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六十一章:倭寇

作者:执笔见春秋
朱元璋的性格猜忌,多疑。

  和他本身的喜歡深究有很大的关系。

  用后世的话来說,可以算是一個推理家了。

  朱元璋目光狠狠的盯着老二朱樉,也不說话,只是仔细的看着。

  朱樉不敢和父皇对视,心虚的他,不由微微低头避开。

  哪怕到了這個时候,他還幻想着這件事不牵扯到邓氏的身上。

  府邸裡的事情,父皇一般都不会监视,对于這個情况,朱樉也是知道的。

  或许朱元璋沒有和朱英聊過關於邓氏的事情,這個时候不见得有什么头绪。

  但是聊過之后,朱元璋就很容易想到。ωω

  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对自己撒谎,唯一的可能,就是想保住那個人。

  在秦王府裡,能够让儿子去保的人,也只有邓氏了。

  這般想下去后,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呵斥道:

  “說,是不是你给让给她的胆子,让她把咱的玉佩给摔碎的,区区一個妾室,就让你忘了你娘,忘了你爹不成!”

  听到朱元璋的训斥,和话语中的怒气。

  朱樉一下子就慌了,他甚至都想不到,为什么父皇一下就知道這個玉佩是次妃邓氏摔的。

  却又突然說是自己指使,怪罪到自己头上。

  于是下意识的辩驳道:“父皇,儿臣怎么会干這等事情,這一切只是因为邓氏并不知道是父皇的玉佩,還以为是茶楼送来赔罪的礼物。”

  “而后有些气急,儿臣還未来得及阻止,就摔成這副模样了。”

  听到這话,朱元璋哪裡還不明白自家儿子的心思。

  不過现在的朱元璋,却沒有了刚才的暴怒。

  只是冷笑了一下,召唤蒋瓛入内。

  “陛下!”蒋瓛面无表情,单膝跪地。

  朱元璋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樉,感叹道:“邓愈啊邓愈,你一世英名,沒想到最毁在自家女儿手裡。”

  說完后,便对蒋瓛下令道:“传咱的谕旨,秦王次妃邓氏,欺君罔上,德行有缺,特赐鸩酒一壶,以全体面。”

  “臣遵旨!”蒋瓛得令后,转身离去。

  匍匐在地的朱樉整個人都在哆嗦,喉咙数次吞咽,却不敢說话。

  也不敢出声求情。

  迟疑了半晌,這才有些发颤的說道:“谢父皇恩典。”

  這确实已经算得上恩典了。

  也是朱元璋认为,次妃邓氏虽然是妾室,多少也算得上几分自家人的意味。

  或许也是给邓愈的几分情面。

  洪武十年十一月,邓愈病逝。

  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朱元璋還亲自選擇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

  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功臣录》。

  曾言:友德随咱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過。

  甚至亲笔留字: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朱元璋也懒得去查邓氏的一些劣迹了。

  大孙的话,肯定是作不得假。

  真要清算下来,剥皮充草,凌迟处死都不为過。

  一壶毒酒,還能得個全尸。

  “你這孽子,便好好跪在這裡,给咱面壁思過,天黑前不许离开。”

  朱元璋恨恨的看了眼朱樉。

  說完直接出门而去。

  之所以让朱樉留下,朱元璋也是算照顾了自己這個儿子的心态。

  “儿臣遵旨!”朱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丝哭腔。

  “這般看来,倭寇将会在近期内,袭击大明沿海了。這個情报可属实。”

  院子裡,朱英還在查看情报。

  便是有一條独特的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海外的情报,是通過海外经商所得来的。

  其中讲述的便是,倭寇现在的战乱已经接近了尾声。

  目前的倭国,真是属于南北朝时期,同时出现了南、北两個天皇,并有各自的传承。

  对于倭国南北朝时期具体什么时候结束,尤其是倭国的歷史。

  朱英哪裡会记得這些。

  只是在向倭国销售雪花盐的时候,顺带着收集情报。

  目前倭国内的情况便是,南朝的后龟山天皇一路兵败,北朝的后小松天皇已然取得绝对的优势。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准备到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东家,這個情报已然是月前的事情了,恐怕是现在的倭寇们,可能都开始出发渡海,前来大明。”

  张伯沉声說道。

  对于倭寇,张伯也是十分痛恨。

  作为东海女真,即野人女真部落,可沒少跟倭寇打交道。

  对于倭寇的恶毒,连不足车轮高的小孩,還有怀孕的妇女都不放過的行为,恨之入骨。

  便是他们被称为野人,沒有礼义廉耻,战胜其他敌人或者部落后,也不会干出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朱英的脸色,逐渐的阴沉下来。

  “立即通知過去,调集我們在沿海地区的所有力量,严防死守,务必不能让倭寇太過嚣张。”

  听到這话,张伯有些迟疑的說道:“可是东家,我們在沿海地区的人手不够,恐怕....”

  朱英闻言,眉头深锁。

  对于沿海地区的情况,他当然心中清楚。

  倭寇是其中的因素,還有那些走私海商也是很大的問題。

  相互勾结之下,才是沿海最大的毒瘤。

  便是大明实行海禁,才对其有所阻止,不然气焰更为猖狂。

  朱英和這些走私海商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明面上是合作雪花盐的生意,帮忙销售。

  暗地裡早就血战多次,朱英也折损了不少人手。

  “必须要想個法子,让朝廷重视這個問題。”

  朱英心中开始思索对策。

  這一次的冲击,绝对比以往要来得更为猛烈。

  收到海禁的影响,大明得不到情报消息,对此完全沒有防备。

  到时候事情突发,再传讯到大明京师的时候,显然为时已晚。

  思索片刻,老爷子的身影从脑海中一闪而過。

  “看来此事,只能借助老爷子的身份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