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

作者:执笔见春秋
朱樉怔怔看了地上玉佩的碎片半晌,在次妃邓氏的呼喊中才回過神来。

  “完了,全完了。”

  他嘴裡喃喃念道。

  “殿下,你這是說什么呢,不過一枚玉佩而已罢了。”

  邓氏說道,随即仔细的看了眼地上的玉佩,不屑的說道:“又不是多么值钱的玩意。”

  作为勋贵家族出身的邓氏,還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這玉佩看着精致,但也算不得稀有,跟价值不菲更是扯不上半点关系。

  随便花個十几两银子就能买到。

  便也是因为如此,

  邓氏才会直接摔碎,十几两的东西送来,這不是侮辱是什么。

  在邓氏說话的时候,朱樉已然蹲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一块金丝手帕,小心翼翼的将碎片一块块的收集起来。

  越是触摸,朱樉的心裡也就越是冰凉。

  看着秦王如此反常的举动,邓氏的心中不由产生一丝慌乱不安。

  “老爷,這玉佩可是有什么特殊之处。”

  便是再傻,看到秦王如此失态,邓氏也明白似乎将玉佩摔碎犯了大错。

  “這是当年,父皇成亲的时候,母后送给父皇的礼物。自大明建国以来,父皇便一直随身携带,从未离身。”

  朱樉的语气,颤抖中带着一丝惶恐。

  此刻的他,已然是脑海一片空白。

  听到這话,邓氏犹如遭到一番晴天霹雳,随后急促拉着蹲在的朱樉急促的說道:

  “老爷你可不能不管妾身啊,妾身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以为這是茶楼送来的,我沒想那么多。”

  “对,就是茶楼,他们怎么可能和陛下有关系,還能拿陛下的玉佩過来,說不定就是偷的。”

  “這些贼匪,应该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严加审讯,到底是从哪偷到陛下的玉佩。”

  邓氏脑海中急速运转,想着各种法子。

  “或许,老爷我們可以让人照着這玉佩的款式,雕一個差不多的出来,想来陛下可能看不出。”

  然而面对平日的宠妾,此时的朱樉一言不发。

  他只是捡起玉佩的所有碎片,然后用手帕包好,放入怀中。

  “老爷,你可不能丢下妾身不管呐。”

  邓氏得不到回应,拉着朱樉焦急的說道。

  朱樉转過头来,苦涩的說道:“大哥已然去了,本来我等就被父皇惩罚,于京师中如同幽禁一般。”

  “這玉佩对父皇极其重要,母后驾崩后便是父皇的唯一念想。”

  “日夜在手裡的东西,怎么可能换了還不知道,莫要再犯那欺君之罪了,且等候父皇如何惩处吧。”

  朱樉說到這裡,便也沒有再继续述說。

  邓氏闻言,面若死灰,喉咙滚动间,整個身子都开始哆嗦起来。

  便是這时,一名仆从迅速過来汇报:“殿下,有锦衣卫前来宣读陛下口谕。”

  “請他进来。”朱樉闻言一震,随后說道。

  “老爷,求求你,看在臣妾服侍多年,救救臣妾吧。”邓氏拉着朱樉衣袖,恳求道。

  她已然知道這事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

  朱樉想要开口,却不知如何述說。

  邓氏灵光一闪,指着老管家道;“老爷,這玉佩,分明就是他摔碎的,是他不小心摔碎的。”

  說完,邓氏瞪着老管家,厉声喝道:“我且问你,是也不是。”

  “你若答应,我必保你一家荣华富贵。”

  大棒之后,邓氏又给上一枚甜枣。

  老管家闻言,有些惊慌,不過随即反应過来,只是片刻的犹豫后,跪地哀声說道:

  “此玉佩,分明是老奴不小心摔碎,与殿下王妃无任何关系。”

  朱樉闻言,转头看了看邓氏那秀美的面容,眼底闪過一丝不舍。

  随后說道:“本王若在,则你后人富贵无忧。”

  “老奴谢過殿下。”

  老管家磕头說道。

  這时,锦衣卫已然過来。

  “陛下口谕,宣秦王朱樉,即刻进宫面圣。”

  秦淮河畔,朱英的院子裡。

  书房内,朱英正在查看各地情报,张伯侯立在一旁。

  各地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時間,统一反饋到朱英這裡。

  虽然由于传讯的缘故,会有一些時間差。

  但有着前世记忆的朱英,一些情报的內容,還是能够让他回想起歷史上的一些大事件。

  此刻,朱英正翻到跟高丽有关的情报。

  情报上面记载,高丽李成桂已然安排使臣過来,正在前往大明京师的路上。

  “李成桂那边,现在是個什么情况。”

  朱英随口问道,很多详细主要還是张伯负责,他也不可能天天盯着情报去了解。

  “高丽已经被李成桂全面掌控,其在高丽一手遮天,诸多大臣已然多次上奏請求即位。這次過来,应当便是准备开国了,想要取得大明的支持。”

  朱英点点头,再问道:“我們的人,现在如何了。”

  “由于从龙之功,李成桂对我們的人非常信任,现在的高丽皇宫便是由我們的人负责。”

  “武职方面,我方有三人,分别担任高丽皇宫禁卫使,兵马节度使,水军统御使。”

  “文臣方面,正二品两人,从二品三人,余下十三人。”

  张伯详细的汇报道。

  听到這個数据,朱英满意的点点头。

  早在洪武十八年,当时李成桂還是都统使的时候,朱英就派了上百人投靠他。

  這上百人,全是高丽人,经過朱英的训练和培养,部分精卒猛将,還有一些文臣。

  在朱英借鉴后世的训练方法的操练下,還有足够的肉食供给。

  這些精卒猛将的精气神,和当时的高丽士兵,完全是两個模样。

  李成桂对其并无戒心可言,毕竟都是土生土长的高丽人。

  知道歷史轨迹的朱英。

  洪武二十一年。

  辛褕派都统使李成桂北渡鸭绿江进攻辽东。

  李成桂渡過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

  在朱英安排的将领怂恿下,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流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

  掌握从龙之功,朱英的暗子们占据高位。

  加上李成桂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

  对于大明的读书人十分优待。

  如此便利之下,朱英大肆安排培养的人才前往高丽。

  可以說,如今的高丽朝堂上,将近三分之一的臣子,都是朱英派過去的暗子。

  军队方面,朱英安排朝臣提出建议,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這般一来,整個高丽的中下层军官,大量被朱英的人员渗透。

  如果不是朱英对高丽兴趣不大。

  或许现在开国的君王,跟李成桂已然沒啥太大的关系了。

  ps:家人们,在你们看到這裡的时候,我已经被**,挤出新書榜前十了。

  夺回阵地,吾辈义不容辞。

  望诸君票票支持走一波,奋战在前。

  上架后,必有厚报。

  推薦票,月票←快捷方式,點擊就能投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