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
所谓郑氏集团,原本就是個海商集团,同样可以說是海盗集团,他们仗剑行商,对于内部的事务,武将的发言权自然是最大不過的。
相较之下,文官就要差上许多,莫說是旁人了,就算是郑芝龙当年极力培养的族侄兼义子建平侯郑泰這個郑氏集团中负责对外贸易的财神爷,事实上其人在军政方面发言权也很低,最多只是在涉及海贸和财政上会有更大的发言权。
陈凯,就身份而言是郑成功的幕僚,负责的是這支大军的军器生产,說白了就是一個行政官员。虽然這些武将平日裡对陈凯的能力都是有口皆碑,但是对于第一次参与军议的他,众将也沒有太過重视他的意见,這如许久的時間更是也沒有人问過他半句。甚至就连郑成功,其心思更多的也只是让陈凯出现在這样的场合,一来是提升其在郑氏集团内部的地位,二来更是有在军议结束后以备咨询。
然而,陈凯不光是沒有如他们所预期的那般伴食画诺,反倒是在军议基本确定了战略目标的时候大声表明了反对的态度,却也着实让众人一片不悦之色。
“陈参军,以为当如何行事?”
半年的好印象在這一瞬间荡然无存,再度恢复到原本的模样,陈豹语带愠色,沒有当面呵斥已经算是很给面子的了。只是這面子给的更多還是郑成功,而非是陈凯這么個多嘴的文官。
陈豹如此,其余的众将大多亦是如此,倒是郑成功、洪旭、张进以及柯宸枢四人似乎对陈凯的回答還饶有兴趣,大抵還是陈凯在這大半年裡给過他们不少的惊喜的缘故。
眼见于此,陈凯傲然而立,环顾众将過后,便直接說道:“下官沒有处理過军务,实在比不上各位侯爷、伯爷以及大帅在這方面更在行。但是有道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官看来,诸君的谋划之中,似乎忘了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鞑子的援兵!”
援兵,這是個至关重要的問題。郑成功所部兵力微弱,面对一府的清军都未必会有足够的优势,更别說是他府清军来援了。陈凯此言一出,众将亦是深有感触,今年进攻海澄,围困泉州,两战皆是被清军援兵搅了局。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選擇以同安为首攻地点,其中亦有使闽南清军首尾不得相顾的用意在。
這既然已经在他们的筹谋之中,陈凯却依旧拿援兵来作为反对的理由,当即就有武将面露不悦,打算好好给陈凯讲解一下闽南的地理环境。可是沒等這些人做出反应,郑成功却是率先脸色一变,当即便向陈凯问道:“陈参军所指,可是外省虏师?”
“国姓睿智,确实如此。”
外省,這是個大問題,福建并非孤悬海外,其陆路上与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接壤。此前他们考虑清军援兵的事情的时候,仅仅是考虑闽南一地,至多是福建一省,但是经陈凯這么一提,巨大的压力便仿佛有若实质的压在了他们的心头。
在场的众将一個個眉头紧锁,片刻之后,才有一個声音试探性的向问道,却也不知是否是问向陈凯的。但是陈凯对此,却還是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恕下官直言,福建如今的战局,我军对鞑子来說不過是疥疮小患,真正能够令他们感到威胁的乃是闽北等地的鲁王旗下各部,鲁王殿下自称监国,有着更大的号召力,鞑子一定不会放任其在闽北发展壮大,势必会派出大军南下。”
“假设,鲁王大军击破虏师,那必将是席卷东南的势头。可是,我军素来是遵奉本属唐藩的先帝为皇明正统,到了那时候,我军就算是能够拿下漳州、泉州两府,亦不過是躲避于鲁王的卵翼之下,更兼要防备兼并之祸,仅能龟缩一隅,无法并力他向。可若是鲁王大军为虏师击破的话,以着我军眼下的实力,只怕就更沒有胜算可言。届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陈凯的分析头头是道,称得上是切中要害,众将登时就是一阵沉默。眼见于此,陈凯便继续加了把劲儿:“除此之外,福建一省,八山一水一田,粮食素来是难以自足,多从临近省份收购。广东兵祸连绵,地方土豪、匪徒结寨自重,骚扰地方,已是一片乱局。浙江、江西两省,下官南下时也曾路過,白骨露野、杂草丛生,只怕是就连本省的所需都未必能够满足得了,更别說是向福建出售了。”
“军无粮则散,以下官愚见,届时我军就算是能够拿下同安,粮食的問題依旧解决不了,甚至更有可能遭遇当地的粮荒而不得不另觅他地。与其如此,不如趁早另做打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耽误了如今的大好形势。”
陈凯的话当即就引起了众将的深思,就连郑成功,亦是眉头深锁,半晌沒有崩個半個字儿来。原本已经确定了下来的军议结果被陈凯瞬间推翻,可是照着陈凯的推断,抛开那些思乡之念,同安便并非再是什么多好的去处了。
众将思来想去,陈凯所言确实合情合理,福建虽然是老家,但以着如今的形势来看的话,也确实并非是什么一旦拿下便可以迅速壮大力量的所在。既然如此,那么留给他们剩下的选项,其实也就不多了。
“陈参军的意思是,攻略广东?”
“确切的說,与其劳师远袭,不如立足于当下。”
“潮州?”
這两個字眼儿脱口而出,陈豹当即就惊得站了起来。這一下子,着实吓了众将一跳,可是陈豹却顾不上其他,满脸的横肉不断扭曲,可谓是神色百变,显然是脑海中在急速将過往的情报串联,同时进行合理的分析。
他本不是個多谋之人,但是陈凯這么一点,却犹如是在他的脑海中划過了一道霹雳一般,很多原本并不起眼的东西登时就变得清晰可见了起来。
“陈参军真乃是天下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