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834章:连锦衣卫都敢杀

作者:执笔见春秋
洪武三十六年,八月。

  一直待在湖广地区研究水稻的朱橚回京。

  虽然大明已经有了大半個地区作为粮仓,但是优质水稻的培育,在什么时候都不存在過时,這也是天下人赖以生存的基本。

  回京的朱橚,在第一時間就会召入宫中。

  对于這样的农业人才,朱英自然是极其重视。

  “此番五叔一去数载,侄儿甚是想念啊。”

  朱英笑着跟朱橚說道,让他随自己一同进入到书房裡。

  宫女也是马上端来热茶。

  “有劳太孙挂念,這次去到湖广收获甚大,根据太孙提供的水稻杂交之法,现在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优质水稻,产量每年都在稳步上升,只是在虫害這块,暂且還沒找到合适的应对之法。”

  “蝗虫之灾,尤为庞大,也只能是以人力捕杀,才能有所减缓。”

  “若是能够找到灭虫之法,那必然水稻产量更为高涨,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思路。”

  “這蝗虫,唯有蛤蟆与一些鸟类好捕食,因此在湖广地区,我便让众多农户多多饲养,也算是能够减少一些虫害了。”

  见到朱英,朱橚就忍不住开始讲述起自己在湖广的一些事情。

  现在的朱橚,虽然穿着绫罗绸缎,但面色黝黑,皮肤粗糙,哪裡還有半点养尊处优的样子。

  這是真正的自己下田,整日醉心于研究之中,深得朱英敬佩。

  “蝗虫之害,确实是难,想要彻底消灭,几乎不太可能,能够有所减缓,已然是极为不错的。”

  “我在京师,听說五叔的水稻研究已经有所突破,试验田产量,每年都在高涨,這真是大好的事情,对于大明,五叔有着大的功劳。”

  “只是在這方面,我能力微薄,也只能靠五叔独自探索了。”

  朱英以茶代酒,向朱橚敬道。

  “当不得太孙如此。”朱橚连忙說道。

  這次他回京,主要還是因为朱英马上就要即位的事情,而且现在研究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不是說守在那边,就能有所收获。

  朱英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此番五叔难得回来,也可多去农学堂看看,现在已经有不少优秀学子,对于农业也算熟悉。”

  很早之前,朱英就开设了农学堂,然后由朱橚来负责。

  显然朱橚只是個研究性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就显得呆板了许多,這让朱英也很无奈。

  沒有办法,那就只能让朱橚挂着這名头,相当于名誉校长的概念,然后再培养其他的老师和学生。

  “這次回来,我准备潜心写上一些心得,最好能够写成书。”

  “在农学這块的典籍太少了,以至于无可才考,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我只能先栽树了。”

  朱橚颇有些无奈的說道,农业发展至今,典籍少得可怜,很多懂得农学的,可能大字不识,全凭口口相传。

  想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纲领,這何其困难。

  朱英道:“最近在宫裡,成立了一家科学院,是關於各类学說的,包括农学也在内,向天下发出招聘。”

  “還有我准备打造一本典籍,把天下所有的知识,都概括进来,這样后人查询学习,就显得方便许多,也能让一些珍贵的知识,得以能够保存下来。”

  “目前這项工作,正交给教育部的刘三吾在主持,他正在召集天下有学之士,共同完成。”

  朱棣沒可能靖难了,但永乐大典,還是要编纂的。

  事实上這個工作朱英已经准备了很久,但是考虑到现在大明疆域正在不断加大,也在融入其他文明的知识,因此现在对于人才的招募为主流。

  现在来說,基本上是可以开始了。

  這并非是丛书,而是类书,类书就是将各种书上一些片断的材料进行分類、集中、汇编,包括天、地、人、物、事。

  汇集自古至今几乎能够搜集到的书,把這些图书中有价值的片断进行抄录,包括自古以来的一些文学、艺术、歷史、地理、哲学、自然科学,還包括一些宗教,各方面丰富的资料都被囊括进去。

  换個话說,這就是百科全书。

  朱橚自然对這样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因为很多书中的一些片段,也会涉及到农学,這可比他自己查询资料要方便多了。

  ——

  南京城下。

  十多名锦衣卫骑马踏入正阳大道。

  看到他们身上的锦服,周边的人立即避让开来。

  哪怕是现在,锦衣卫的名头也是足够的骇人,虽然锦衣卫很少处理關於百姓的案件,但這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百姓沒有执法权。

  再凶恶的犯人在锦衣卫面前,都要变成老实人。

  杀人也就死自己一個,锦衣卫這边一旦审讯起来,指不定就是满门抄斩,灭九族的罪過。

  只是這些锦衣卫身上,還有各种伤势,大氅之上血迹斑斑,甚至還有不少破洞。

  为首之人,正是宋忠。

  带着十来名锦衣卫进入到南京城内,宋忠這才终于是松了口气,随即就从马背上颠倒下去。

  “镇抚使大人!!!”

  旁边的锦衣卫,立即传来惊恐的声音。

  ——

  锦衣卫衙门。

  朱英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宋忠,等着太医换了伤药后才问道:“要多久才能苏醒。”

  太医恭敬回道:“回禀太孙殿下,宋镇抚身上受到多处刀剑之伤,還有利箭贯穿胸膛,所幸是避开了脏器,因失血過多,這才导致昏迷不醒。”

  “等着修养上一两日,应当就能醒来。”

  朱英点点头,只要沒大碍就行。

  在一個多时辰前,朱英得到了關於宋忠的消息,說是直接昏倒在了正阳大道上。

  這让朱英顿时心中生怒。

  大半年前,朱英派宋忠去探查各地锦衣卫贪赃枉法,插手兵权之事,原本在朱英看来,這不過是一些地方上的锦衣卫糜烂所致。

  但是宋忠都這样了,显然這背后的人,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来得多。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然是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团。

  宋忠为大明锦衣卫镇抚使,从四品实官,更兼自己贴身护卫。

  這样的身份,可以說在整個大明都是横着走的,哪怕平常宋忠在朱英面前唯唯诺诺,但能够到朱英身边侍卫的人,对其他人来說就是天大的人物。

  而這样的身份,却在查案的时候,遭遇了暗杀,袭击,一直延伸到了南京城外。

  這让朱英如何不怒。

  “這是怎么回事,說說吧。”

  朱英离开房间后,对跟随宋忠一起归来的十多名锦衣卫问道。

  其中一人站了出来,恭敬磕首道:“回禀太孙殿下,宋镇抚的事情,我等也不知,只是突然接到宋镇抚的密令,這才赶去巢湖一带支援。”

  “而后我等遭遇了上百名黑衣人的追杀,他们训练有素,当是军伍之人,数十名兄弟,最后只剩下我等护着宋镇抚逃脱而出。”

  “离开巢湖之后,后方追兵不断,我等不敢停留,一路向京师而来,直至于正阳大道。”

  朱英微微点头,沒有過多询问,這些锦衣卫是不可能对他有所隐瞒的。

  现在的关键還是在宋忠身上。

  他不急,宋忠总是要醒来的,而所有的事情,都必然真相大白。

  届时,该杀的杀。

  ——

  山西某地,一处宅院之中。

  “你是疯了嗎,陈大虎,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啊!”

  “那是锦衣卫镇抚使,是当今太孙殿下身边的贴身侍卫,比起他来,我等如同蝼蚁。”

  “你竟敢,派遣数百人去对他进行追杀!!!”

  “此事一旦败露,莫說九族,便是十族,都要被斩尽杀绝!”

  “陈大虎,你是想让我們所有人,都死在這裡嗎。”

  一中年男子,压制着声音,歇斯底裡的发出质问之声。

  虽然他内心的愤怒很大,但也不敢把這事大声的說出来,生怕是不小心传了出去。

  “我能有什么办法,难道就应该让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查出来嗎?”

  “九族!十族!我要是死了,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真要是有這天,让那些老顽固们给我陪葬,嘿,還真是不错。”

  “张百东,我告诉你,你最好是祈祷,宋忠這家伙能够死在我的手裡,否则真让他逃进南京城,那我們的事情就全完了。”

  “反正要死,那還不如大家都去死,要是不這样,你怎么能让他们支持我們?”

  陈大虎面色凶横道,說完之后,端起桌上的酒碗,一口喝尽,神色嚣张。

  张百东闻言一惊:“南京城!你跟他们联系了?你是真的想把所有人都害死嗎!”

  陈大虎无所谓道:“這又如何,大家都是义子,凭什么我們兄弟就得被罚来這鸟不拉屎的地方。”

  “当年跟着义父大人,谁還沒干過点腌臜事,不過是咱们运气不好,碰上义父要跟太孙投诚,拿咱们顶了包。”

  “他们倒好,拿钱最多的是他们,出了事却要我們来扛,天底下哪有這样的好事。”

  “十年了,你自己想想,這十年我們是怎么過来的,原本的荣华富贵,尽皆烟消云散,我能甘心?你甘心嗎?”

  “嘿,消息我已经传過去了,他们要是不给咱们做掩护,让那宋大人进了南京城,谁還不是個死字,便是這些苟延残喘的晋商们,也得是陪着一起。”

  听到這些话,原本满面怒色的张百东,神色逐渐的平静下来,眼中多年未曾闪烁的凶光也开始复现。

  他们,包括在各地,乃至于京师的一些人,都曾经有個相同的身份,那就是蓝玉义子。

  当年蓝玉号称掌控大明军队半壁江山,這可不是吹嘘的。

  朱元璋即便是想杀蓝玉,那也是多方筹谋之后,而且一次也是斩尽杀绝。

  蓝玉案中一万多名中层军官,几乎都是因为蓝玉而死。

  蓝玉的势力,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便是来自于姐夫常遇春的部将,這也是当年蓝玉最大的资本,這些跟着常遇春一起打天下的老将士们,在大明立国之后,各個都是身居要位。

  与他们相比的,就是徐达的部将了。

  作为朱元璋横扫天下的左膀右臂,几乎大明军队中八成的将军士兵,都跟徐达常遇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部分,便是来源于蓝玉本身的部将们。

  在捕鱼儿海之战后,蓝玉的声音达到巅峰,手下的部将们也因此封官进爵,掌控更多的兵权,形成庞大势力,加上作为淮西勋贵集团的领头羊。

  蓝玉自然会动用权力,让自己的人上位,可以說当时的五军都督府,几乎完全就是蓝玉說了算。

  所以朱元璋要杀蓝玉,必须是谋反罪,其他的都不行。

  第三部分,就是這些义子们。

  蓝玉的义子,甚至還有比蓝玉年纪大上几岁的,他们都是军中骁勇,武艺高强,并且本身家族也有一定的势力。

  认蓝玉为义父,也是为了有更好的晋升渠道,算是强强联合。

  当年朱英提出,让蓝玉断绝掉跟這些义子们的关系,這也使得原本意有着大好前程的一批人,几乎是纷纷下台,或被撤职,或被调离。

  除了极少部分,還能有别的依靠,继续留在京师,大部分的义子们,就這么四散开来。

  其实本身蓝玉对這些义子们也不存在什么感情,无非是利益联合,现在散了,也就是散了。

  陈大虎,张百东,就是這些义子们中的一员。

  他们被调离京师,来到山西。

  随着朱英对山西晋商们下手,原本山西的本土势力急速下滑,两人在机缘巧合之下,跟一些残存的晋商联合了起来。

  晋商在做生意這块,确实有独特的天赋,虽然他们最喜歡做暴利的生意。

  很显然,暴利的生意,往往都伴随着违法。

  在最近的一些年裡,大明因为解除海禁,发展海贸,包括一些其他商业政策的关系,全国的财富都在迅速攀升。

  這也让曾经的晋商开始死灰复燃,他们跟陈大虎,张百东,包括一些其他的蓝玉义子们产生联系,利用曾经的影响力,获取钱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