泽好油性大,质地也更细腻。 這也是冯君最期待的结果,他甚至计算過,自己发现的若是這种玉,能赚多少钱。 一克一万的话,三十千克……尼玛,這岂不是三個亿? 要知道,现在好的羊脂白玉,都有卖一克两三万的。 冯君承认自己穷怕了,但他理性尚存,知道自己的算法有点問題,很多成本沒有算进去,但那是三個亿啊,哪怕是打一折卖,也是三千万呢。 他喜笑颜开之际,王总也听到“羊脂玉籽料”五個字,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握草!” 王为民的脸色,也在瞬间变得刷白,他忍不住大叫,“不可能,最多就是山流水料。” “有毛病吧你?”梁总回過头来,冷冷地看他一眼,“你是在质疑我的眼光?” 恒隆的梁总虽然年方四十多,但是在郑阳的珠宝行业裡,也是排得上字号的人物,王为民的话,是对他严重的冒犯。 “我是說,我是說……”王为民犹豫半天,终于一咬牙,抬手一指冯君,咬牙切齿地发话,“這個穷鬼怎么可能……” “好了!”王总怒吼一声,他已经气得直哆嗦了,“为民你先离开吧。” 這一刻,他对這個事儿失望透了,瞧瞧你办的叫什么事。 “我不服!”王为民高声叫着,“這家伙是在肯德基吃三個汉堡套餐的穷鬼,怎么可能有羊脂玉籽料?” 他嘴上說着不服,脸色却是刷白,因为他很清楚,這么大一块羊脂玉籽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隐形的和无形的。 对玉器行业的商家来說,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 好吧,最宝贵的资源,肯定是上乘高端客户,对哪個行业而言,這种资源都是最宝贵的。 如果不算客户资源的话,最宝贵的资源,当然就是顶级原料了。 玉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世界上就那么多,除开那些沒有被发现的,已经被发现的玉石是恒定的,只可能因为损毁而减少,不可能增加。 而珠宝行业,又是典型的奢侈品行业,顶级货色越多,才能做得越大。 聚宝斋少了块羊脂玉籽料,别家就多了一块,算账得一裡一外地算,而不是单纯地计算,聚宝斋沒收到這块玉,少收入了多少。 王为民郁闷得想吐血。 這一切损失,只是他因为想在老同学面前装個逼,以及对穷人的轻视。 更悲催的是,如果聚宝斋只有参与竞争的资格,仅仅是“可能”得到這块玉,也就罢了,這個锅不能全部算在他头上。 然而問題在于,在他来之前,他的二叔已经跟对方谈好了第一笔交易,只差付钱了。 第一笔交易成功,第二笔、第三笔交易還远嗎? 這個锅必须是他背,也只能由他背。 “你這是說胡话吧?”梁总看他一眼,觉得這厮的逻辑很有点莫名其妙,“肯德基怎么了?我儿子也常吃。” 大人吃肯德基和小孩吃肯德基,能一样嗎?王为民很想這么驳斥一句。 然而悲哀的是,他忽然间发现,自己连张嘴的力气都沒有。 王总见状,真是恨不得抬手给侄儿一個耳光,麻痹的你别再丢人了行不? 不過最终,他只是微微摇头,轻拍一下侄儿的肩头,“好了,你先回吧,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块玉而已。” 几年之后,王总每每想起自己曾经說過這么一句话,就恨不得抽自己几個耳光——特么的,当时真的是鬼迷心窍了啊,我凭什么就敢說“一块玉”,還還還……“而已”? 王家叔侄的事暂且不提,梁总开始给冯君报价,“六百万。” 瓦特?冯君好悬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一呲牙,“你說多少钱?” “吓了一跳?”梁总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嘴角露出古怪的笑容,“多了還是少了?” “少了,”冯君老老实实地回答,“刚才那块翡翠,還六百八十九万呢,只是冰种。” “硬玉跟软玉能比嗎?”梁总郁闷地撇一撇嘴,“翡翠有多火,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和田玉沒多少人炒……” 冯君倒也知道這個,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和田玉的价格也是一路青云直上,只不過它来源稳定,不像翡翠一般,黑色和灰色地带太多,甚至還有浓浓的血腥味。 有噱头才有炒作空间,這是必然的,而炒作能吸引眼球,這也是必然的。 但他還是有点不服气,“梁总,這是羊脂玉籽料啊,得跟玻璃种比价钱的吧?” 你丫真是個棒槌!梁总很无语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做生意,其实不喜歡给别人科普,但是今天他心情好,就给小家伙解說一下。 “羊脂玉籽料,也有品相一說,你這個料有皮,但大致還是能看出来,也就是中等品质,而且我敢肯定,它不是西疆料,也不是韩料和俄料。” “我不想问,你是从哪儿弄来的料,关键是它沒名堂,价钱上就要受点委屈。” “還有就是,批发和零售,价格肯定不一样,我們制作玉器的时候,肯定也有损耗……” “好了,”冯君打断了他的话,虽然他对這個价格還是有点遗憾,但心裡已经平衡很多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方說了——沒兴趣问玉料的来源。 沒兴趣就再好不過了,他能随时进入荒野空间,再找点玉料,应该也不存在多大問題,既然是這样,他又何必斤斤计较這一块呢? 反正六百万,已经够他做很多事了,大不了以后他发现上当,不再跟這家来往就是了。 于是他笑着点点头,“既然梁总把话說到這种程度了,那就六百万好了,算交個朋友。” 梁总见他做事敞亮,心裡也高兴,于是笑着回答,“反正你总得让我挣点,是吧?要不這样,底价六百万,你跟我去公司,开了料皮,也许還能多给你估点。” (更新到,求點擊推薦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