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爭鋒平江府3 作者:未知 更多的羽箭飛來,發出尖利的破空之聲。 忽然,徐滿樓的背部一陣鑽心的劇痛,他的背部已經中了一箭,緊接着第二箭又射入了他的身體,然後是第三支…… 劇痛讓徐滿樓有些恍惚,他的耳邊忽然響起一個聲音。 “哥,我沒事,我……有甲呢!” 那時徐東亭的聲音,遙遠,飄渺,卻又彷彿就在耳邊。 徐滿樓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眼前陡然變得一片血紅,紅通通的湖水撲面而來。 當百里濯纓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遠處火光沖天,炮聲、喊殺聲混在一起,此起彼伏,驚天動地。 他猛地坐了起來,衝出了船艙。 前方激鬥正酣,火炮聲如同霹靂炸開,船身劇烈震動。 沒有人注意百里濯纓。 百里濯纓一把拉住一個士兵,喝道,“徐滿樓徐將軍呢?” 那士兵吃了一驚,待藉着火光看清了百里濯纓的臉,驚道,“百里大哥……你不是射殺陳友諒後落入湖中了麼?” 百里濯纓當下也不分辨,把那士兵拉到船艙,“告訴我,徐滿樓呢?陳友諒呢?” 那士兵結結巴巴地說道,“陳友諒死了,楚帥下令,全面出擊……徐滿樓徐將軍……我不知道!” 百里濯纓已經猜到了十之八九,一定是徐滿樓暗中把酒杯換了,自己飲下了有藥的酒,而後徐滿樓代替他出擊。 以徐滿樓的箭術,獵殺陳友諒原本不難。 但是,成功之後要逃命就難了。 百里濯纓一拳砸在桌子上,身子晃了幾晃,腦子中似乎有一團白茫茫的霧氣正在急速升起……那霧氣來的好急,如同望嶽峯下的雲海,轉眼便撲面而來。 “轟!”如同響起了一個炸雷,船身陡然一歪。 百里濯纓猛然擡頭,一絲清明在眼前閃爍,那是“大將軍”青銅火炮噴出的烈焰。 他舉手在頭上擊了一掌,疼痛讓他徹底清醒,那些霧氣如同潮水般退去。 “不要告訴任何人見到過我!”他對眼前那個臉色惶恐不已的士兵說道,眼中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慄。 那士兵顫巍巍答道,“是的……我沒有見過百里大哥!” 此後,百里濯纓撿了個頭盔戴上,遮着自己的臉,然後尋找機會登上一隻小船,到了楚映雪的旗艦上。 他和楚映雪將計就計,只說百里濯纓已經死了。 當時知道百里濯纓將要獵殺陳友諒的人,也都知道獵殺成功,但接應他的快艇卻沒有救回他,甚至連屍體都沒有找到。 百里濯纓壯烈犧牲的消息早已散開。 果然,知道百里濯纓已經“死去”的消息後,朱元璋對定河軍忌憚之心大爲減弱。 直到朱元璋和定河軍進攻張士誠,圍困平江府,百里濯纓知道是獻身的時候了。 他找了個機會,進入平江府,來見羅貫中。 當然,此時百里濯纓沒有時間和羅貫中細說假死的緣由,只是大致解釋了幾句,便轉入了正題。 “平江府被圍,一味困守,終究落得個糧盡城破的下場,不知羅先生有何計策應對?”百里濯纓問道。 羅貫中嘆了口氣,答道,“我並非不知堅守不是長久之計,但是,主公兩次倉皇出擊,都落敗而回,故而不敢再戰,我有何辦法?” “況且,有你定河軍相助,朱元璋如虎添翼,平江府危在旦夕啊!”他的手在案上輕輕敲擊,“早知今日,就該在朱元璋在鄱陽和陳友諒交戰的時候,襲其後路,讓其首尾不顧,一舉而挫其根本!” 百里濯纓笑道,“而後呢?莫非羅先生認爲,陳友諒比朱元璋仁厚?” 羅貫中再嘆了口氣,搖頭道,“朱元璋,惡狼也,陳友諒,猛虎也。一虎,一狼,皆非善類啊!” 羅貫中復有看着百里濯纓,“平江府的今天,就是定河軍的明天!閣下和定河軍,是在助紂爲虐!” 百里濯纓點頭,笑道,“我豈有不知!我此來,便是來助紂爲虐的……” 羅貫中的手猛地停止了敲擊。 “你是來幫我們的平江府的?” “不,我只是幫我定河軍!”百里濯纓微微一笑,“請屏退左右!” 羅貫中揮手讓正在泡茶的小童退下,然後,急切地拉着百里濯纓坐下,“願聽閣下之言!” 百里濯纓不緊不慢,說出一條計策來,羅貫中擊掌道,“好計謀!若是真的,平江府最後的機會,大概就在此了!” 隨即他遲疑了一下,“此地離你說的那個地方不遠,我讓人去看看便知道了!” 說罷,他走到門口,叫來兩名親兵,在他們耳邊交待了一番。 那兩人領命去了。 原來,當年文天祥曾經出任平江知府,他深知早晚平江必有惡戰,乃帶兵,爲平江城修建了一條祕密地道。 這地道並非用來逃生的,而是用來調兵的,所以,這地道修建得極爲寬闊,地道中甚至能夠容納兩匹馬並排奔馳。 文天祥的本意是,若是蒙古人圍困平江,則在固守疲敵之後,帶主力從地道出城,自敵後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扭轉勝負。 但地道建好之後,文天祥未及在平江禦敵,便被調往常州增援臨安門戶獨鬆關,離平江後,蒙古鐵騎果然圍困平江,平江羣龍無首,城破,守軍全部戰死。 那條地道兩端的出口極爲隱蔽,常人難以發現,便被保留下來。 文天祥做事細密,在傳令給司馬牧雲的時候,專門告知平江府的地道所在,故而,這條地道被司馬牧雲繪入《定河圖》中,百里濯纓此時琢磨《定河圖》,便起了和張士誠聯手滅掉朱元璋之心。 只需張士誠利用這地道,把人馬調到城外,留下一座空城引誘朱元璋進攻,而定河軍和出城的張士誠的人馬兩路夾擊,直取朱元璋的中軍帳,趁其不備,出其不意,擊殺朱元璋也未可知。 羅貫中也是雄厚韜略之人,是以百里濯纓一說,他便覺得這是戰勝朱元璋的最後的機會,若是錯失良機,張士誠真的只能坐以待斃了。 但他依然要證實百里濯纓所說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