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两朵鲜花?
他這做生意沒几天,钱還沒赚回来一文呢,名声就出去了?就算是真的有人以前认识他,可为何却是在曲明仁的家门前等着见他?
“你家少主人是?”张周明白,男孩子在外面容易吃亏,要学会保护自己。
车夫道:“您先前去過我家少主人所开的米行,因而听說過您,要是回去晚了,少主人定会怪责,請吧。”
张周一听是去過米行,大概心裡就有数,难怪对方会来找他。
還专车接送。
难得坐坐這么华丽的马车……
进去之后,那感觉就很不一样,就算是以前做纨绔大少时,出行所乘坐的马车也远不及此。
在大明,“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轿。”
又规定:“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明朝人是沒资格乘轿子的,马车也讲规格,张周从车夫的口中判断,這位“少主人”应该不是当官的,很可能是在南京有爵位家裡的公子哥,這种马车也必是当前公侯伯等嫡子才能享受的,家族旁支的人都沒资格享受。
舒服啊。
……
……
马车停在一处公开的水榭之前,水榭旁有一高台,可以远眺风景,远远便能看到南京的标志性建筑钟楼。
水榭虽沒有围墙,相当于公开,但這裡属于私人公园,普通人是不能进去的。
张周在车夫的引路下上到高台,却是内外還隔着一层纱帐,风吹纱帐显得很虚无缥缈的模样,隐约可见裡面有二人,却不知是在下棋還是喝茶,给人一种神秘感。
“公子,张公子带到。”
“哦。下去吧。”
是男子說话的声音,听声音不過二十岁许间,文绉绉的。
裡面又道:“张公子是嗎?坐吧。”
张周往四下打量一番,這连個椅子都沒有,往哪坐?再看裡面,好像也都是席地而坐的,但裡面好歹有蒲团软垫,而自己這边连地板都不是,冰冷的地面,這么坐下去非得病不可。
张周一摸,发现自己怀裡還有先前要给曲明仁的一本册子,正好垫在屁股低下,就地而坐。
裡面声音传来:“听說张公子最近在四处借粮,還說這南京城裡的粮食会涨价,不知是因何会有如此的判断?”
张周沒回答,這么盘膝而坐,只有屁股是不凉的,姿势也不雅,他直接手撑着脖子问道:“敢问一句,是都督府哪家的?”
“朱家。”对方上来报了個很大的名头。
但张周却不以为然:“成国公府?”
对方好奇道:“你怎知晓?”
张周心說,你都自报家门姓朱了,南京城勋贵家裡有哪家是姓朱的?你总不会让我以为你是哪家王府的吧?
“那是成国公府的哪位公子?”张周继续刨根问底。
对方道:“在下行二,上面還有一位兄长。”
“哦。”
目前成国公是朱辅。
朱辅是在弘治九年嗣爵,现在并不在南京任差,众所周知南京守备的职位一直都是魏国公老徐家和成国公老朱家轮流坐庄,而现在坐庄的是魏国公徐俌。
朱辅俩儿子,一個朱麟一個朱凤,年岁相当,后来朱麟在嘉靖年间承袭成国公之位,但死了沒后代,就是老二朱凤袭爵。
照裡面人的說法,他应该就是朱辅的二儿子朱凤了。
一般来說,国公家的孩子也要自力更生的,尤其是不能袭爵的,毕竟历代只有一人可以袭爵,几代人传下来,光是一個成国公的支脉就已在南京城内遍地开花。
张周登时对此人产生一些好感。
至少這娃儿說话還挺诚实的,看样子也沒太多勋贵家孩子的纨绔气,既然如此,你想知道点什么,也可坦然相告,反正他所预言的事马上就要兑现。
张周笑道:“阁下是问我对南京粮价的判断?我找人算過,說是今年黄淮一定会闹灾,西南還会出风灾,一系列灾情之后,南京城内的粮价会上涨個两三倍,不過再過几個月,粮价就会平抑下去。”
“啪!”
裡面的人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好像很兴奋道:“我也跟你有一样的想法,大明可能年年都风调雨顺嗎?今年我就一直在等大江、黄河发大水,等着粮食涨价,這样我年初收的粮食就能广发横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