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至四章:暂留冷宫 作者:未知 德义表面上說這些话是漫不经心,但是他的目光却是始终沒有离开武媚,一直在看着武媚的一举一动,而武媚神色间的不正常,也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果然如同他所料想的一样,還有什么事儿,關於這武才人的,小公主不愿多說什么嗎? 若是這样,那事情的结果可就有意思了,能让小公主都不想提起,那定然是有关乎皇家颜面的事情了。 虽然這武才人表裡不一,但是有句话她還是沒說错,毕竟她還是陛下的妃子,有些事儿,虽然是她弄出来的,但是却是在某一方面上,能够代表着陛下的颜面。 或者說,她的一举一动,传在外面,都关乎陛下的脸面。 想到這裡,德义又添了一把火:“才人心中既然有数,那還要咱家多說嗎?咱家之前听說武才人与家中兄长关系不怎么好,但是虽然关系不好,却也是血脉至亲,這是改变不了的,才人也不想弄的整個武家......都跟着倒霉吧。” 的确,武媚做出来的事足以让整個武家都为她陪葬。 不仅仅是谋害太子,還有与李治那见不得光的感情。 武媚低下了头,显然神情之间沒有方才的咄咄逼人般的锐利,整個人低沉了许多。 “武才人還有什么要說的嗎?”德义问道。 “沒有了。”武媚低声說道:“应该說的,公公不都已经知道了嗎?” 武媚沒有多說话,而是顺着德义的话头往下接,因为面前的德义,心思实在是太過高深,她看不透,只不過,听其言语间,若是自己若是认了,家裡人就不会有什么事儿。 但若是负隅顽抗下去,整個武家都会跟着她倒霉,既然结果都這样了,又何必拖上一個武家呢?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武媚与他娘在武家兄弟的欺侮下日子過的并不怎么样,但是虽然如此,武家兄弟两個還是与她有血脉关系不是,事到如今,就别将他们也拖进来了。 武媚不想“欠”他们的。 “既然如此的话。”德义看着武媚,语气稍微一沉吟:“那還請娘娘暂且委屈在這边,等候陛下的发落吧。”德义說道。 武媚点了点头,再次环顾四周,不再对宫中为何有這般荒凉的地方感到好奇,而是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迷茫。 接下来会是個什么结果呢?当德义将這结果告诉陛下,自己若是不死,以后的日子恐怕就要在這裡過了吧。 德义留下四個侍卫在這裡看守着武媚,自己则是带着身边儿的太监回了甘露殿。 德义离开了,武媚干脆自顾自的在這荒凉的冷宫中转悠了起来,而身后跟着的四個侍卫,她则是万全忽略了。 既然想跟着,那就跟着吧。 甘露殿中,李二陛下得到了结果。 “果真是武媚做的?”李二陛下確認道。 “老奴亲耳听到武才人承认,错不了,只是老奴隐隐约约的觉得,這件事情,似乎并不算完。”德义說道:“太子殿下与武才人无冤无仇,为何要谋害太子殿下?而假若太子真的出了什么事儿,受益的会是谁?” 李二陛下一边听一边点头,太子的位子空出来,定然是其它的皇子受益,放眼這长安城中,仍旧留在长安的,也就只有三個皇子,吴王、魏王還有一個刚刚成亲的晋王。 這三人...... 现在李承乾与吴王和魏王三人之间,几乎就是一個三角形的框架,若是吴王和魏王有心皇位,大可不必让自己這般受累,這么多年都跟李承乾走的這般亲近,在朝中完全不去培养自己的势力,至于晋王,這才刚刚成了亲,往日在宫中也是個沒有什么存在感的人。 李二陛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了。 “德义,你沒有问武媚這個問題嗎?”李二陛下将問題抛给了德义。 德义摇摇头:“先前老奴审问武才人之时,武才人拒不交代,老奴是用了一些言语手段诈出来的。” “也罢,既然已经知道是他做的了,若是暗卫针对此处去查,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让暗卫去查探去吧,另外,這段時間就先让武媚在那处冷宫好好冷静冷静,派两個宫人過去,把住的地方给她收拾一番,等到事情全都查清楚之后,再另行处置。”李二陛下淡然說道。 后宫当中的妃子耍這种手段,李二陛下是十分不喜的,无论是那一朝的帝王,都不会喜歡這样的妃子。 “诺。”德义应声道。 “另外,這次宫中的事儿,兕子做的不错,赏赐她点儿什么好呢?”转而李二陛下想起晋阳在处理小五的事情的表现,心中十分欣慰。 一個侍卫的性命算不得什么,让李二陛下高兴的是,晋阳处事的手段,不愧是他李世民的女儿,果然是颇有父风。 李二陛下的這個問題倒是让德义犯了难,小公主在宫中什么都不缺,還能赏赐什么?内务府的稀罕物件儿,除了在立政殿就送到暖阁去了。 “陛下,元日前夕南诏使臣进贡来的那些宝石還在内务府中,陛下不若让工匠打造些首饰给殿下,老奴看晋阳殿下与皇后娘娘一般,在宫中衣食住行都十分朴素,头上的首饰,也沒有华贵到哪儿去,小女孩家,总是喜歡漂亮的首饰。”德义提议道。 “你不說朕倒還忘了,那些宝石什么的,让工匠全都做成首饰,拿出一部分赏给兕子,另外的,全都放在内务府,等到将来,全都算作兕子的嫁妆。”李二陛下說道。 提起嫁妆這事儿,李二陛下想起了当初长乐出嫁的时候,他想要多给一些嫁妆,可是被那些大臣们极力劝阻,到最后不得不按照祖制来。 好歹也是嫡亲女儿,身为一個父亲想多疼爱自己的女儿也成了错,等到兕子出嫁的那天,无论礼部的人如何反对,這嫁妆,绝对不能少了去! 德义微微一笑,点头应下了此事。 从小公主十岁的时候,陛下在平日裡就已经开始为小公主准备嫁妆了呢,這一点一滴的积攒起来,到如今,估摸着也不是個小数目了,今儿個在小公主的嫁妆上,又是添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