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78章沒实力可以忍现在忍個屁

作者:tx程志
賬號: 密碼: 视觉設置: 微软雅黑 冉明一听這话,顿时明白了谢道韫的计策。大将统兵在外,都会留下家眷在邺城,其实也是充当质子的意思。哪怕籍罴父子在军中,事实上籍破虏只是幼子,幼子在古代除非意外,否则根本沒有可能继承爵位的机会。 像许昇是许远的嫡长子,目前为魏国太武殿站殿将军。张石珍是石越的嫡次子,不過石越的嫡长子石贵在永兴三年,石越投降冉闵的时候已经被刘显杀了,所以目前石珍反而成了石越的继承人。而张旭则是张温的长子,谢艾目前沒有儿子,谢嘉则是谢艾的族侄,過继给了谢艾,算是谢艾的养子。 這样也是一個表明态度的問題。自从陈胜喊出了王相将相宁有种呼?這句话,就给华夏民族注入了反抗和造反的基因,但凡拥兵者必成军阀,部下凡势大者必然克上,這种现状无时不在,无地不有,到最后几乎变成了整個中原的一种思维惯性!人人都认为,事情一定是這样的,人人都认为,事情一定会這样的。然后,因为人人都這样想,事情就真的這样了,曹操篡汉,司马篡魏,朱温敢于灭唐,石敬瑭丧心病狂到割地求援,赵匡胤敢黄袍加身。事实上都是如此。 不管魏国這些大将本心如何,如今他们掌握着魏国几乎八成的武装力量,而且還是绝对的精锐力量,此时魏国在邺城只有一万余兵马。在许多人看来,他们這四大方面军大将就拥有了造反的能力,作为君王的冉明就要设法限制他们!至少,要未雨绸缪! 而对许远、谢艾、石越、张温他们来說,现在又是他们最危险的时候,功高震主,权力逼天,有那個君王,会允许這样的臣子存在?自古震主逼天之臣,有哪個有好下场的?他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他要为子孙考虑,他就得造反! 可是现在呢,冉不仅不同意這些统兵大将的辞呈,不仅不同意,還要把他们的嫡子作为犒军使送到军前。也是向天下人表明冉明的气度。 任何权力都是必须加以限制的,這個冉明赞成,但在這條不出口的政纲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恐惧。冉明自然而然地更想到:這种思想再发展下去,就不会是只遏制已成气候的武将——那是等到大火已成而救火;最保险的做法,莫過于“防微杜渐”,以体制的力量在源头上掐灭危险的火花。 强国源自强将,强将源自强兵,强兵源自强民,国强是长久之道的根本,在于弱民!在沒有外敌的情况下,民弱则君安矣。 世界上沒有永远存在的朝代。歷史上沒有永盛不衰的政权,汉朝宋朝都灭亡了,但分崩离析的汉朝末年,割据的军阀只靠一隅之地就足以弹压外族,而還处于一统的宋朝却在外族凌辱中毫无還手之力!好吧,宋朝打不過兵强马壮的辽国情有可原,可是居然连地方叛乱都无法压制,就让人无语了。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围广州城,屠杀百姓超過三十万,整個西南地区集体糜烂,最后不得不从西北调狄青平叛。 冉明从来沒有想過采取宋朝那种愚民弱民的政策维系王朝的长治久安,要想维系一個王朝稳定,首先可有良好的制度,彻底的执行力,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军队不能忘记战争。时常把军队拉出去打打仗。 更重要的是要像后世美国一样,给自己树立一個敌人。哪怕苏联解体了,人家美国也沒有松懈,而是制造了。事实上不是程志沮丧,如今的中国其实就像一個大胖子,不论能不能打,看上去挺吓人。可是一旦真打起来,也就是一個空架子。 此时,冉明在發佈犒赏大军的四波使节之后,就开始布局,重新高调唱响了笈多帝国威胁论。各大报纸媒体都在铺天盖地的宣传笈多帝国的国家强大,军队数量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宣传笈多帝国敌视魏国,肆意屠杀汉人,灭亡华夏文明之心不死。而且還提出一個非常惊人的消息,笈多帝国利用佛教在有意削弱华夏民族的力量 报纸上对佛家的攻击,佛家算是躺着也中枪。玄、儒、佛三家单纯对于国家也說,作用都差不多,有一定稳定人心的作用,却過犹不及。看看歷史,只要是佛教大兴的时代,国家基本上都快灭亡了,人们在苦难中挣扎,不得不寻找一個心灵寄托,佛家的轮回转世之說,比较迎合人们的需要,自然就可以大力发展了。 可以在报纸上,佛家就被形容为笈多帝国对华夏民族的绝户之计,只要人们信佛出家为僧,那就不能传宗接代,這样以来,华夏人口就会越来越少,直到灭亡。歷史上满清对蒙古族就是采取這一招,结果倒好,整個蒙古族不足七十万人口。要知道蒙古族鼎盛的时候光黄金家族就有一百多万人。這么多人口去哪儿,就是去当各和尚了。 更别說佛教其实绝对不像他们渲染的那样,只是一個教人向善的宗教,再好的经碰到歪和尚也得念歪了。佛教各大寺庙,在古代也是一個藏污纳垢的地方,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肆意侵占土地,而且佛教還有数量不少的僧兵。在后世所熟知的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事实上呢,這也不是那么回事。隋末郑国与唐朝大战,当郑国洛阳残破,缺乏军粮,百姓实在太穷,征不上来,结果郑国向寺庙征粮,也就是少林反郑救唐王。這其实并不是出于什么公心,而是真正的利益冲突。 原本道教也好,佛教也罢,事实上做的事情都差不多,以小恩小惠欺骗百姓,引导那些百姓破家支持他们,让他们吃得油光满面。所以,笈多帝国威胁论一出,佛家就被摆在明面上了。要說佛家得道高僧,确实道德高尚,行为朴素,但是大多数和尚都是一群寄生虫,更别說那些寺庙在放高利贷的时候,逼死了不少人,逼得无数人家破人亡。那個时代高利贷利息都有高,陈郡谢氏对外放贷收三成年息算是最有良心的了。如果在后世不知道会被骂成什么样了、 佛家一桩桩一件件罪证被摆出来的时候,让人们对佛教大为改观。为了打压佛家,道教居然出奇的和儒家联系在了一起,一起制造舆论,同时发难。 特别是佛家有一些宗派,比如修练“欢喜禅”,所谓的欢喜禅是由印度密教发展而来。密教也称坦多罗教,坦多罗tantra的词根tan的原义就是生殖、繁衍。它继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的思想和实践。印度密教有這样的传說:崇尚婆罗门教的国王“毗那夜迦”残忍成性,心性成魔,杀戮佛教徒,释迦牟尼派观世音去教化他。观世音采取种种手段都无法降伏魔,怎么办呢?无奈,便化为美女和“毗那夜迦”发生关系,在观世音温暖的怀抱裡,“毗那夜迦”顿时化解了一切恶,心中充满爱,终于皈依佛教,成为佛坛上众金刚的主尊。 华夏民族是一個崇尚贞洁的民族,讲究从一而终,這個佛家密宗欢喜禅法简直就是招开一场无遮拦的群p大会,那些整個好酒好菜吃着,身强力壮的僧人,自然深受那些深闺怨妇的喜爱,为此不少大户人家的女眷都修练欢喜禅。可是這件事都是密而不宣的,那些大户人家即使听到了风声,也会装作不知道,沒有办法,硬要脸面。這次道家联合儒家向佛家发难,就是因为拿到了不少儒家门徒女眷参修欢喜禅的证据。对于任何一個男人来說,戴上绿帽子都是不堪忍受的奇耻大辱。但是以往佛家势力大,除了個别超级门阀,一些中小人户根本得罪不起。 现在好了,人人喊打,這让佛家损失惨重,大量寺庙被愤怒的人们砸毁,寺庙财产也被愤怒的百姓一抢而空,至于僧人不是打死就是逃亡了,政府倒是跟在后面收拾残局,获得大量寺庙熟田,良田。店铺或其他产业。 除了宣传佛家对华夏民族的绝户计,当然更直接指出這些佛家都是受笈多帝国指派的,這說起来绝对是无稽之谈,要知道笈多帝国才成立不過五六十年,而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四百年的歷史,不過,這也沒有人去质疑。因为拿出来佛家的罪证太多了,让人不得不深信不疑。 当然,更多则是直指笈多帝国对华夏民族的侵略,要說南洋等地,特别是陆耶婆提的叶调国,這可是在东汉时期就和东汉王朝建立报朝贡体系,笈多帝国入侵叶调国,這就是侵犯了魏国属国的利益,這就是打天朝上国的脸,朝廷裡的各级官员如何看不出冉明這是铁了心的要收拾笈多帝国,所以从朝廷到地方,几乎都在痛诉笈多帝国的暴行。 一些被笈多帝国海军攻劫掠過的商贾,和一些幸存者也开始在各個集会上撕开衣衫,向人们展示自己身上的伤口,痛诉笈多帝国的暴行。要知道此时魏国的海洋贸易已经形成真正的规模,通常都是有士族门阀出资入股,大、中、小商人和各大宗族参与,成了一個庞大的利益集团。现在魏国的财政收入海洋贸易占了過半,大部分商业活动都是围绕着海洋贸易展开的,此时魏国直接参与海洋贸易就多达一百多万人口,占了魏国总人口的一成多,如果算上其附属行业,那么从业人口接近了将近两成。虽然大部分人都明白,笈多帝国此时暂时根本无力入侵南洋,甚至他们過不了满刺加。 只是商人早已对笈多帝国那上千平方公裡的土地以及三千多万人口的庞大市场眼馋不已,一旦取得這么一個庞大的倾销市场,他们的收入将会成倍增加,所以商人和士族也参与到了鼓吹笈多帝国威胁论的活动中。 其实国家和人一样,一個国家的气质如何和首任建国者是息息相关的,汉朝哪怕到了末年,军阀混战,但是那個时候无论是刚刚出道的孙坚父子,還是聲明狼藉的丁原、吕布,公孙赞,哪怕是董卓,事实上他们对异胡都是一個态度,不服就打,打服为止。魏国建立以来,军人和百姓都不怕战争,虽然战争会有伤亡,可是百姓和军人都能从战争中获得利益,這样的战争就师出有名,就是正义的。 在后世某些大佬言辞凿凿,日本侵略中国,只是部分份子,与百姓无关。這样的论调完全是狗屁不通,日本在中国战场可以获得军功,他们都能通過战争升官发财,至于大财阀也通過生产物资,开拓中国市场获得利益。哪怕是平民百姓也会跟着各大财阀之后喝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日本的国策,也是全国利益所在。也是因为這场侵略战争让日本快速从经济危机中出了出来。可是某些专家和政客,真是不知所谓。 此时的邺城海西公府萧乐子跪坐在司马聃面前,满脸惶恐之色。哪怕是司马聃入邺降魏,被魏国圈养起来,萧乐子都沒有完全绝望,因为他知道他還有机会。 這個机会不是别的,正是因为魏国内部。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最容易攻克。其实魏国也是一样的,如果外力,天下间已经沒有可以击败魏国百万雄兵的力量了,桓温死了,苻坚逃到了雍布拉康城堡。魏国外敌沒有了,最有可能引起内乱。要知道魏国四大方面军级别的高级将领许远、石越、张温、谢艾其中這四人有两個是降将出身,有两個是冉闵的嫡系出身,偏偏沒有一個是冉明嫡系的将领。 作为一個皇帝,军队是国之重器,冉明肯定不会把军队放在不放心的人手中。如今许远掌握着安北军,這是一支有前科的军队,曾有四個营的军队参与冉智之乱,而且其中牵扯到了籍罴的儿子,原本许远是最会被冉明忌惮的一個人,只是如今安北军经過了整顿,而且又建立了府兵,在萧乐子看来,冉明這是在向安北军军中掺砂子,不過目前最危急的却不是许远,而是拥有灭国之功的石越。 可是石越有意无意被冉明放在了苏林之下,苏林拥有冉明嫡系的北府七军、讨逆军、镇和陌刀军看着,石越自然不敢有任何异心。而张温一支大军却远在宁州境内,宁州产出甚少,非常依赖后方补给,一旦张温有异心,只要冉明断了张温的补给,张温所部就会溃散。可是镇西军却不一样,作为凉国曾经的大将军,谢艾在秦凉之地的威望原本就非常高,现在几乎以一已之力收复了巴蜀,干掉了桓温。 虽然桓温只是晋国的一個藩王,可是明眼人谁不知道,桓温手中撑握的才晋朝最根本的力量,晋国超過七成的武装力量都掌握在桓温手中,這样的狠人,偏偏在谢艾手中灭了。桓温可不是无名角色,他可是当初以一已之力灭掉了成汉,雄霸着江州、荆州、梁州、益州四州之地,說是一個藩王,权力不见得比司马聃這個皇帝小。 要說石越拥有着功高盖主的原罪,但是由于征南战役打得很不成样子,偏偏苏林奇兵出临海,给了晋国致命一击,稀释了石越的功劳。 但是谢艾却无比危险了,魏国四大方面军原本安北军最强,镇西军次之。经過整顿和退役一部分将士,反而让镇西军成了魏国最强的军队。在国内身居高位,又掌握着军事大权的谢艾,却是无比危险,尤其是成都大捷以后,现在谢艾的风头,已经盖過了其他三大大将军,甚至超過了原安北大将军籍罴。 邺城内隐隐有了谢艾功高太大必须控制的谣言,尽管从一开始萧乐子都不敢异动,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司马聃是冉明的监管对象,如果异动,那就是取死之道。萧乐子任由谣言蔓延,他就是看看魏国会不会发现内乱。一旦魏国内乱,特别是像谢艾這样所战罕见败绩的常胜将军叛乱,对魏国将是最致命的。 特别是有消息传来,许远、张温、石越、谢艾等三十余名大将集体向冉明提交了辞呈,這個时候萧乐子几乎快要笑疯了。自古以来,统兵大将哪怕不敢明着造反,但是绝对会采取逼迫的方式向皇帝施压,最常见的就是那一條,用辞职去试探皇帝的态度。 皇帝哪怕是再想除去這样的将领,也不会直接同意,否则這些将领真的反了。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同,冉明有讲武堂的嫡系将领,现在又建立了魏国皇家军事学院,可以批量生产将领,這样的皇帝才不会被将领胁迫。他们這种试探绝对会激怒冉明,从而让暗处的矛盾摆在明面上。 本站小說txt下载无须註冊,即下即看!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