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17章 引咎辞职

作者:未知
“過完节,三日后咱们在這裡开個会,两省代表最好都能参加,贡齐愿意的话也可旁听.银州路途遥远,他们有代表在此地嗎?” 洪涛来之前就做了几种预案,其中最坏的处境就是富姬已经被扣留,自己到了也是人质的命运。目前看来還沒那么糟,当地官员和百姓也沒真的打算和大宋决裂。他们只是要表达不同意见,方法激烈了一些。 既然沒有太危机的情况,那就不用着急了,先過节。其实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這份通牒,朝廷也沒有什么压力,不至于马上激化矛盾。 跟着洪涛一起来的,除了几十名卫队之外還有一张圣旨,同样的旨意也会在元宵灯节過后明发各州府,內容都一样。 兵权交還朝廷,名义上皇帝是大宋最高军事长官,但必须由议事会军事委员授权。以后委员会负责授权审批军费,兵部负责日常训练招募,枢密院参谋部负责战时指挥。 摄政王王诜引咎辞职,免除一切职务以及在任时的法律责任,依旧保留凉王爵位和该享受的待遇。 這份圣旨洪涛拿出来的時間有点晚,是在和几百名来自湟州、凉州的代表们开完会,并取得了共识之后才告之。此时代表裡比较激进的一拨人也无法再煽动其他代表一起反对了,俗话說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洪涛把這個道理活学活用了一次,虽然沒把代表们折腾竭,衰是肯定衰了。更主要的是他们明白了一個道理,新政并不会因某個人的上台或者下台受影响,不管這個人有多厉害。 這個厉害的人正在按照规则给大家做出了一次活生生的表率,以后碰到类似的事情不用再去琢磨那些乱七八糟的選擇了,直接照例办理,不敢說有多正确,但绝对不会错。 而新政也不是某個人、某個群体能决定的,它已经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目前不是要琢磨该如何迅速推广新政,也不是让新政压倒一切,而是该让尽可能多的人在新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引咎辞职!在宋代是個新名词,也是一种新做法。宋朝有类似的潜规则,比如說正相如果受到御史中丞的直接弹劾,且有真凭实据,必须主动辞职,由副相替补。 這主要是皇帝为了制衡相权的手段,也是士大夫阶层一种自发的要脸面行动,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非常容易。御史中丞弹劾宰相是要负很重责任的,不能随便张开嘴就說。 說对了宰相下台,說不对就算诬告,免职都是轻的,搞不好就远窜三千裡了。所以真受到此种待遇的宰相好像也沒几個,只能算一种威慑吧。 官员的任免以前都是由朝廷定夺,很多时候为了保全集体利益,就算你真的犯了错甚至犯了罪,同僚们也要抱团的保护你不被处罚。 這么做并不是因为你人缘好,而是不能开這种先例。大家都是当官的,谁敢保证在工作中不犯错,犯了错就丢官受罚,生存环境太恶劣,不舒服。 你犯错了不受罚,其实就是在保护我自己,哪怕咱俩平时不对付,我可以想办法把你搞下去,但绝不允许你被老百姓搞下去,這就是团体利益。久而久之,這种团体利益成了惯例,凌驾于任何法律之上,所以才会出现官官相护這么個词。 引咎辞职一出现,還是发生在大宋第一等王爵、高官身上,带头作用不言而喻。再加上朝廷故意推波助澜,报纸玩了命报道,抽丝剥茧的往深层次分析,一個不是惯例但又比惯例還惯例的惯例在很短時間内就成型了。 为了让這种惯例更惯例一些,此后的三個多月時間,因此事而引咎辞职的地方官员从高官到县长不下十几位,在朝野上下引发了很大震动。 原本大家只是觉得新政下的官员不好干了,沒有太具体的上官可以奉承,政绩好坏、升迁与否、工资待遇高低并不是谁說了算,而是谁们,弄虚作假的难度和成本大幅度提高。 這件事一出,所有官员心裡都不由自主的一抽抽。合算以后当官也得要脸了,犯了错沒法再互相包庇,不光不能包庇,還得主动辞官,辞晚了就得被报纸弄個灰头土脸、声名狼藉。 也不光是官员难受,想当官的人也得琢磨琢磨,权利受限、责任重大、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位,到底该不该去玩了命的争夺呢?具体数字沒人统计過,但按照人性推论,肯定有一部分人不再把当官做为人生的第一要务。 相比当官而言,去干点别的好像更容易成功,尤其是当商人、农场主、工坊主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时候比官员還风光、比官员還气派。 有关摄政王引咎辞职的讨论从官场到民间,沸沸扬扬到了初夏還沒结束,由此引申出来的問題更是数不胜数。各大报纸算是有活儿干了,极尽挑拨之能事,生怕话题冷落下来影响了发行量,挖空心思的四处找人写文章加温。甚至有胆大的還找上了摄政王府,打算花高价求摄政王也来一篇。 哦,不对,不是摄政王府了,应该叫凉王府,摄政王已经凉了。皇帝倒是沒落井下石,亲自下旨表彰了王诜的种种功绩,還把扬州城外的一座皇庄赐给了凉王府。 此时民间风评对這位忠奸难辨的凉王也稍稍好了些,百姓总体上讲還是善良的,尤其是中国百姓。他们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总觉的因为死了几個屁民就让如此高官辞职已经很值了。 杀人不過头点地,历朝历代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都是個美好的愿望,从来也沒实现過,现在稍微靠谱了一次,该满足啦,還要啥自行车。谁要是再在此时死咬着不放,反倒会被大众认为人品不好。 洪涛呢,也算会做人,他還真收了四川日报的润笔费,亲笔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他们才是受害者,請善待,并引以为戒! 文章裡的他们,就是那些被湟州会折腾過的地主、士绅和自由民。請善待,除了要求朝廷個公开为這些人平反昭雪,還建议朝廷建立国家赔偿制度,专门用来补偿由朝廷错误律令引发的生命、财产损失。 引以为戒,說的不光是朝廷,還号召社会各界一起行动起来监督官府的做为,再遇到此种情况千万别忍着,当地官府不作为,那就和官府斗,只要不犯法,用什么方法都是合理的。 這篇文章一经刊登,四川日报的东家朱八斤都快把嘴笑歪了。报社裡每天连轴转,人歇机器不歇,印多少卖多少,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引用了這篇文章。 虽然此时還沒有版权专利一說,但谁引用的时候也得著上转载自四川日报這么一行字,得不到实惠得点名声也不算亏。报纸的受欢迎程度越高,发行量就越大,发行量大了,广告费用就多,最终還是大赚。 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王二她们就是不高兴的那群人,当然還有皇帝。议事会刚刚建立完毕,能不能成功、管不管用谁都還不知道呢,现在朝廷上下忙的后脚跟打脑后勺,您不给帮忙也就算了,怎么還给朝廷添乱呢。 国家赔偿!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的容易,這笔钱从哪儿来?新增加的机构该如何运行?谁来评定是否该进入国家赔偿程序?赔偿的额度又该按照什么方法计算……這可都是未知数啊。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