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寶藏神
在西藏的各種神佛造像中,唐卡造型最爲經典,而唐卡的創作內容都來源於嚴格的宗教典籍。這些對於神佛的記錄,是非常精細的,這些神和佛有一些完全來自於尼泊爾和印度的宗教,有一些是西藏本土的山神,還有大量的神,來自於我們都很陌生的一種文化。
苯教。
這種文化起源於石器時代,原始苯教中流傳了大量的殺生祭祀的儀軌,對於人骨,血肉祕法的使用,影響非常深遠。
這裏就不深入介紹苯教,只需要知道它在石器時代就開始產生,在這裏象雄古國發展的同時,有無數的分支在藏地演化,在新苯教出現之前,原始苯教裹挾着原始部落的各種殺生祭祀的習俗,崇拜着無數的古神,這些古神種類之多,體系之複雜,產生了天、地、日、月、星宿、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全方位的泛神崇拜。因爲原始帶有極強的巫術色彩,所以苯教有着極度神祕的儀軌和祕術。在西藏的很多山洞和巖壁上,還能看到最原始的苯教壁畫。苯教典籍叫做《十萬龍經》,十分厲害。
到了後來這些古神和各種宗教混合,很多都出現在了唐卡圖案和壁畫上,但苯教神不是孤神,他們每一個主神都帶有巨大的伴神體系,包括明妃,護法,僕從,都是幾萬幾千衆的。
如果要講明白其中的邏輯,估計還需要三萬字,所以就此打住。單論這幅浮雕。
首先這個神佛我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是神造像還是佛造像,反正到了後面時代都神佛一體,但這個是虛構的。墓主人把自己的臉造到了主神的臉上,應該是象徵自己已經成神。
但他的主神設計,就非常讓人尋味,很多藏族神佛,騎着獅子,大象,騎着夜叉,我見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騎着女屍,爲閻王騎屍。
但這個神,臉上是忿怒的醜身相,三張臉,腳下騎着一隻黑色的麒麟。
其實不是騎,而是征服踩踏的樣子。這和踩夜叉是一樣的邏輯,主神有踩踏征服和騎兩種姿態,這裏肯定是征服。
從細節造型來看,這些細節來自於西藏的寶藏神(不用理解)。寶藏神騎的是獅子,這裏變成了麒麟。
在主神的邊上,還有一個很明確的特徵可以證明我的推測,是有八個人在牧馬,那八個人都是三面怪臉,這也是寶藏神的特徵,這是有名的八大馬主的演變,是主神的八個伴神。
而在麒麟之下,浮雕的圖案是很多屍體在喫人肉,整個場景是一個巨大的人肉宴會,能看到有三具白骨坐在三個方位,這些白骨的耳邊有鰭,看着整個宴會。
這原型是藏傳墓葬神尸陀林主,雖然形象可怕但是一個大吉神,但是這裏從兩位變成了三位而且顯然在這張浮雕裏,做了邪神的處理。藏傳把天葬墓地稱爲屍國,屍城,屍林。
所以這屍體密集的地方是修法之地,在浮雕上指代這個主神生活的地方。
所以,剛纔我們所在的屍國宴,在道教體系裏什麼都不是,但是在這裏卻暗指一種原始的屍林概念,爲神的棲息地和凡人蔘破死亡不淨肉身的地方。古人爲了能夠理解人的身體也不過是物質本事,會以喫人肉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到達本質。
而在這些伴神的後面,還有無數的黑色的僕人,這種黑色的人造型,其實在藏傳壁畫中非常常見,爲神主的僕人,通常記錄有兩萬到三萬人。
我看着胖子,胖子也看着我,在苯教古籍和這裏複雜的宗教檔案中,所有的神都有這樣的詳細記錄以記錄其整個體系的配置,初看的時候,我都覺得是古人隨口估的。因爲很多大神的僕從有十億人,那基本上我就覺得是一個口嗨了。
但對於信徒來說,這些數字卻不能有失。這個虛構的神,繼承了這種風格。
而最可怕的是,這不僅僅是壁畫浮雕上的象徵,我相信這個陵墓的設計者,把這個浮雕上的表徵,在現實中都設計了出來。
三面的屍體,竟然和耳朵有鰭的影子,是兩種東西,我真是沒有想到。
不過此時,心中的混亂變得非常清明,我不由打了一個哈欠,對胖子說道:你知道接下來的過程中,有一樣東西絕對不會少,你知道是啥麼?
是啥?
屍體。我道:這是原始苯教崇拜,屍體是所有祕法的原材料,接下來我們會看到無數的屍體。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