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紫气降临
就在忽必烈满脸郁闷的看着满天飞雪长吁短叹之时,突然风雪之中一匹快马疾驰而来,瞬息就到帐篷门口。
一個士兵滚鞍下马单膝跪在雪地之中顿首禀报:“禀大王,方才有人擅闯行营已被拿下,百夫长派属下前来請示如何处置?”
忽必烈看着漫天翻滚的鹅毛大雪和凌厉呼啸的北风,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开口:“何样的人物?可曾审讯清楚?”
“是两個道士,只說有要事面见大王!”
“道士?”忽必烈愣了一下从风雪之中收回眼神,脸色也变的十分惊讶。
“是,他们說是从东海琅琊而来,眼下還被拘押在行营之外,還請大王示下!”
就在忽必烈疑惑究竟该不该见的时候,大帐之中一個身穿儒服须发花白的老者慢慢走出来对着忽必烈拱手說:“王爷,此二人不知从何而来,加上又天寒地冻正好无事,统领何不将此其唤来询问一番,既可以解闷,或许還能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唔,姚先生言之有理,那便唤来询问一番,速速回去将两位道士带来大帐!”忽必烈点头。
士兵离去后不久,很快便看到几個士兵带着两個道士過来,其中一個年约五旬,灰发长须头扎道髻,行走之间大袖摇摆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态,另有一個二十来岁的年轻道士跟在身后。
“无量天尊,贫道云松子见過大总领!”
两個道士身上堆满积雪,身上還各自背着简陋的包裹,走到大帐门前一起对着忽必烈稽首行礼。
忽必烈微微点头之后满脸奇怪的开口:“二位道长从何而来?有何要事要面见本王?”
“回大统领,我师徒二人从崂山而来,老道自幼学的一些观气之术,月余前见有紫气显于燕地数日不散,因此特来一探,得知大统领就在燕京,便特来拜见!”老道士气定神闲的回答。
“紫气降临燕地?”忽必烈满脸惊讶。
“不错,紫气降临,当主圣人现世,经過老道前来一路不断推演,恐怕這紫气和大统领有关……”
忽必烈心中咚的猛然一颤,平静的脸色也瞬间变色,還沒等到老道士话說完,手一摆呵斥說:“道长休得胡言乱语,燕京乃是昔日辽金上都,自有天子气象,有紫气显现也不奇怪,怎会和本王有关?”
“贫道只是依照天机推演,是与不是尚不敢肯定,不過贫道听闻大统领礼贤下士,我等冒着寒风大雪千裡迢迢而来,如今却被挡在门外,莫非這便是大统领的待客之道?”
“王爷,此处人多口杂,何况這二人乃是方外之人,還請屏退左右請入大帐之中再說,免得被人传出去误事?”姚姓老者在忽必烈耳边低声提醒。
忽必烈微微点头之后命令亲兵将两個道士带进大帐坐下,同时喝令所有人无关之人全都离开,然后這才回到中央铺着黑熊皮的主位坐下,姚姓老者陪坐右手下方,而一群亲兵和很快将大帐四周围警戒起来,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此时大帐之中只剩下了忽必烈和姚姓老者,然后就是老道士师徒二人。
相对一阵沉默之后,忽必烈开口:“道长既然特意前来见本王,眼下已经见到了,還請开门见山吧,到底见本王有何事,若是說的不能让本王满意,莫怪本王怠慢了两位!”
忽必烈脸色平静,但语气中却带着一股生冷和杀机。
蒙古人信奉萨满教,不過因为势力扩张很快,融入了东西方数百個国家和民族,加上对宗教非常宽容,因此中原的佛教道教对蒙古人的影响也很大,而道教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五行轮回和观气之术也深得人心,眼下老道士說紫气降临燕京,推及有圣人降临,而且還和自己扯上关系,這句话一旦传到蒙哥汗或者一些对他有敌意的蒙古贵族耳中,只怕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蒙古只有一個大汗是正统,那就是眼下征战在外的蒙哥。
一旦外界开始流传他忽必烈身上有紫气笼罩,有天子之相,只怕蒙哥第一時間就会将他杀了。
因为蒙哥本来就对他有些忌惮和提防。
“大统领休要紧张,紫气降临,天兆显现,老道前来探查本来也沒想到大统领会在這裡,不過时机凑巧遇到大统领,也便印证了老道的推算而已,但天兆只是天兆,并非一定就会成为结果,還需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才可能成功,因此老道前来拜见大统领,是想助大统领一臂之力!”
老道士盘坐在柔软华贵的波斯羊毛地毯上脸色平静的回答,丝毫看不出来有丝毫的担心和害怕。
“助本王一臂之力,本王可不会相信你的這番胡言乱语!”忽必烈虽然心脏跳的有些快,但還是强行压住情绪脸色不快的說。
“大统领何必自欺欺其人耶,老道乃是方外之士,对人间谁当帝王并无成见,但老道却也能看清天下大势,江南朝廷气运衰竭,已经是苟延残喘之势,而蒙古国势正盛,想来不久之后就能定鼎天下,老道是汉人,自然也不喜蒙古人烧杀抢掠的作风,蒙古贵族更是对我汉家百姓视若猪狗,但大统领不一样,一直学习我中国文化,在领地推行汉法,素有贤名,這些年统领漠南汉地事务,也颇为体恤我汉家百姓,既然明知大宋将灭,蒙古当兴,老道为天下黎民计,自然也希望体恤我汉家百姓的大统领能够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以后对我中国百姓多一些善意和怜悯,因此這一臂之力,自然也帮的心甘情愿,而为了让大统领相信老道的诚意,老道特意为大统领带来一样举世罕见的礼物,以表心意……”
老道士說着从肩上取下包裹,放在案桌上打开,接连几层麻布棉布打开,最后露出一個红色绸带金色丝绸包裹的物体。
看着老道士神情凝重而且如此包裹严实的礼物,就算是本来不怎么在意的忽必烈也渐渐感觉紧张起来。
說实在,老道士从到来到眼下一共才說了不到五句话,但每一句都令他激动又惊恐。
沒有人不想当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尤其是他自己,作为黄金家族的最高血统,作为蒙哥汗的亲弟弟,绝对有资格成为下一任蒙古大汗的首选继承者,但如今他已经受到蒙哥的猜忌,也被另外的兄弟和几個叔侄忌惮,统领漠南汉地事务,实际上在所有的蒙古贵族看来绝对算是一种排斥,蒙古各部族的根在草原上,只有世代放牧牛羊马匹的大草原,才是蒙古人魂魄所依的地方。
封地在关外和关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但眼下他一沒有军权,二沒有关外的封地,若是沒有更大的功劳,只怕将来的大汗宝座轮不到他头上来。
而要获得权力和地位,目前最好的方法便是参加攻打江南的大宋,若是有了這灭国之功,自然会获得大量贵族的支持,将来争夺蒙哥汗去世之后的汗位也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但這些都需要一個前提。
那就是得到蒙哥汗的信任,交给他军权,让他领兵出战。
虽然他也想過自己若是取代塔察尔,眼下必然早就已经杀到鄂州了。
但沒有机会,任凭他空有远大的报复和野望,也只能窝在自己的领地郁闷发呆消磨时光。
但眼前這個不知道从何处跑来的老道士突然一下掀开了他心中隐藏许久的野心,而且還說要助自己一臂之力,忽必烈既感觉有些不真实,同时竟然也升起来一股压制不住的期望。
“此物乃是老道费时十余年炼制而成的法宝,今日献于大统领,希望大统领不要忘记老道方才一番恳請……”
老道士說着话,慢慢将捆扎在丝绸上的红色绸带拉开,随着金色的丝绸四面飘落下去,一尊尺余高通体晶莹剔透的紫色水晶瓶显露出来。
“嘶~~”
水晶瓶显露出来的瞬间,坐在老道士对面的姚姓老者手一抖扯落几根花白的呼吸,猛吸一口气一双老眼瞪的溜圆,满是皱纹的脸瞬间呆滞,不知不觉還有一丝口水顺着胡须滴落下来。
而忽必烈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本来坐的四平八稳,還在不断的转动手指上的一枚绿玉扳指,但看到水晶瓶的刹那,手一抖将扳指撸了下来,啪嗒一声就掉在地上,满脸呆滞直勾勾的看着老道士面前的水晶瓶,嘴巴张大可以塞进去一個大鸭蛋。
“這……這是什么……宝……宝物?”
半晌之后,忽必烈霍然站起来大步走到老道士面前,手伸到水晶瓶前面却又赶紧停了下来,似乎觉得自己就這样伸手去拿太過冒犯宝物了。
“此物叫做紫玉水晶八卦瓶,乃是老道采昆仑紫金玉隋,用道家秘法精炼而成,前后费时十余年時間方才成功,此物天地之间仅此一件,今日特意献于大统领!”
老道士站起来稽首之后,双手将水晶瓶拿起来小心翼翼放在忽必烈手中。
“這……這也太贵重了……”忽必烈双手情不自禁的微微颤抖,托着這件从未见過的水晶玻璃,感觉到浑身血液都在哗哗贲张涌动。
身为蒙古最高贵的黄金家族成员,自小见過的宝物不计其数,這些年蒙古大军东征西讨,东西方的宝物更是源源不断的运送回来,但他不需要只需去分辨细看,就知道眼前手中這件宝物,绝对是天底下最名贵最精致最不可思议的宝贝,不說他沒见過,他相信蒙哥汗也沒见過。
若是他方才還对老道士的话将信将疑,甚至在心中思量是不是等话說完之后将這两個道士杀人灭口,但如今這個举世罕见的宝瓶入手,他心中的疑惑和杀人的心思瞬间荡然无存。
此物只应天上有,绝对不像是人间能够出现的绝世宝贝。
若是将其展示出来,绝对会引起天下轰动。
甚至忽必烈相信,对与那些喜爱珍宝的蒙古贵族来說,轻松可以换到数以万计的奴仆和牛羊马匹。
而這份大礼,也可以看出老道士绝对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助他。
“宝贝啊,此物天地罕见,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此时姚姓老者也回過神来,迫不及待的走到忽必烈身边,双眼放光赞不绝口。
细细观赏水晶宝瓶十多分钟之后,忽必烈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将瓶子轻轻放在案桌上,然后看着老道士认真的說:
“道长献给本王如此贵重的礼物,本王自然也会投桃报李,将来一定会善待领地百姓,约束部众少行杀戮,只不過本王并不能保证其他的事,毕竟本王并不能成为蒙古大汗,江南诸地,本王管不了!”
“呵呵,大统领何必妄自菲薄,如今蒙宋大战已经半年,但最为熟悉汉地事务的大统领却无所事事,想来大统领也心中颇为郁闷,老道来到燕京得知大统领也在此处,心中疑团也霍然开朗,因此特意前来助大统领一臂之力,只要您按照老道的话去做,很快就会有转机!”
“道长此话怎讲?”坐在忽必烈下手的姚姓老者忍不住问。
“紫气天降,大统领已有天子气象,如今不過是缺一個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已,而机会就在這次的蒙宋大战之中,若是大统领得大汗诏令领兵攻打大宋,此事算不算得偿所愿?”老道士面带微笑的开口。
“道长說笑了,即便是本王想建功立业,但大汗的命令岂会因你而改变?”忽必烈脸色阴晴不定的开口。
“呵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道方才說了,大统领要想登上大汗宝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今天时已到,就在蒙宋大战之中,地利如今也在大统领這裡,蒙哥汗率领蒙古十万精锐被困在四川进退不得,想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拿下四川,若要战局对蒙古有利,攻打两淮的蒙古大军就必须撤换将领,而老道以为,只有熟悉汉地事务的大统领最有能力和把握,因此大统领眼下要做的,就是获得蒙哥汗的信任,拿到兵权取代塔察尔,一旦大统领攻破大宋的两淮防线,大宋必然乱作一团,這样他们便首尾不能相顾,对四川的支援肯定会减弱,這样蒙哥汗压力减小,也就能很快拿下四川,然后两路大军夹击之下,大宋很快就会崩溃,而這份破敌之功必然会获得大汗的信任,還会得到广大将士和部落贵族的支持,這便是人和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