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名状 作者:未知 赵匡胤父子带着万余名禁军浩浩荡荡的向秦州进发,虽然人数不少,可是行军速度确实不慢。 赵旭不由的感慨,大周的禁军不愧是哪個时候实力最强悍的军队,纵然有個别的少爷兵,但是那毕竟是少数。 在全军的对前方,赵匡胤等人骑马在前,神情轻松: “怀亮兄弟,在這個臭小子手下,怎么样,他有沒有难为你呀?”高怀亮也和他们在一起。 “赵将军,副都……” “叫什么将军,叫大哥,凭我們之间的关系,难道我還不能应你你一声大哥,再說又沒有外人。” 一听高怀亮叫他将军,赵匡胤就不乐意了,生性豁达的他最喜歡和别人称兄道弟了,不然也不会和当年落魄的柴荣结拜。 也不会有了后面的义社十兄弟,更加不会对他日后登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就连旁边的赵旭也是探過头来: “高叔叔,现在我們是在途中沒有必要那么拘谨的,随意就好,不然父亲可要对我一顿板子了,哈哈哈。” 一時間大家都被赵旭给逗乐了。 本来嘛,這是去打仗,看你们一個個哭丧着脸,不知道的還以为你们去奔丧呢? 高兴点心情愉快点,這胜算也大点不是。不是說哀兵必胜?哀兵必胜那說的是,打了败仗的兵,我們這是才去好不好。 高怀亮也是放下了那份拘谨,和赵匡胤他们愉快的聊了起来,整個将领圈子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围的士兵听到了,也是对這次驰援秦州充满了信心,长官们都是這么轻松,說明這仗很容易取胜。 這时候他们又听到了一個好消息,西南行营都招讨使王景,率军出击威武城。 经過奋战成功的攻破了威武城,后蜀军弃城逃跑,俘后蜀军校姜晖以下300余人。 丢下的死尸更是无数,全军更是振奋,于是大家都是自发的加快了速度。 大军很快就进入到了秦州境内,一场周蜀之间的大战很快就要拉开了。 在秦州凤县东北的一個小山村,此处人烟稀少,但是地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 虽然這裡时不时的有山贼强盗出沒,但是并沒有因此阻碍有人在這裡投资做個小生意。 不远处正有一個小小的酒店,店外還有一口水井,在這裡能有口水井真的是稀罕。 裡面這有一個人,年约三十,面显黝黑,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手中還拿着一把羽扇,這又不是大夏天,這家伙拿着东西干啥,如果赵旭在這裡一定会說他是個骚包。 這也难怪,任谁看到都会說他装,但是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年四季羽扇都不离身的。 大家都知道叫他老苗,名字是什么就不知道了,他本来住在南阳一带,不知道最近为什么跑到這裡来了。 更加奇怪的是他出大价钱,把這家酒店给买了下来,這是這方圆十裡唯一的酒店。 但是他花费的价值却远比這要高的多,即使這样的十家店也能买過来了。 店裡面他沒有留下哪怕是一個伙计,只有他自己,老板是他,伙计也是他。 能花费多于此店数倍的价钱将這個小店给买下来,却不舍的用那少的可怜的薪水去請一個伙计。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话一点也不假,他确实是有一定目的的,他想起了祖先的一句话。 他的先祖死于几百年前的一個甲寅年,他是一個位高权重的人,最后一次出征之前,他把自己儿子叫到面前,留下了自己的嘱托。 当然這些嘱托最后成了遗嘱了,长子最后按照父亲的吩咐,带领一部分族人,隐退了。 歷史上却记载着他的长子和长孙都为了国家守城战死了。倒塌這一代已经是七百多年了。 他清楚的记着那份遗嘱,大概的意思就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乱世很快就要再次一统,但是不久后必然会再次分裂。 虽然王朝有强横一时的,但是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我辅佐主公一辈子,可最终他還不是一個明主。 七百载后西北之地,龙驾走過,九日腾空,华夏复兴。 我的后人应该辅佐這样的人,为我华夏开疆复土,繁盛万事,我算出我的后人必有一人会来到他的身边。 這裡是我的毕生所学,现在传给你了,如果這次我有什么意外,你不要问,带着族人会南阳老家,隐姓埋名。 将我的所学传承下去,切记不到时候不能恢复我們的族姓,以后就暂且姓苗吧。 果然他這次出征,真的再也沒有回来,他本人也是青史留名。他的长子遵从父亲的遗嘱回到了老家。 从此隐姓埋名,传承家族,并将他父亲的衣钵给传承了下来,就這样苗家在当地也成为了有名的大家族了。 這個小酒店裡面的人换做苗训,也是苗家的一份子,自幼聪明伶俐,身手家族长辈的喜爱,家族的传承自己全部在弱冠之年学成,此后一直游历四方。 好多年沒有回過故乡,看到這個战乱四起的时代,也是于心不忍,立誓要学习先祖,辅佐明君,一统天下。 就在前几天,他夜观天象,发现有紫微星有渐渐西移之相,可是最近也沒有哪国的皇帝去西北之地。 自己占卜一下沒有任何的收获,只是隐约的知道有贵人降临,所以他就起身来到這裡。 纵观五代各国,北汉偏居一方,地狭人少,后蜀龟缩在汉中,南唐依江据守沒有进去之心。 其他的江南的小国更是不堪,整日征伐不断,沒有丝毫的统一意识。 看来看去唯有后周,国力强盛,君主贤明,麾下猛将更是数不胜数,高平之战就是契丹也会死避其锋芒。 听說最近后周的军队正在筹划收复秦、凤四州,但是皇帝并沒有亲征,难道這個人是后周的某個大将? 苗训沒有想明白,但是他已经决定要去后周看看了,去看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先祖的愿望。 不然他也不会在這裡盘下這個小店了 正在他在沉思的时候,外边的马蹄声音打破了宁静,苗训起身看向店外。 外边是個骑着马的士兵,看他的盔甲应该是后蜀的士兵,马上面還有一個专门盛装公文的袋子。 這应该是后蜀的探子或者是信使,苗训似乎下了什么决心似的。 蜀兵吧马栓在店外,挎着刀,拿着弓箭,进来了,临进来的时候還不忘将马背上的信袋给拿了进来。 這裡面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然他也不会携带。 他一进店门就大声嘟囔着: “妈的,渴死老子了,给老子来壶热水,快点,再来碗面,快,這天让老子去送什么情报……” 這家伙一看就是個愣头青,送情报哪有這么大声嚷嚷的,好像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老子這裡是情报。” 苗训,眼裡精光一闪,随后恢复正常将羽扇放了起来,走到,那個士兵的面前: “這位军爷,实在对不住,小店实在沒有热水了,只剩下酒了,您看,你要不要……” 這個神经大條的士兵,听到這裡那還记得队长安排他不准在路上喝酒的警告。 也不管那么多了,就吩咐苗训拿些酒肉来,苗训切了一些熟牛肉,给他斟了一碗酒。 蜀兵一饮而尽,感觉還是不過瘾,再来一碗。 苗训故作为难:“军爷你這有军务,我看您還是……” 那意思就是你還有事情就不要再喝了,再喝就党务事了,我是为你好。 蜀军并不领情: “叫你拿就拿,那有那么多的废话,害怕军爷不给你钱咋地,快拿過来。” 說完双眼圆睁,配着他那黑脸,简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李逵在世。 “既然你找死我也不拦你了,你就是我的投名状了。”苗训在心裡想道。 他转身走了进去,随后报了一坛汾酒出来了,泥封打开酒香四溢,蜀兵也是识酒之人。 闻到香味就流口水了,二话不說,立刻就从苗训的怀裡将酒坛抢了過来。 也不用碗了,那样不過瘾,大口喝着才過瘾,仰起头。举起酒坛就喝了起来。 一時間整個小店内,是香气四溢,苗训却是在旁边默默的注视着這個蜀兵抱坛而饮。 其实這個蜀兵也是,你丫的還有任务呢,怎么能在這裡喝酒呢?很快半坛酒,就被他喝光了。 打了個酒嗝,大叫一声痛快呀,說完還哈哈哈哈大笑。 突然他就发现了了不对劲,自己的酒量自己知道,半坛酒自己是不在话下。今天怎么有点头晕。 很快他的意识就模糊了,一头倒在了桌子上。苗训走了過来: 活该你倒霉,借你一样东西,作为我的投名状,实现我的理想和先祖的意愿吧。” 說着就把蜀兵的那個信袋拿了過来,打开一看裡面都是關於周军的情报的,還有兵力部署,這也他详细了吧。 苗训也沒有细看,拿起信袋骑上外边的军民,就直奔周军的方向去了,谁知這一去正好碰到了赵旭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