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七章 防患于未然

作者:一语不语
在周太后面前,萧敬不敢随便称呼李广为天师,照理說大明的天师只有龙虎山张天师一家,李广就是因为太得宠了,别人对他恭维而已。

  “李广嗎?太不像话了!去,把皇帝叫来,就說哀家心神不宁,非要见他不可!還有,哀家不想见到李广那厮,让其不要一并跟来了!”

  “是,太皇太后。”

  ……

  ……

  萧敬去請朱祐樘的时候,朱祐樘還在质问李广,而李广手裡拿根拂尘,连跪也不跪,就立在那做抗辩。

  好像他是仙家人,可以跟人间的皇帝并立一般。

  “……陛下,此等事绝对不会发生,宫闱之内一切太平,怎会有灾情发生?贫道也扶乩過,上天也并无此等警示。”

  李广当然知道张周所說的這场火灾,就是在针对他。

  在任何时代,宫闱着火,都意味着天降恶兆,而如今被谈论最多的玄学之事,就是他李广在万岁山修毓秀亭。

  很多人抨击李广犯了岁忌,還把小公主染天花的事往這件事上牵扯。

  好在小公主人沒事,李广才能站在這說话。

  “好了,你先下去!”朱祐樘也问完了,见萧敬回来,就把李广赶走了。

  李广愤愤然离开。

  以萧敬观李广的脸色,估计李广心裡把张周痛骂几百遍。

  萧敬也在想,這位张解元真有胆色,上来就跟李广结下這么大的梁子,岂不成了二者只能留其一的境地?

  “萧敬,清宁宫的事,可有办妥?”朱祐樘道。

  萧敬道:“陛下,太皇太后請您過去,她老人家說是心神不宁,非要见到您不可。”

  朱祐樘气恼道:“不是嘱咐過,不要惊扰到太皇太后?你也是!”

  嘴裡一边在骂,脚步却不停往门口走。

  从宪宗到孝宗,這两朝,周太后真就做到了德高望重,但凡她召唤,朱见深、朱祐樘父子就沒有不麻溜去见的。

  ……

  ……

  清宁宫内。

  萧敬走的时候,周太后還好好的,回来时,就见到周太后靠在软枕上,一副病恹恹的模样,见到皇帝进来還刻意唉声叹气。

  “皇祖母……都是那些奴婢不会做事,惊扰到您的清静,孙儿這就责罚他们。”

  朱祐樘看到祖母如此,便觉得心疼,孝心发作,上来就认错。

  周太后拉過皇帝的手,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道:“皇帝你有心了,哀家沒事。”

  朱祐樘道:“孙儿也不是无的放矢,实在是……”

  “皇帝,你不用說,赶紧让人准备一下,哀家先搬出清宁宫,到别的地方住几天。”周太后也不啰嗦,直接說出自己的要求。

  “這……”

  朱祐樘也沒摸透這位皇祖母的心思。

  “唉!”周太后见皇帝犹豫,不由叹息道,“自从李广主张在万岁山上修了毓秀亭,哀家就一直心神不宁,却也不知道是为何,今日听人說起,那姓张的贡生入宫来,上来就說清宁宫要起火,哀家這才好像知道到底是怎生回事。”

  朱祐樘闻言心裡在打怵。

  连這位皇祖母,都喜歡搞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嗎?

  這简直是在强行联系啊。

  你心神不宁归心神不宁,关清宁宫要不要着火什么事?敢說這不是在针对李广,刻意說什么心神不宁?

  萧敬见皇帝尴尬,赶紧提醒道:“太皇太后不必担心,此等事,乃方士之言,做不得准。”

  周太后闻言脸色不悦:“皇帝,你也是這么想的嗎?”

  “孙儿……”朱祐樘不知该如何回答。

  如果朕丝毫不信,也不至于让萧敬来消除火灾隐患。

  還不是因为担心您老人家的安危?

  周太后道:“你能惦记哀家,哀家心裡欣慰。哀家认为,人家张贡生尚远在南京时,便惦记皇家兴衰,记得为哀家的重孙女治病,他千裡迢迢入京面圣,一不讨赏,二不求官,有何必要危言耸听博人瞩目?他治病救人,不就已经是天功,還需多此一举?”

  朱祐樘不得不郑重点头,同意周太后的观点:“孙儿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才会让人過来做一些防备。”

  “防备有什么用?若真是命数使然,起了這把火,难道让哀家为李广的胡作非为受难嗎?”

  “這……”

  “皇帝,你就是太信任李广了,你也不想想,李广在宫裡這么多年,他为皇家做過什么?宫裡有时疫的时候,他又做什么去了?谁在为皇家着想,到现在你都沒看明白嗎?”

  朱祐樘听到這裡,也被說动了,叹道:“可是皇祖母,您要搬出去的话,兹事体大,只怕大费周章,对外也不好解释……”

  周太后道:“你就是顾虑太多,大臣怎么想,你去在意作何?就說哀家要到仁寿宫去参几天的禅,赶紧安排吧,哀家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停留,要真是一把火起来,哀家可经不起折腾。”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