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再次求和
城頭上,趙昀君臣一陣咋呼。
城頭守軍本就士氣不高,見他們如此,就更加沒有底氣了。
賈似道扶着趙昀,心情沉重,“官家,城內的還有三萬精兵,錢糧可支撐一年,官家不可喪失信心啊!”
趙昀嘆息一聲,“這還有意義嗎?”
賈似道聞言沉默了。
若是趙泰沒有打到臨安,宋軍還控制着江南,他還可以堅持以待時變。
現在齊軍兵臨城下,即便是蒙哥進攻齊國,趙泰也能從容不迫了。
這種情況下,繼續堅持下去,結果就是臨安百姓將要付出極爲慘痛的代價。
死傷幾十萬人,他還是要被拉下皇位,爲此值得麼?
趙昀勉強鎮定精神,扶着牆頭眺望,只見城外旌旗遮天蔽日。
“趙泰沒有至書招降嗎?”趙昀忽然詢問。
賈似道搖搖頭,“暫時沒有發現城外射書信入城。”
這話讓趙昀臉上有些驚慌,忍不住自我攻略。
【趙泰兵臨城下,不射書招降,他打得什麼盤算?】
趙昀心事重重,滿臉憂慮,忽然問臣子道:“爾等有沒有覺得,朕很像劉季玉?”
賈似道等人連忙否定,“官家豈是劉季玉能比!”
趙昀沒再說話,不過心裏已經有了想法。
劉季玉能力一般,放在三國亂世,確實不是雄主,不過他能看清形勢,讓城都軍民免於兵禍,保全了成都百姓,人其實還不錯。
看着城外齊軍,趙昀自覺帶入劉季玉,可是趙泰是劉備嗎?趙泰能夠不殺他嗎?
趙昀憂心忡忡,難以決定。
……
趙泰率領大軍兵臨城下,並不急着攻城。
如今齊軍到了臨安,可謂大局已定。
眼下臨安已是囊中之物,相比於拿下臨安,趙泰更加擔心另一個問題。
齊國統一北方,是一個龐大的政權,積累了不少統治經驗。
不過北方情況,同南方不同,差異就似鄉村和城市的區別。
臨安是江南大城,人口衆多,不過臨安卻算不上什麼堅城。
事實上臨安城的城牆,還比不上金陵,齊軍要進攻沒有什麼壓力。
相比於攻城,城外密集的市場和街坊,數以萬計的居民,令齊軍更加頭疼。
自安史之亂開始,天下的發展就變成了南強北弱,江南取代關中、中原、河北,成爲天下的經濟中心。
北宋建立後,靠着舉國之力,捧起一個開封,可到南宋建立,經濟中心又迅速移向江南。
北方被異族統治多年,經濟上差南方太多,很少有人口超過十萬的城池,是傳統的農耕文明。
齊國統治這些州縣,其實比較輕鬆,有千年經驗可以參考。
再者,農民被土地束縛,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齊國統治起來也很簡單。
齊國官府無需過多幹預百姓,只需要維持治安,按時收稅即可。
南方經濟發達,商業繁榮,城鎮人口衆多,臨安更是人口百萬。
這些聚集在城市的百姓,脫離了農業生產,怎麼管理,怎麼收稅,怎麼保障他們的衣食住行,保證他們能夠在城市生存,齊國官員並沒有經驗。
臨安作爲一個人口百萬城市,如此多人非農業人口聚集,齊國要保證不出亂子,對於齊國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
若是趙泰佔據臨安,百姓生活沒變好,反而形成混亂,無疑會打擊趙泰聲望,使得趙泰得不到江南人心。
眼下趙泰還未做好準備,趕來支援的齊國官吏還在路上,趙泰便沒急着對臨安動手。
……
城外齊軍大營,趙泰嚴令各部約束軍紀,不得騷擾百姓。
雖說齊軍的軍紀嚴明,但是臨安城對於齊軍來說,實在是太新鮮,太震撼了。
這兩天,大多數齊軍購買東西,去酒肆喫喝,都按着軍紀付錢,但是還是有不少士卒,與百姓發生衝突,甚至發生了大鬧青樓的事情。
這事情起因,就是幾名軍校看見繁華的臨安,忍不住去消遣。
他們到了青樓,認爲付錢就行,結果受到其他客人的鄙視,便爆發了衝突。
齊軍兵臨城下,臨安城外的百姓,起初很驚慌,許多有錢的百姓,都逃往別處躲避兵災。
城外只剩下那些沒地去的百姓,他們起初做好了被齊軍劫掠的準備,可隨着齊軍紮營,並未騷擾他們,臨安城外的百姓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在齊國細作的宣傳下,這次齊宋之戰,被宣傳是老趙家內部之爭,不幹江南的百姓的事情。
趙昀贏了,江南姓趙,趙泰贏了,江南也姓趙。
這種說法,降低了江南百姓對齊軍的牴觸情緒,讓他們從南宋子民,變成了戰爭的旁觀者。
因此現在臨安城外,出現了齊軍與臨安百姓,比較和睦的一幕。
齊軍在城外紮營,準備進攻臨安,而臨安城外的百姓,則按部就班的生活,許多原本關閉的店鋪都重新營業了。
這時在齊軍大帳內,趙泰聽着彙總的信息,沉聲吩咐道:“一定要注意軍紀!那幾個鬧事的軍官,立刻進行處理!另外,奪取臨安之前,各營將士未得批准,不得私自出營!”
現在齊軍和臨安百姓勉強和諧相處,可是如果發生幾起衝突,很快就會消磨掉臨安百姓對齊軍的好感。
若是臨安百姓把齊軍視爲敵人,將不利於趙泰在江南的統治。
對於趙泰的決定,其實齊軍諸將頗有微詞,覺得趙泰太小心翼翼,同時也認爲弟兄跟着他打到臨安,一路這麼辛苦,享受一下沒什麼問題。
趙泰能夠理解部下的心情,不過中國發展這麼久,在經濟上好不容易有這麼大的成就。
若是江南的經濟被破壞,想要重新發展起來,又需要百年時間。
因此趙泰想全盤接手,利益江南的商品經濟,催生更高的生產力,使得他的朝代進入一個新時代。
這時諸多部將聽了他的吩咐,都行禮應下,“臣等遵命!”
趙泰微微頷首,“你們去辦吧!”
各將魚貫而出,王賓卻匆匆進來,行禮道:“大王!賈似道來了!”
趙泰問道:“他來幹什麼?”
王賓解釋,“還是來求和!人就在外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