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首功
春寒料峭就往海里鑽,苦練游泳。沒日沒夜地督造戰船,爲的,可不就是能早日殺回來,報仇雪恨?
直殺得那些倭子、海盜等,看着大清的船隻就打心眼裏發怵。
再不敢輕起覬覦之心。如此,才能讓海路徹底通暢。大清官船、商船都能到達想到達的任何地方。
如今目標終於變成現實,敵人近在眼前。
愛藍珠恨不得肋插雙翼。
命鷹揚號全速啓航到了那幾艘來犯之船左近,只意思意思地警告了下,沒等對方回覆就直接下令開火。
轟隆隆~
打雷般巨大而又密集的炮火聲中,還以爲勝券在握,必定又能有好大一筆收入的倭寇們都蒙了。
再沒想到,那怪模怪樣的船竟風一樣的快。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那船就已經到了跟前。近的,讓他們甚至能看得到那黑洞洞的炮管,與炮彈射出瞬間那耀眼的火光。
咔嚓嚓。
桅杆斷裂,船體被轟出許多大大小小的窟窿。海水爭相涌進船艙,有些倒黴的同伴甚至被直接炸上天。
濃重的死亡陰影籠罩之下,殘忍弒殺如他們也不免慫了。
開始試圖逃跑。
可那怪模怪樣的船不止一條,速度還特別的快。不管他們逃,也始終逃不開對方火·炮射程。
無奈間,只能屈辱投降。然後被牢牢捆住,眼睜睜地看着對方將他們船上的寶貝洗劫一空。那動作嫺熟幹練的,比他們還像海盜。
那一瞬,他們還以爲是遇到了黑喫黑。結果……
胤禔皺眉:“安排幾個懂倭子語的,讓他們寫供詞。問問他們多少人,窩點在哪兒?素日裏劫了咱們多少大清商船?何以頻頻警告不聽,竟還襲擊朝廷船隊?”
其實懂一點漢話的倭寇頭頭瞪眼:“八嘎,你……”
啪!
珠珠狠狠一巴掌扇過去,把那倭子的臉都打偏了:“混賬東西,竟敢對我們王爺不敬。既然懂漢話,就給本官好好回答。否則,定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那倭子起初還不肯老實,被珠珠狠抽了一頓鞭子,又使人幾盆海水潑過去。疼得他哭爹喊娘,問什麼說什麼,乖順無比。
珠珠勾脣,笑得極爲嘲諷:“早這麼配合,不就沒事了嗎?”
小模樣傲嬌的,讓胤祥都憋不住樂。說什麼都讓自家大哥趕緊寫摺子,把此捷報上去,給大侄女請功的同時,也方便朝廷下國書質問叱責。讓倭國方面對倭寇搶掠,傷害大清商船、襲擊大清直親王與其所率水軍等事做出交代。
胤禔原還想抓自家長女做壯丁,可一聽十三弟說得這麼頭頭是道趕緊拍了拍他肩膀:“一事不煩二主,這事兒就交給你了。”
哈?
十三愣:“可,可大哥您纔是此次主帥。”
“誒,你我兄弟,不必講究這些。只圓滿完成任務便是大善,無所謂哪個爲主,哪個爲輔?十三弟先忙着,爲兄去瞧瞧你那侄女。別看丫頭表現得挺英勇無畏,到底是個姑娘家,還頭一回上戰場,頭一遭見血……”
胤禔抿嘴,說着說着還真擔心起來了。
同頭一遭上戰場的胤祥:……
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哥走遠,然後認命地去審那個倭寇頭子。試圖把他嘴掰開,問出更多、更有用的內容來。
而被胤禔擔心着的愛藍珠?
她已經筆走龍蛇,寫了好長好長一封信。盡訴自己這機敏、聰慧與當機立斷了。哪見絲毫恐懼?只滿臉的得意洋洋。
被胤禔一說,她還笑:“額娘說啦,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些人狼狽爲奸,以搶掠過往商船爲生。一個個的,手上都不知道染了多少鮮血罪業。女兒同情他們,又誰來同情那些個無辜枉死的冤魂呢?”
“阿瑪放心,女兒是有志繼承您衣鉢的人。自然不同於普通少年少女,初初見到戰場就嚇得鬼哭狼嚎。”
胤禔仔仔細細,上上下下好生觀察了一陣。
確定她果然無恙後才嘆:“好好好,不愧是爺家驕女!比阿瑪當年還要鎮定些,阿瑪當年還吐了幾次,好一陣子喫不得紅肉。”
其實也噁心,也偷偷吐過但堅決不說的愛藍珠笑:“要不怎麼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女兒身上,可是流着您跟額孃的血。軍中事物繁忙,需要阿瑪的地方且多着。您忙去吧,不必擔憂女兒。”
也確實。
清理戰場、檢查我方船隻破損,清點傷亡等等。等口供出來了,再綜合考慮接下來要往哪兒去。色色樣樣,都少不了他這個主帥。所以,胤禔只草草安撫了愛女幾句,就又去忙了。
根本不知道他前腳才走,後腳愛藍珠跟佛爾果春就雙雙吐了個天昏地暗。
就這,倆小姑娘也剛擦完嘴角就立即下嚴令保密。
生怕因此被攆回京城。
被反覆警告的塔思哈:“可是,你們這樣……”
“初初海上航行,水土不服有些暈船罷了。”
“我們會克服的!”
塔思哈:……
被逼上梁山,只能密切關注這倆。一直到她們都漸漸適應,才徹底放下心來。熄了告狀念頭,只默默照顧她們。
細緻到讓佛爾果春私下裏跟愛藍珠唸叨,說他這個小舅舅倒是有模有樣。
比直親王那個親阿瑪都無微不至。
隱約察覺到小舅舅心思的愛藍珠笑,細數他的優點:“何止?小舅舅重親情,從小就知道護着我們姐妹。你別看他年紀不大,但心細如髮。武藝高強,爲人也踏實穩重。”
“還是個榆木疙瘩,最講究個寧缺毋濫。爲了他的婚事,郭羅媽媽都不知道操了多少心……”
幾日之間,佛爾果春連塔思哈幾歲換牙、幾歲才終於不尿牀都知道了個一清二楚。
什麼長輩、英雄的濾鏡都碎一地。
只剩個上陣奮勇殺敵,閒暇處處疼外甥女,還對感情專注專一的憨子形象屹立不倒,不知道他將來會便宜哪家姑娘。
事實證明,十三爺的審訊手段還是很厲害的。
用不上兩天時間,就讓那些倭寇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包括但不限於他們有多少人、老巢在哪兒,犯了什麼罪行,怎麼敢襲擊大清水軍的。
嗚嗚嗚,關於這一條,起初他們是打死不認的。
但十三每次都把他們打的半死,還在傷口上倒海水。被這麼鈍刀子割幾回,所有人就都老實了。
竹筒倒豆子似的往出說,但求死個痛快。
但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知道他們不但嘯聚一島,還抓了不少漢人、高句麗人爲奴後。直親王當然得率兵前去解救啊,然後……
福珠格格建議,爲免不必要的傷亡,還是改強攻爲詐取。
就用倭寇們的船、他們的衣裳,再押着他們的首領。趁着夜色賺開了碼頭,順利登陸,以最快速度、最小犧牲拿下那個島。
胤禔跟胤祥兩人齊齊稱善,當晚便依計而行。
以有備攻不備,再加上連住火銃、強弩等的加持。不到一個時辰,他們就多了個島,還有島上倭寇數十年積攢下來的財富。
“好好好,爺打了這麼多年仗,只此戰最爲輕鬆,繳獲最大。福珠聰慧,這兵法沒白學。稍後爺就親自上表,爲你請功。”
胤禔樂,一臉的欣慰驕傲:“奪島之事,你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胤祥也笑着附和:“的確。大侄女此番表現實在亮眼,讓我這個當叔的都折服不已,甘拜下風。”
愛藍珠連連擺手:“運氣,運氣罷了。阿瑪跟十三叔太過獎了,唔,都有點王婆賣瓜的嫌疑了。不過,珠珠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配得上十三叔這聲誇的。”
胤祥:……
大侄女的反應總出乎意料之外,他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光大亮後,胤禔命人將被那些倭寇捉過來當苦工的漢人、高句麗人帶過來。細說了那些倭寇已經被朝廷擊敗,如今這島被直親王率軍佔領。
親王仁厚,憐他們苦命無辜被抓,背井離鄉。遂大發善心,可免費派人相送,並給予些許盤纏。
若有不願回鄉的,也可以受聘於直親王。
聽從王爺之命,幫王爺做事。
漢語跟高句麗語交替着喊了數遍,所有人等就呼啦啦跪了一地,哭着喊着道王爺仁德。然後半數以上的人選擇了回鄉,只有少數無處可去,又瞧胤禔一應條件給得優渥的選擇留下。
胤禔說話算話,親自率船跑了趟高句麗。
送這個大人情的同時,也號召高句麗這個藩屬國一道行動起來,積極海貿,打擊沿途海盜、水匪。
而愛藍珠呢,則跟她家十三叔一道清點海盜們的賊贓,查看這片新得的土地。
方圓不足百里的小島,多半是丘陵。
放眼一瞧滿目蔥翠,不但屋舍儼然,地也種得有模有樣,雞鴨鵝狗等竟是樣樣齊全。若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個什麼桃花源呢,哪想着其中竟是羣殺人不眨眼的惡鬼呢?
愛藍珠搖頭嘆息:“這世間事,可真是……不過如此一來,倒是便宜了咱們。往來之間有了個特別完美的修整與補給點。”
“不止呢。”胤祥笑:“好侄女瞧瞧,十三叔發現了什麼?”
愛藍珠定定瞧着他手裏那黑乎乎還閃着微光的塊狀物,好一陣才捂嘴驚呼:“這,這這這是煤?老天啊,這小破島上居然還有煤麼?”
胤祥攤手:“爺也沒想到啊,這最最棘手的燃料問題,居然在這小島上就完美解決了!”
如此,他們可就不再浪費絕大部分的船艙裝煤,而是節約出大量的空間來裝彈藥。如此,他們就能走得更遠,能更快地肅清海路。等等……
胤祥遲疑,跟他好侄女對視了一眼,叔侄兩個異口同聲:“既然此處都能採煤了,爲何不再順手建個專司製造、供應水師的彈藥處呢?”
如此,他們就能以此爲據點,放手掃蕩,咳咳,不對是肅清周邊匪患了。
知悉他們叔侄這想法的胤禔一人一個爆栗子過去:“你們啊,是越輕省越想輕省唄?不用頻繁取燃料就已經很好了,你們還想……不怕被御史臺跟六科聯手參奏,也不怕皇上疑心?”
胤祥愛藍珠:……
雖然不情願,但不得不承認大哥/阿瑪說得對,有些事兒不能省。爲了他們爺仨能多在外面爲大清做幾年貢獻,還是規規矩矩往天津衛或者廣州那邊補充彈藥吧。
他們這快樂中帶着點微微的遺憾,消息傳回京城,正在端午節宴上與闔宮、百官一道歡慶佳節的康熙可就是全然喜悅了。
殲滅倭寇數百人,佔據其巢穴,繳獲其賊贓。還解救了千餘被劫掠爲奴的漢人、高句麗人。更在其島嶼上發現了煤礦,完美解決了燃料補給問題。
尤其他那好孫女,竟身先士卒,首戰便斬獲頗多。
再戰便獻策,賺取了匪巢……
“真真是虎父無犬女啊!”胤禛微笑,當即開啓了瘋狂吹噓模式,恨不能把他家好侄女誇得天上有地下無。連伊鳳這個親額娘聽了,都覺得有些太過。
只阿午那個小迷弟連連點頭:“對對對,大姐姐就是那麼厲害,幹什麼什麼都行。早年在無逸齋唸書,讓一衆天之驕子歎服;騎術遠勝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兒郎。”
“督造戰船,奉命協辦大清工學院。隨便拎出來哪一件,不讓許多鬚眉男兒汗顏?現在就連帶兵打仗,她表現得都這般優異……”
皇長孫殿下歎服,明晃晃把大姐姐天下第一寫在臉上。
他身邊,瑚圖靈阿、弘晰、弘暉等人小雞啄米式點頭,都強烈贊同着。求皇瑪法快快論功行賞,給他們厲害的大姐姐派個官兒噹噹。
如此,大姐姐就要回來謝恩,然後回來任職。就,就一直留在宮中,再不會與他們分開了!
想讓已經飛出去的鳥兒再進籠子?
康熙覺得不大可能。
果然,聖旨去,感謝信回。好孫女只在信上頓首百拜,卻堅決不肯回來。跟着她阿瑪一道,四處肅清海盜、水匪。解救被海盜欺壓的各國良民,不到兩年,就先後有數個番邦遞交國書,表示願爲大清藩屬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