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李倓归来 作者:辰沙若华 "娘子,寿王殿下吩咐人送来一瓶子杏花。"樱桃怯怯道,她身后跟着個小丫头,手裡抱着一只白瓷梅瓶,裡边插着一支盛开的杏花,馥郁的香气霎时在厢房中散发出来,很是撩人。 苏云蹙了蹙眉道:"殿下是何意?"虽然玉真长公主已经知道她的心意,但李瑁不肯就此作罢。 小丫头倒是伶俐,抱着梅瓶向苏云拜了拜:"殿下让婢子說与娘子知晓,外边风光正好,娘子又何必自苦?" 看着那株凛冽的红杏,苏云脸色微暗,怔忪不语,寿王贵为皇子,自己不過是個寻常民间妇人,他既然有心,自然容不得她拒绝,无关他对自己有沒有情意,便是为了尊严,她也只能乖乖从命,看来他已经沒有什么耐心了,還是要小心应对才好。 待到小丫头下去了,樱桃才轻声道:"寿王殿下請了长公主和寿安公主连同州府官员一道商议剿灭突厥人的事,說是明日便要出兵与北城外围城突厥决战。" 苏云冷笑一声:"只怕不登出兵,突厥人自己便会退了,此次围城,突厥白白等待這些时日,非但沒有占领并州城,劫获粮草钱财,還引来十万大军,自然是早早退兵为妙,只怕寿王也无意追击穷寇,毕竟关外是突厥部落所在,過于凶险。"寿王不過是奉诏前来解并州之围,对于突厥也并无赶尽杀绝之心,大势已定。 樱桃点点头:"小巧姐姐已经吩咐人收拾行礼,明日便可搬回那边宅子了。" 苏云微微颔首:"明日与长公主辞行后便走吧。"早些走,离开刺史府,避开這些是非。 李瑁决意第二日开城门与突厥对战,势必把突厥人赶出雁门关。可是還沒等到军令传达下去,却有城楼守军来报。突厥骑兵已经尽数撤退,若說是为唐军十万兵马所震慑,撤退也是必然的,但据守军回报,突厥人撤退十分仓促,竟然连一些劫掠来的财物都丢在城外路旁,连营帐都不曾撤走,可见是十分焦急之下匆匆退走。 李瑁狐疑不已,使了人去打探突厥的消息,想要看看突厥究竟为了什么這般仓惶。并州城中百姓却是不知道這些。只是欢欣鼓舞着,终于可以出城了,不再被困在城中。 收拾衣物的苏云十分冷静。她已然打算好了,等到回了那边宅子,便称病不出,避开寿王,他手握重兵在外。必然不能在并州久留,過些时日他走了,一切恢复了平静便好了。她低头望见了那件已经做好了的衣袍,袍摆上那几笔青竹挺拔俊秀,清雅不凡,一如李倓在她心中一般。 "娘子。那边宅子递了话過来,說有人要见娘子,還說。還說是個乡下婆子。"樱桃来禀报道。 苏云不由地一愣,乡下婆子?是什么人人?她有些摸不着头脑,思量一会,這才带着小巧回了宅子。 来的婆子的确是個乡下人,站在宅子正堂裡很是有些扭捏不安。连丫头送了茶汤也不敢接,只是涨红了脸低着头。她一身粗衣麻布裙。脚下的麻布鞋履已经磨地发白,還沾了泥浆,可见是走来的。 苏云进来时,暗中细细打量了一会這婆子,的确不认得,這才开口道:"這位妈妈,不知你有何事要见我?" 那婆子闻言抬头看着苏云,很是欣喜地道:"你是苏娘子?" 苏云颔首道:"正是,不知妈妈为何事来要见我?"這婆子并不认得自己,为何又要赶来苏宅求见。 婆子欢喜過后,却是瞧了瞧左右的人,却摇摇头:"那位贵人吩咐過,不能叫旁人知道?" 贵人?苏云更是不明白了,莫名地望着她,只得挥挥手,让小巧带着丫头们退了出去,正堂中只留下那婆子与自己,這才道:"妈妈有何事只管說吧。" 婆子這才笑着点头:"我是西河赵庄人,前一日有几位贵人穿着突厥人的衣物骑着马到庄子裡,却說是并州城的贵人,才从突厥人手裡逃出来,今日他们带着我一道来了并州城外,却不进来,使了我进城来与娘子說一句,還請出城一见。" 她的话還沒說完,苏云的心碰碰跳了起来,从突厥逃回来的贵人,還骑着马,难道是她不由地捂住自己的胸口,被這個猜测惊喜地几乎不敢相信,会是他嗎? 那婆子看见她一脸震惊不敢致信的模样,笑着道:"那位郎君說,娘子若是不信,便让我与娘子說,他又叫娘子伤心了,還望娘子莫要怪他。" 這话一出,苏云欢喜若狂,是他,除了他谁会知道這些相处的内情,他沒有死,他回来了!他回来了!他沒有死,沒有死在突厥人手裡!還有什么比這個消息更好的。 苏云猛然站起身,热切地望着婆子:"他人呢,在哪裡?在哪裡?" 婆子咧开嘴,露出一排黄牙:"娘子莫急,那贵人說,若是我来与娘子报信,就会与我一金赏钱,也不知真与不真。" 苏云啼笑皆非,吩咐人取過一金与那婆子,自己换了衣袍,带着小巧随那婆子去了城外。她沒有惊动玉真长公主与虫娘,想来李倓如此安排婆子悄悄来报信,必有缘由。 并州城外一处不起眼的茶肆中,几個穿着打扮如同庄户人家汉子一般的人大口吃着茶汤,只是一旁却是拴着几匹马,看起来很是神骏,不像是他们能够有的,当中一位年轻的,俊挺冷肃却是脸色苍白,他冷冷坐在桌边不发一语,似乎心事重重。 听得官道上响起马车飞驰声,身旁有人起身张望道:"来了,来了!"他脸上浮出一丝笑,转回头望向并州城的方向,目光裡满是欢喜期待和愧疚,他终于回来了! 最近在外边旅游,现在還在大巴上堵這,明天会多更一些,還請大家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