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乱說话的沈庆刚
既然李市长对于這样的安排沒有表现出不满,县府招待所便使出所有手段,进行超常发挥,力求给這些市县领导留下一個好印象。
山珍野味、本地特色菜,一道道端上来,很快摆满一桌,色香味俱全,令人胃口大开。
由于下午還有视察活动,李市长并沒有喝酒,說是到晚上再喝個痛快,于是大家便以茶代酒。
李市长举杯:“冠华、学定,你们二位是江东县的主官,一定要团结协作,多做实事,让江东县经济再上一個台阶。”
“冠华,你是班长,学定是空降干部,要多体谅。”
這样的话,应该是市委书记向县委书记說的,从市长口中說出来,让人感觉怪怪的。
刚才私下裡,郑冠华已经接受了李市长的批评,他碍于上下关系就算了。
现在李市长当着這么多人的面再进行强调,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于是他便语气淡然地进行回应,沒有了最初的热情和尊重。
县委书记如果沒有确切的违法证据,李市长想拿下郑冠华根本不现实,而且郑冠华想再进行晋升的话,决定权已经在省委组织部。
海天市虽然有推薦权,但這样的推薦权基本上在市委书记手上,所以郑冠华原先是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客气与尊重。
只是李市长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给其面子,郑冠华当然不愿意再用热脸去贴冷屁股。
由于郑冠华的冷淡,就算陈学定和吴平阳进行暖场,這餐饭的气氛還是有些沉闷,再說,沒人喝酒只是吃饭,交流都比较少。
半個多小时后,便匆匆结束了這次聚餐。
午饭后,李市长在其秘书俞东和江东县府办公室主任施临波的陪同下,去贵宾楼进行午休。
上了一定年纪的领导干部,還是非常注重养生和保养身体的。工作是做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如果想再进一步,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再說,经過一個小时的午休,下午的视察活动会更有精神,毕竟领导干部要给大家的感觉是无所不能、精神良好。
大概是今天上午陈学定与李市长单独谈话时,說起江东旧城棚户区拆改造事宜,于是李市长临时决定召开招投标企业座谈会。
郑冠华借口有事,下午的接待活动干脆不参加了。二点正,李市长在陈学定和钟世明的陪同下,来到县府招待所的小型会议室。
事先接到通知的六家房产公司代表早已经在会议室裡等候着。
省城天元集团的代表自然是徐柔,她与李市长、陈学定、钟世明先后握手,表现的不卑不亢。
徐柔是個漂亮性感女人,這三位领导虽然有定力,也见识過不少漂亮女人,但還是让他们觉得眼前一亮。
不過,碍于他们的身份,同时還顾忌于省城天元集团的能量,倒沒有对徐柔表现出過分的动作。
天钢恒极公司的代表沈庆刚对李市长還是客气的,但对于陈学定和钟世明则表现得有些傲慢,可能是他见识過了太多的领导干部,并沒有把陈学定和钟世明這样的县级干部放在眼裡。
再說,陈学定原先是答应把江东县旧城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都交给恒极公司做,但受到了钟世明和张东峰的反对,而陈学定却最终妥协了。
为此他更加看不起陈学定,同时对钟世明更加讨厌。
座谈会一开始,钟世明作为主持人,率先說道:“李市长来江东县视察工作,我們有幸請到李市长来参加這次座谈会,大家欢迎。”
他带头开始鼓掌,其它的人当然立即跟进。
掌声過后,李市长开口說道:“棚户区拆迁改造关系到众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江东县想搞招投标,我們想听听各位老板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改进工作。”
說实话,既然已经决定搞招投标了,還让老板们多說什么?难道說不搞招投标?难道說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政策,保证足够的利润?难道說要保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就算是要谈如何开展拆迁改造工作,也是在招标方案中进行說明。现在招投标工作都還沒有开始,让各位老板怎么說?难道让老板们互相泄露商业秘密?
张东峰虽然沒有参加這個座谈会,但他听說此事后,心裡便觉得此事完全沒有必要。
既然是座谈会,参加的人又不多,于是大家便围着会议桌坐,其它五家房产公司代表都是男人,为此徐柔便单独坐在另一边的最上头。
虽然大家都觉得這個座谈会只是一個形式,只是走過场,但既然来了,便不得不配合演戏。
按照座次,先由徐柔发言:“尊敬的李市长、陈县长、钟县长,這次棚改工程涉及到的动迁户,绝大多数都是下岗工人和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他们收入低,拿不出太多的钱贴补到房子上面。”
“考虑到棚改工程是改变老百姓居住條件而实施的民生实事,我們作为开发企业一方面要抓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坚持薄利润,算是天元集团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徐柔說了等到沒有說,实质性的內容一点也沒有,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有正能量,完全符合公开宣传的需要。
另外四家房产公司代表都是人精,說的话都显得中规中矩,同样沒有一点实质內容。
最后轮到天钢恒极公司代表沈庆刚:“各位领导,我是商人,商人讲究的是利益,在商言商嘛。沒钱赚,难道让公司的员工去喝西北风?”
“我們恒极公司有经验、有技术、有实力,肯定能把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做好。”
“根据我們以往的经验,棚户区改造最大难题在于拆迁。”
“我們的做法是,先搬走的先挑房子,补偿也多给一点。至于后搬的,尤其是那些钉子户,我們会断水断电,不然扔個死鸡死猫啥的,可以逼着他们搬走。”
“在座的各位老板,只要搞過拆迁的,都会有這样的体会,越穷的人越想在拆迁上面得到好处,他们会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完全就是刁民心态。”
与会人员感到什么震惊,沈庆刚倒是什么都敢說。
虽說有些做法确实是为了推进拆迁工作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但你不能公开說出来,否则就是给领导打脸。
棚户区拆迁改造是民生实事工程,到了沈庆刚這裡却变成了刁民敲诈。
连本来在拍摄记录的江东县电视台也停止了录制,沈庆刚的這些话绝对不能进行公开录放,否则,肯定会惹出大麻烦。
李市长听了沈庆刚的一番话,脸色很难看,但又不便于当场发作。
是自己要召开這個座谈会,是自己要各位老板說想法的,难道沈庆刚說了实话就进行翻脸?
再說,面对如此不靠谱的沈庆刚,李市长担心多說多错,另外恒极公司属于央企天钢集团,不便招惹,于是便借口下午還有其它的视察活动,急匆匆地离开了。
张东峰是后来听徐柔进行转述的,心裡对于沈庆刚敢公开這样說也是惊讶不已。
同时他猜测沈庆刚既然是這個态度,那么在接下来的招投标活动中,江东县可能会修正一些招投标的规则,于是他提醒徐柔进行关注。
過了一天,大学的好朋友唐平打来电话:“东峰,大学同学聚会,你要来参加。”
张东峰下意识地问道:“有什么名目,要搞同学聚会了?”
唐平說道:“东峰啊,你是当官当习惯了,什么活动都要有理由,同学聚会要什么理由?”
“让我想想,好象是真的有個理由,是大学毕业六周年。”
“你和我每年都见面,不過很多同学是好多年沒有见過了。”
张东峰疑惑地问道:“一個班的同学聚会,要么是五年、十年,怎么会六年搞聚会?”
唐平在电话解释道:“你如此较真干什么?反正這次有人热心组织就是了。以前不聚会,主要是沒有人进行组织。”
张东峰想想也对,便问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唐平說道:“星期五晚上,在省城。到时我来高铁站接你吧,我們一起去聚会的地方。”
放下电话,张东峰发现真的是时光如梭,居然大学毕业都六周年了。
六年了,大家都忙于工作,也沒有人进行组织,确实许多人都沒有再過面。
有人說:“开個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言外之意,同学聚会是很龌龊的事情。
不過,张东峰還是觉得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最单纯的,沒有利益冲突,不需要遮遮掩掩,不会被社会上的歪风陋习污染了。
分别了六年,同学们的友谊還在嗎?毕业的时候,很多人在同学录裡写下“勿忘我”三個字。
還有人抱头痛哭,真的不想失去這份友谊,不舍得分别。现在,大家的模样都会有些改变了,经历也不一样,人与人的层次也不一样,是不是友谊還会如初呢?
說实话,张东峰对于這次同学聚会還是有些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