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责任 作者:未知 开造纸坊赚钱?钟子朔有些迷糊,自家侯爷怎么又想到要开造纸坊了呢?還要改进硬黄纸,這硬黄纸自先汉时期到现在,不都是這個样子嗎? 虽然疑惑,但是也得尽着玄世璟折腾,当即开口问道:“不知小侯爷要找什么样的地方?” “附近一定要有水源,要向阳,要离着人们住的地方近一些方便以后招工人。”玄世璟說道。 钟子朔低下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摆在案上的地圖,眼睛一亮:“小侯爷,您看咱们庄子上如何?” “咱们庄子上?”玄世璟仔细看了看地圖:“咱们庄子上附近可沒有水源啊。” “咱们庄子上有水井啊,小侯爷您看這裡。”钟子朔在东山县旁边一指:“這裡有條河,离您的封地也不远,来年咱庄子上還要修建一條水渠,到时候把水渠改挖成河道即可,介时引来這條河中的水,既能浇灌农田,也满足小侯爷您开造纸作坊不是,只不過這一折腾,银钱上可能要花费的比原先多一些。” “钱倒不是問題,只不過這开挖河道,這是原先庄子上定好的嗎?”玄世璟问道,若是原先沒有這计划,单纯是为了造纸作坊,开挖河道就不至于了。 “是啊,小侯爷您东山县的封地地势平坦,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打口水井是容易一些,可若是灌溉农田,水井就不方便了,這去年大大小小的旱灾,可是苦了庄子上的农户,所以今年就计划,将這條河中的水,引到咱庄子上来。”钟子朔說道。 “既然這样,光开凿河道也沒用啊,這样,過两天太子和魏王会送過一批钱财,把這些钱全都投到庄子上,等過了春耕,农闲的时候,先在上游修個大的蓄水池,然后再凿开河道,這样即使再遇到旱灾,也不至于让田裡的庄家沒水。”玄世璟明白一個稳定的水源对于依靠种田生存的农户有多重要,既然封地裡沒有河流,那就人工开凿,都是自家庄子上的人,用着也方便,更何况這也是一件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再每天多多少少的给发些工钱,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钟叔,你抽空找人去庄子上走一趟,将此事告诉庄户门,问问他们有什么意见,若是同意,那這事儿就定下来,過了春咱就开始动工,作坊和凿河一起运作。”玄世璟說道。 “小侯爷,這样一来,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又要凿河,又要开作坊……”钟子朔有些迟疑。 “都是为了庄户们好啊,年前去了一趟庄子上,侯爷我感触很深啊,钟叔,你看看那些农户们,他们都是我大唐最朴实,最善良的子民,可是你看看,他们现在過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他们的家主,自然是要多多为他们着想,钱的事儿咱不必担心,善品坊那边也逐渐的走上正轨,到时候再弄些东西跟松花蛋一起卖就是,以后咱侯府赚钱的买卖会有,钱也会赚,但是赚钱可以放在以后,庄户门的生计才是最重要的。”想起年前在庄子上看到的景象,玄世璟不禁一阵唏嘘。 钟子朔认真的点了点头:“侯爷說的是,现在庄户门应该都在家過年,明日我便差人去庄子上走一趟,顺便去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造造纸坊。” 玄世璟将地圖扒拉到自己面前,对着自己封地那片儿地方一阵研究,发现确实附近有條河,還是條大河,只不過不曾从自己封地内流過而已。 “钟叔,咱庄子上的那個宅子离這條河近嗎?”玄世璟问道。 “侯爷是想把咱府上在庄子上的宅子作为造纸坊?這万万不可啊小侯爷。”钟子朔连连摆手反对。 “为什么?钟叔你看那宅子,住人已经是不肯能了,只能修缮一下作为作坊了,反正封地上地方有的是,以后再盖一座宅子不就是了嘛。”玄世璟說道:“现在咱们把钱主要都投在凿河上面,造纸作坊這边能省则省。” “既然這样,那要請示一下夫人的意思了。”關於庄子上的宅子,這算是一件大事了,钟子朔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先去问问王氏的意思了。 “那行,這事儿就先這么着,对了,咱府上不還有三個刺客嗎?别让他们闲着,扔庄子上让他们去帮着凿河道去。”玄世璟低着头看着地圖說道。 “是,小侯爷。”钟子朔笑着应了,见玄世璟沒了后文,說道:“小侯爷,若是沒有别的事情,那我就先下去了。” “哦,好,钟叔去忙吧。”玄世璟抬起头来,目送着钟子朔出了书房。 “钱啊!”玄世璟感慨了一声:“总是不够花。” 看来還得想些法子赚钱才是,开凿河道也算是個大工程了,更何况還要在上游修個蓄水池,這相当于是個人工湖啊,花费可就大了去了,对于现在的侯府来說,這就是個无底洞,還不知道要填多少钱。 “小侯爷。”珑儿搬着一沓书从裡屋走了出来:“《汉书》找着了。” 玄世璟连忙将地圖收起来,将书案空出,珑儿将手上的书籍放在书案上。 “這么多?”玄世璟看着书案上摆放的两沓书籍,不禁傻眼。 “小侯爷,我刚翻看了一下,這都是前几年新誊写出来的,当然,其中還有后来人们添加的注解什么的,所以会多一些,這《汉书》分为前汉书和后汉书,既然蔡侯是东汉时期的人,应该会记载在后汉书中。”珑儿掰着手指思索着說道。 玄世璟惊奇的看着珑儿,竟然還知道前汉书和后汉书的分别,還真是小看了這丫头。 “珑儿,你懂的還挺多的嘛。” “那是,小侯爷,珑儿小时候在二贤庄的时候,也一起跟着庄子上的孩子们上過私塾呢!一直到夫人怀您的时候,珑儿這才跟着夫人一起来了长安。”珑儿笑着跪坐在书案的另一侧:“不光是珑儿,就连高峻還有钱堆以及二贤庄其它的年轻人,都上過好些年的私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