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身世迷离
荒坡上坟冢不少,村裡去世的大部分都埋在這裡。
两座坟其实就是两個小土包,长满了荒草,坟前连墓碑都沒有,就插着两块破旧的木牌,上面歪歪斜斜的用毛笔写着两人的名字和生卒年约,但十多年過去风吹雨淋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赵颀和小竹跪在坟前点燃香蜡纸钱,恭恭敬敬的磕头祭拜。
虽然从灵魂上来說和赵颀沒有任何关系,但从血缘上来說,确是他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根基。
都說父母在,家就在,只有离家漂泊的人才会体味到這种对家的眷恋。
一個无父无母的人,注定会是孤魂野鬼找不到归根的地方。
真正的父母如今已经不能尽孝陪伴。
眼下要想像一個正常人一样继续生活下去,還是要保留這份血缘上的认同,照顾好苏老太婆,带着小竹在這個世界好好活下去。
一個沒有亲人,沒有眷恋,沒有寄托,沒有乡情的人,即便是能够出人头地,内心的孤独永远都无法填满,永远无法成为一個正常人一样生活。
“你爹娘命苦,你也命苦,老婆子也是個命苦的人……”苏老太杵着拐杖颤巍巍站在旁边抹眼泪。
“太婆,這裡风大,我們回去吧,以后我們的生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赵颀磕完头爬起来搀扶着老太婆轻声安慰。
“孙儿說的对,走,我們回去,家裡還有肉,中午我给你炖东坡肉吃!”老太婆紧紧抓住赵颀的手。
“太婆也会做這道菜嗎?”赵颀惊奇不已。
“老婆子年轻的时候可也是個俊俏人,那时家裡也算富裕,肉吃了不少,你爷爷最爱吃的就是东坡肉,這苏大学士不光诗写的好,人品也好,還喜歡做各种美食,這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
老太婆在赵颀和小竹的搀扶下一边走一边說。
“太婆,我們是哪裡人?好像不是茅湾村的吧,這裡似乎就我們一家姓赵!”
“我們是从恩州搬来的,那时的官家還是宁宗皇帝,史弥远专权乱政,你爷爷死后,恩州活不下去了,我就逃难来了庆元府,以前這裡叫明州,史弥远就是明州人,史弥远你知不知道……”
“昨天听您說過,是個大奸臣!”
“对,就是個十恶不赦的大奸臣,這种人死了都该挖出来鞭尸……”
老太婆一边走一边用拐杖使劲儿戳地面,似乎想把史弥远的尸体戳成稀巴烂。
赵颀哭笑不得,“太婆,史弥远都死了几十年了,您为啥這样恨他,是不是我們家以前很有钱,還是当大官的,后来爷爷被史弥远害死了?”
老太婆停下脚步,呆呆的看着赵颀许久之后使劲儿摇头:“恨他的人多了,你爷爷是病死的,這些话以后莫要再說了!”
“是是,孙儿以后不說就是了!”赵颀虽然心头更加疑惑,但苏老太明显不想让他知道其中的内幕,赵颀也便不刨根问底了。
自己姓赵……恩州……史弥远……
赵颀总感觉脑海中有一些隐隐约约的记忆,但恍惚之间却也想不到更多的信息。
作为一個古玩爱好者,对宋朝歷史有過一些研究,但也只限于一些大众熟知的主要事件,诗词字画瓷器,名人轶事,一些有趣的野史传闻,与辽金蒙古之间的一些恩恩怨怨等,宋朝三百年的歷史太长,名人太多,一些并非主流的事件和内幕即便是歷史学家都不一定了解的透彻。
史弥远這個人赵颀還算清楚,是宁宗和理宗皇帝时候的丞相,的确是一個大奸臣,为了向金国妥协,杀死了奸相韩侂胄之后,把韩侂胄的脑袋送给金国人乞和,宁宗死后又扶持理宗皇帝上台,两朝专权二十余年,推行理学排除异己,大肆打压正直官员,南宋的腐败和崩溃可以說由此而起。
史弥远虽然是公认的大奸臣,但在后世出版的《奸臣传》中,却并沒有史弥远的名字,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和他推行理学有关。
因为后世元明理学的兴盛,就是从理宗皇帝开始,那种存天理灭人欲,妇女缠小脚,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忠贞守寡等等糟粕思想都是从理学中发展出来的,虽然理学的內容很多,這些都只是其中并不算突出的部分,但被一些伪道学家拿出来大肆宣扬,使得民间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而宋朝之后几乎所有的歷史记录都是由深受理学影响的学者整理完成的,因此史弥远這個大力推广理学的大奸臣就被放過了。
反而是力主抗金的韩侂胄被弄成了大奸臣。
韩侂胄当政期间,为岳飞平反,追削秦桧封爵,力主北伐恢复山河,虽然最终沒有成功,但的确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主战派,不過他在庆元党争之中大肆打压理学,驱逐朱熹,为他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当然,我們也不能說韩侂胄就是個一心为国的好官,反而這货也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和赵汝愚等理学派争权夺利发动庆元党禁,为后面的党争和朝堂混乱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只是相对于站在民族大义的高度上来說,能够立足抗金收复旧山河,就要将他和纯粹的奸臣区别开来
读书人虽然打仗不行,但整起人来還是毫不手软而且丧心病狂。
大宋朝廷想要和金国人议和,但金国人很恨韩侂胄,因此提出要把韩侂胄杀了才能议和,于是史弥远便背着宁宗皇帝安排人锤杀韩侂胄,将脑袋送去金国,签下了屈辱的议和條款,史称嘉定和议。
嘉定和议之后,史弥远大肆排斥异己,将朝廷支持韩侂胄的主战派全部驱逐,为了得到士族的支持,大力推广理学,启用朱熹,追封二程等理学家,最终将朝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扶持新皇帝登基之后更是大肆排除异己提拔亲信,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
不過這货因为恨他的人太多了,死后得了一個和秦桧一模一样的谥号,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极低。
史弥远干過的坏事不少,但赵颀能够想起来的却并不多,主要還是宋朝的名人权相和奸臣太多了,似乎理宗上台就和史弥远关系非常大……
“阿弥陀佛!”
回到破窑,就在赵颀蹲在门前搜肠刮肚回忆關於史弥远這個人物的时候,突然一声佛号传来,赵颀抬头,就看见一個白白嫩嫩的光头小和尚站在前面,身上穿着一件补丁打补丁的百衲衣,肩上還挂着一個褡裢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