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

作者:张维卿
认为义子的仪式很快就在陈凯的小院裡举行,陈凯的那四個仆人,再见陈永华时也改口称其为少爷,而非是陈公子。

  陈凯与陈鼎之间的关系更近一层,常常是相谈到深夜,彼此间交流着那些工作中的事情,更有陈永华日日前来问安,陈凯对于這個小潜力股的培养也是毫无吝惜,看在陈鼎的眼中更是大为欣喜。

  時間過得很快,军器工坊的武器、防具生产還在继续,很快已经从五日一到武库移交变成了三日一到武库移交,好给工坊的库房腾出存放原材料的地方。

  藤盔和鸟铳,這两件物事已经开始装备军队,前者的普及速度很快,先是亲丁镇,接下来左右先锋镇,偶尔路過军营,看着远处的校场裡士卒顶着藤盔训练,陈凯亦是心生骄傲。然而,鸟铳的生产速度虽然公认的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三组鸟铳工匠的规模,也实在是限制了产能。更要命的是军中对于這种兵器的需求实在不小,不光是步兵,水师的忠定伯林习山也多次過问過,只能是一句任重而道远,仅此而已。

  火药方面,堆粪积硝和采集天然硝石這上下两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者的科学原理,在于硝化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依靠硝化细菌来产生硝。但問題在于,硝化细菌的大量繁殖亦是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气温的,這在自然环境下却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城外堆粪积硝的场子,其布局和建造都是陈凯亲自设计,皆是按照他记忆中網络上的那些要求进行。奈何水和氧气還勉强可以支持,但是温度上,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生长最快,這個,依着现在的技术條件实在是沒有办法控制,所以产量上远远沒有陈凯预计的那么大。

  所幸的是,对此,郑成功却已然心满意足。原本是需要花真金白银去进口的原材料,现在能够自产了,所费者不過是些廉价的人工和不花钱的粪便,最多再搭上城外的一片沒人居住的空地,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为此,郑成功還专门赏了陈凯五十两银子,也不知道這算是买断技术专利呢,還是单纯的奖挹科研。

  前者如此,后者,南澳岛和东山岛上的猎户、山民们已经被鼓动了起来,甚至還有渔民专门到临近的荒岛上去找寻。于他们而言,這是一件顺手赚取外快的好机会,尤其是在這乱世之中,家裡多一分银钱,对抗诸如粮价飞涨之类的灾厄的能力就要强上一分,而這一分往往就是生和死的区别。

  国人的勤劳让陈凯再一次得到了体会,可是一旦联想到十几年后的迁界禁海,如他们這般世代生活在海岛上的良善百姓,却不得不面对要么背井离乡,在沒有官方安置的情况下饥寒交迫的死在他乡的命运,要么就得面对清军的屠刀。到了那时候,這些许银钱,有与沒有,大抵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吧。

  消灭满清,這早已是陈凯心中最大的渴求,這不仅仅在于后世者对于华夏命运沉沦的痛彻心扉,更是在這一次次的与這些汉家百姓接触的同时,所必然升起的使命感!

  军器工坊是陈凯现阶段最能够发挥作用的所在,眼下硝能够自给自足,郑成功亦是在城外为军器工坊投资了一家烧碳场,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砍伐树木,做起了這般为后世环保主义者们深恶痛绝的恶事。现在,所缺者无非只有硫磺而已,洪旭也已经在想办法了,只是能不能够大量购入,并且得到稳定的货源,却還是個未知之数。

  不過,随着规模的扩大,陈凯管理下的军器工坊除了城内的核心工坊以外,更是在城外有了受其管理的一家积硝厂、一家烧炭厂和一片武器试验场,正在从原本的那個十几個匠户的小作坊照着复合型企业的方向大踏步的前进着。

  “以后若是私有化了,這家工坊是叫宝洁呢,還是叫云南白药呢,這是個問題。”

  ………………

  冬月,经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以及新兵的基础训练,郑成功决定对大军进行正式的扩编。

  “任命,招讨大将军行辕参军柯宸枢为中冲镇总兵官,军器工坊卫队长柯宸梅为中冲镇中军副将。”

  “……”

  “任命,亲丁镇总兵官管副将事杨才为左冲镇总兵官,招讨大将军行辕亲随甘辉为左冲镇中军副将。”

  “……”

  “任命,援剿右镇副将林义为右冲镇总兵官,招讨大将军行辕亲随蓝登为右冲镇中军副将。”

  “……”

  任命连番下达,郑成功靠着今年出兵漳泉两府前来投效的丁壮在补充各镇缺额的同时也新近组建起了三個镇的人马。柯宸枢如陈凯预料的那般,得到了郑成功的重用,就连柯宸梅,由于陈凯的举荐也顺理成章的被任命为副将,亦是一桩喜事。

  陈凯与柯家兄弟的关系一向甚佳,任命下达,柯宸梅沒有說什么,但是从那眼神之中,双方已经是心照不宣。

  新任的军器工坊卫队长便是原本的副队长被扶正,那是個八竿子打不出個屁的老实人,就算是陈凯问询,话也少得可怜。对此,陈凯早就在心裡给他起過一個闷葫芦的外号,不過這個闷葫芦却也是個尽忠职守的人物,能力其次,起码态度上是极得陈凯信任的,军器工坊的保卫工作自然也就交在了他的肩上。

  大军扩编,郑成功所部的陆师由五镇扩大到八個镇,水师基本不变,但也补充了不少士卒进去,再加上陈豹的南澳镇以及铜山所的守备部队,如今已经六七千大军的规模了,不复陈凯初到时那般仅仅是比一個承平时的正兵营稍多些的微弱实力。

  然而,大军扩编,人员增加是一回事,武器同样是重中之重。所幸的是,陈凯一直都沒有闲着,即便是郑成功大军出征期间,他也为這支军队囤积了大量的武器成品,俱数存放在武库裡面。真正所差的,无非是那個老問題,各镇的兵种配比。

  不管怎么說,陈凯做到了宁让武器等人,不让人等武器。能够做到這個份上,郑成功早已是心满意足。更何况,军器工坊的产量扩大到了现在這個份上,基本上也已经达到了他如今规模的原料采购极限,每天能有武器产出来装备大军已是幸事,剩下的還是应该琢磨琢磨怎么继续收复失地,好把這個雪球滚大了才是正途。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