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后记(完) 作者:三溪明兰 其他網友正在看: 文章名称 作者名称 战后年多,府寺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商队,内地的糖、酒、盐巴、茶叶等物销往废待兴的燕云十六州,往来的账目庞杂,一时半会的不容易理清爽。 府寺是皇帝還做的时候完善起来的,卷宗很齐备。 青钰查账不得要领,记在明面上的帐都是平的,有這么多账目,他总不能一笔一笔的重新算過吧,要想为姨母辨明冤屈不容易。 凉月跑過来抱着哥哥的腿,“哥哥父皇呢,凉月想父皇了。” 青钰只好哄她,“父皇過两天就来接你了。” “父皇不来接凉月,哥哥抱抱凉月。” 周蕴悠闲的坐在凤仪宫,“你儿有苦头吃了。” 嗔他一眼,“有你這样当爹的嗎?青儿刚多大了,你让他带着凉月。” “我七岁就带着谨哥儿,青儿都多大了。” 周蕴振振有词,一边抓回往玉沁身上爬的小柳湾,“等你肚裡头的這個生了,明州港口那边的船队也该了,传信的人說這回到了阿拉伯,才到了阿拉伯就不敢往前走了,带回几個颇璃杯就满足了,琉璃厂那边十来年也沒进展,做的杯還是易淬,想要大块的更做不出来,高温那一关過不了,這是他们献上来的琉璃钗,你玩個新鲜吧。” 周蕴拿回来的蜻蜓眼、琉璃壁、琉璃杯不知道有多少了,他瞧着都不满意,冯天意挨了骂就回去骂手下人,皇帝不肯要仿玉的琉璃,工匠只好试着来,這一套琉璃钗簪环制作及其精美,依玉沁看這就是好的了。 玉沁笑道,“這琉璃钗還不够好?一边說什么国库空虚,一边往琉璃厂扔银,這都十来年了。琉璃杯、蜻蜓眼也造出来不少,你瞧着還不喜歡,你這人真难伺候,也就冯天意那個小人肯顺着你胡闹。” 玉沁挨近了笑道。“你省省心吧,大臣又该有话說了。” “他们說什么朕又不肯听了。”周蕴伸手揽住她笑道,“你放心朕有分寸的,不会留下不纳谏的名声。” 玉沁也就不往下說,摆弄着几样琉璃挂件。“這几個蜻蜓眼赏给青儿吧,還有你该把凉月接回来了,儿在外面养着,女儿也想放养不成。” 周蕴又去那個小院落。 青钰喜出望外,凉月扑過来哭了,“父皇不要凉月了。” 周蕴笑呵呵的抱了凉月,看着青钰问道,“那些帐都查明白了嗎。” “账目实在庞杂,不要說儿一個人,就算一個人。也得清理好几個月呢,儿清理出了总账,都城這边的银钱出入与那边回来的货物大致相符,货物往来還有损耗,牛羊還会死的,姨母還接济老姓了。” 青钰声音都低了几分,有些沒有底气。 “朝廷拿不出更多的赈灾银,右藏库的存银耗费巨大,调拨的十万两银還是在江南富庶之地强制征收的,民间怨声载道。說朝廷好大喜功的也有,十六州在辽国手裡一多年了,若不好生安抚了容易激起了民变。” 周蕴淡淡的笑了,“朝廷调拨的十万两银好做什么呢。分到人手就沒了,父皇這才派府寺往来两边做交易,为的是以商养战,士大夫只看到府寺的商队往来获利,還說什么与民争利,他们哪裡知道所有的盈利都资助姓了。” “原来是這样啊。以商养战,怪不得商队年间不仅沒获利還略有亏空。” 青钰眼睛都亮了几分,“不過父皇,把這件事說明白了不就行了,往来都有账目可查,說明白了就沒有人冤枉姨母了?” “谁让你姨母是個女人了,母鸡司晨就是一宗罪。”周蕴揉揉青钰的脑袋,“你姨母为府寺办事,府寺由负责,她有冤屈只能找說道去,父皇帮不了她。” 周蕴似笑非笑的看着青钰。 “可是、可是,儿是方菂啊,儿又沒管過府寺。” “你当然還是方菂,方菂不是协助办案嗎?” 周蕴伸手敲敲青钰的额头,“有人冤枉了盛华夫人,身为判事還在无动于衷,与情与礼都說不通吧。” 青钰紧抿了嘴巴,他该怎么做呢。 父皇带着凉月走了,青钰一头扎进书房,父皇给他出了個难题。 他只是方菂,說的话有谁会听了,就算他是也不行,连爹爹也叫他们难为過,皇爷爷說過那些大臣可恶,青钰想皇爷爷了,摸了摸挂在腰间的小印,凝眉思着。 周蕴收到的上书。 幽蓟险要之地自古为中原屏障,陷入胡虏之手余年,遗民长淮望断,关塞荒草凄凄,中原沃土成毡乡,曹御史六微末小官,平生足迹未至塞北,也敢妄议塞北之事,府寺为天下理财以商养战,安抚战后饥民,盛华夫人收养孤儿,赠衣施药功在千秋,往来账目都有稽考。 千余字的奏章,加盖了玺印。 周蕴看過之后下发朝堂,很快引起了波澜,消失六终于出现了,笔稍显稚嫩,正因为如此,這才是亲笔所书的奏章。 大臣看到希望,纷纷询问,皇帝笑而不答。 “授命于天”的玺印终于频频出现了,的身影活跃起来。 明州港远航的船队回来了,皇帝命前去主持市舶司,恢复周青钰的名字,尊方颀为尚父,李鸣唯培养的五有余的孤儿充作扈从。 同月,皇二出生,名青瓷。 转眼间又是,周蕴御驾亲征痛打二道贩邦泥定国,命监国。 大臣拼命苦谏皇帝一意孤行。 邦泥定国截断了大夏与西域的通商要道,截断西域诸部向大夏的入贡,還禁止西域诸部向中原卖马,春风不玉门关,大夏可知道玉门关在哪裡? 周蕴一意的穷兵黩武,人马齐头并进,赵弘毅、方茞诸多名将跟随,個月攻破了夏、绥、等地,夺回凉州城,李姓党项政权灰飞烟灭,末帝出城归降,从此永不称王。 周蕴留守在這片广袤的土地不肯回去了,兴庆府成为西都日渐繁华起来,边境与金不时的发生摩擦,此时西辽国力暗弱,为金国所灭,不過丢失了幽蓟险要之地,失去了党项這個好帮手,他们想要饮马黄河难上加难了。 又過了两年,周蕴自称上皇,传位周青钰。 青钰接到诏书痛哭,他的爹任性了,好好的皇帝,說不当就不当了,青钰還以的监国不肯继位,苦劝父皇收回成命,大夏歷史上個多月沒有皇帝,都城留守的大臣接到上皇的诏命,沒奈何只能苦劝登基。 性情温和,比那個好大喜功的上皇好說话多了。 皇后也劝登基,皇后不過十六岁,過完节就要去西都陪伴上皇,皇后留下来照管长公主凉月、柳湾。 周蕴实在不是個好父亲,两個女儿他都不肯管着了,二皇周青瓷也留给长教养。 周青钰痛哭,父皇都是为了他才退位的,想起父皇当初說過的话,父皇送他到江南可谓用心良苦,都是他不好,一心想要回来,父皇是为了他避让出去。 周青钰守着中原的锦绣,西都政令皆出自上皇。 周蕴帝位,不是为了逃避责任,皇帝的身份束缚多,他有更多想要做的事,派出重兵守卫黑水城,掐断了北方蛮族入侵中原的通道,力吉裡寨也派重兵把守,打开了西域的门户,阿拉伯的商人能過来了,中原的商队也能出去了,青盐销往内地,牛羊销往内地,丝绸、瓷器、糖酒通過府寺的商队源源不断的输出,民间的商队空前繁荣。 大夏财政好转,封桩库存入的各种杂税收入不下五十万,库府丰盈,夏国剑锋锐无比,神臂弓、旋风炮、劲弩、冷锻铠甲、看远镜让武将艳羡。 其间少不了盛华夫人活跃的身影,盛华夫人的美名传遍银川,传遍漠北。 李玉谭年過四旬,岁月就是把一把杀猪刀,她這個年纪美不起来了,穿了一件绣了全枝花的黑紫色团衫,下摆及膝,露出了裡面的秋香色裤,腰间挂了一把弯刀,脚下是便于渋草的长筒靴,玉潭站在毡房前往远处眺望,周围的毡房住着她的侍女护卫。 远远的過来一支人马,为首的男骑着一匹大黑马,看着能有十几许年纪,长身玉立,身材颀长,身穿墨色的短衣短裤,胡修剪得短,脸上颇有风霜之色,這男看着玉潭笑了,“盛华夫人,小的今晚要暂住在此,還望夫人收留。” 玉潭白了他一眼,“好好的日你不過,你就作吧,這回又是上哪?” “這回啊,是找那几個老乡喝酒去,我姐夫呢。” 方意出来笑道,“啊,你還欠我們府寺四千斤雪糖,该想着還银了。” “你们找上皇要去,那老小最会打赖了,他要是不肯给你们找他儿要去。” 凉月从毡房裡跑出来笑道,“爹爹我来了,小鸣沙也来了。” 小鸣沙是周隽的小名,皇才四岁不到,就被父皇派到边陲服侍上皇了,周蕴想躲清闲门都沒有,教养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未完待续。) PS:完結了 其他網友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