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油菜籽多了也不是好事(月票請28号再投哈) 作者:未知 “不過,您這成本价也太高了吧?五百八十七贯零二百五十七钱,您這根本就是讹人。”李治不是傻子,经過了我這么一提醒,也知道钟是不能送的。不過,這個吝啬已经成为了天生本能的太子爷依旧不放弃任何一点儿占偏宜的机会,依旧想跟我讨价還价。 我怒道:“什么话嘛,什么叫讹人了?你知道不知道光是花在装饰上的金子和银子花了多少两,你知道不知道這些匠师花了多少天的心血,才制作出這么三台。告诉你,這還是看在你是太子爷的份上,半卖半送给你,不然,别人,哼,为师不還不卖呢,要知道,一台是半卖半送给你,另外一台,也是准备用這种法子给你爹,還有一台,我可是要拿去长安当镇店之宝的,想买?沒二三十万贯,他别开這個口。” “二三十万贯,俊哥儿您可真够黑的,怕是我大唐能這么做生意的,也就您一人了。”李治连连砸舌不已。两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凑上了前来:“嘿嘿嘿,俊哥儿,咋们打個商量咋样?” “商量,最多少你個零头,减掉二百五十七钱给你。”我表面依旧不动声色,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李治差点气歪了鼻子。“俊哥儿,你這不是在玩小弟嘛,二百五十文,亏您說得出口。二百五十贯還差不多。” “二百五十贯,成,我把外壳卖你,裡边的芯子我得留着,到时候卖给识货的人。”我白了李治一眼,悠哉地道。李治敢明抢,我有本事拖家带口地蹲他家白吃白喝一年,看谁耐得住。 最后,经過了艰难的谈判,李治愿意出资十万贯参股一成,然后再出资五百六十六贯购得了這三台精制摆钟中的一台。他满意,我也很满意,自然,本公子一向大方得很,還免費送了他两把钥匙,教他如此上发條,免得這位太子爷傻愣愣地瞅着摆钟停了也不知道是啥毛病,還以为我卖假冒伪劣的玩意给他。 ------------------------------------------------ “记住了,每隔十二個時間拧一次,每次只许扭上六圈,超過了這個数,摆钟坏了,可怪为师不得。”我又向李治叮嘱道,顺便把一本《霍氏摆钟使用及维护手册》交到了李治的手裡边,嗯,這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本商品使用說明书,如果說這会子有人来写本《一百個第一》,怕是本公子的事迹能够排完前八十位,后边二十位,那還是咱心情好了,给后人留着的。 “走,趁着现在沒事,咱们把钟卖给你爹去。”這话我說得十分的顺溜和大无畏,敢這么明目张胆的說卖东西给皇帝陛下的,怕也就只有干钟表行业的,毕竟谁也不喜歡听晦气话儿。 “俊哥儿,您自個去不就得了,小弟還想在多瞅瞅這宝贝,另外一会儿小弟還得去活动活动,泡泡温泉呢。”李治摇头表示拒绝,那副样儿,好像我是黄世仁他爹,准备把他這個女扮男装的喜儿给拉出去插稻草卖了似的。不過我能把這位說客给放跑了嗎?自然是不能的。 “泡澡也不急在這一时半会的,陪为师去,到时候,肯定有你不少的好处,你那是什么表情,莫非我還骗你不成?再說了,你不去還真不成。到了长安你爹那儿,這卖字,我還真不好說出口,可這送字,我更是万万不敢說,所以呢,让你爹掏钱,只能看你的手段了。”我冲李治干笑了两声,拉着這家伙就往外院走去,边上,房成和勃那尔斤還有几位家将都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台价值连城的玩意,小心翼翼地往马车上垫了厚实棉被的座位上放。 李叔叔同样十分的高兴,围着這台送给他的摆钟绕了好几圈,嘴裡边啧啧称奇,一面对照着手中的使用說明书翻看,好半天才激动完,把這玩意给挂到了墙上,滴哒滴哒的声音显得空灵,如果远钟清鸣一般。 李叔叔很是有滋有味地听了一会儿钟声之后,這才满意地睁开了眼睛:“呵呵,不错不错,你那個小妾可真够能耐的,這样精致的东西都能做得出来,难得的人材啊,幸好是嫁给了你啊,若是落到了寻常人家,這些东西,怕是都见不着世面的。” 我冲李治连施眼色,李治在边上扭捏了一会這才瞅李叔叔的耳朵边小声地嘀咕了一番,李叔叔先是一愣,旋及大笑了起来,最后,這位无耻的大唐皇帝陛下十分无耻地跟我侃价,咱是他女婿,哪好意思跟他這位皇帝佬儿较真,沒办法,三五下的功夫,五百多贯让這位老流氓生生地折去了百贯,就买走了一台高档精致的摆钟,李叔叔也厚着脸皮挤进来参了一股。 油菜的征收工作业已结束了,收获确实超過了所有人的预期,产量整整超過了渭南县城周边的农户种植油菜籽的亩产量的增产了近三成,赵老汉他们的田地也因为未使用掺杂了蚯蚓粪和发酵好的其他生物肥料,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上下,而我這裡,平均亩产高达二百斤,這下,别說是渭南,就算是长安都给惊动了,甚至《大唐时代周刊》和《大唐日报》都刊载了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油菜籽产量的高低有多大的用处,但是他们還是明白,這代表着渭南這個全国政治经济特区又再次成为了焦点,万亩良亩,总产量达到了二百余万斤的菜籽,嗯,当时咋是按照后世我那位玩生态农业的同学的步伐来种植农作物的,可等采收以后才发现,出大問題了...... 由于好些农民也跟风,一块儿跟前我做了菜籽,结果,這边的油菜籽总计收获了近三百五十万斤。嗯,光听数量能把人给吓一大跳,可問題是這菜籽是多了,榨油机却太少,太小,太次。另外這些榨油机实在是,嗯,我几乎不敢拿眼去瞅,這些玩意也能叫榨油机,放在我的眼裡边,怕是跟后世的胡桃夹子沒多大的区别。 我站在榨油机跟前拿手指头比划了下:“我說,這就是咱们大唐最先进的榨油机?”边上的农学家两眼翻白:“是不是最先进的下官不知道,可是這确实是我們大唐百姓家裡边用来榨油的玩意。” ------------------------------------------------ “這东西,一天能出几斤油?”我不好意思再贬低這玩意了,毕竟它的主人赵老汉就站在我身边,两眼巴巴地瞅着我跟边上的农业专家。“這东西,要是老汉使足了劲干,一天怕是能出二十来斤油。”赵老汉還摆出一副很牛叉的模样,我只能叹服,沒办法,附近也就他家有一部榨油的机器,周边的三十来户百姓都经常来跟他家裡借用一二。沒办法,现在大家伙都還沒有那种集体经济意识,加上农民们的油菜籽种植本来也就是为了用来吃和点灯用的,卖的并不多,边上吴升也站了出来,說他家裡边用的也是這种器械,有好几台,還要大上一些,榨了油之后,会留下一部份吃和用,剩下的,就往城裡边和长安卖,谁让现如今大家吃的用的都是這玩意,荤油百姓也吃,可問題是现在這年头,养猪的太少,羊几乎沒有肥油,能吃得起菜油就算不错了,稍富的人家才能用得起榨出来的油点灯。 所以一到了夜晚,整個渭南城,除了少数人家户点起了昏黄的油灯之外,几乎是一片黑暗,這点最是让我不适应,比起长安差得远了,甚至有时候我還以为一到了夜裡這就变成了鬼城。 您要是问为啥不点蜡烛,嗯,谁问抽谁,這年代,蜡烛的产量和价格,那绝对是寻常百姓家问都不敢问的。光是皇家和达官勋贵家都供应不過来,加上原料是使用蜂蜡,使用蜡烛的产量少得可怜,就是咱家,也幸好钱多,不然,哪有本事天天点蜡烛? 摸摸鼻子,咱得好好思考下,本公子可不希望让人看笑话,要知道,光凭渭南县的榨油机的榨油速度,怕是照着方才赵老汉他们那种慢吞吞的榨油方式和使用這种机器,那三百来万斤的油菜籽怕是榨到明年這时候都榨不完。 -------------------- PS:以下不算G:今天的第二更新赶到了哈, 這個月月票28号中午开始翻倍,嗯,這会子大伙先停手,到了那时候,再使劲地砸哈,嘿嘿。 踢人群51973655,加入前請三思而后行,很可怕,据說群主为保持群内百姓的活力,经常踢人玩。热烈庆祝神州7号载人航天飞船出舱溜达圆满成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