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八章 咸宁侯出京城危

作者:星辰玖
定国公府的地盘那真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是沒有继承爵位的嫡子那也有一個占地几十亩的三进大院。

  這院子裡正房和东西厢房那都是不止一亩的三间大厅房,還有大书房一处,小书房两处,待客室、茶室、厨房、膳房等一应俱全,男女下人住的房间都多达十多间。

  原本裡面看管和打扫卫生的杂役就多达五六個,李时珍一家住进来之后,徐文璧還给特意安排了两個做饭洗衣的老妈子,這就已经比一般三品大员家裡都舒服了。

  曾淳一看這地方离国子监近,干脆也一起搬了過来。

  每天晚上他就和李时珍商量,第一批做那几种药好。

  這第一批他们是要送给人用的,首先就得考虑成本,成本最多两三文一剂,不然他们這点银子根本扛不住,還有就是疗效,那一定要见效快,而且得是最常见的病。

  還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症状和剂量,這個一定要說清楚,不然不是对症下药那吃多少都沒有用。

  他们商量了几天,终于定下了六种常用药,一种治风寒感冒的,一种治拉肚子的,這两种是片状,一种治咳嗽的,一种治头痛的,這两种是药丸子,還有一种止血消炎的粉剂,最后就一种就是板蓝根冲剂。

  這六种药成本那基本都不到一文,最贵的也就两文一剂,而且症状明显,不容易搞错。

  他们甚至连药号的名字都取好了,就取李时珍的字,东壁堂。

  接下来就是李时珍亲自去进购药材和淀粉、蔗糖等配料,徐文璧安排人去定制印好字的包药纸和压药片药丸的木模子。

  他们准备给每個都司卫所都送上两百剂,便宜的配多一点,贵的配少一点,反正两百剂的成本也就是几十文左右。

  這样算下来,他们配了六万剂的药最终也就花了不到三十两银子,加上其他开销,总共花费也不到四十两银子。

  接下来就是熬药,晾晒,制药,包装了。

  他们也不用請人,因为硕大的院子裡本就有十多個人,老人小孩都能上,最简单的糊纸袋子往裡装药等活计几岁的小孩都能干。

  這就等于把制造成本都省了,销售成本那更是沒有。

  五军都督府可是管着天下所有都司卫所,都司卫所的都指挥使、卫指挥使、千户、百户等等都是他们任命的,现在他们還是免費送东西给人家治病,谁敢不麻利点把事办好了。

  至于背后做生意分红這些,那也有密信送過去,生意做起来了,按职位大小给人家分三到五成利,你们谁要敢不做试试看,给你赚钱的机会你不知道珍惜,等這些世子继承了爵位你们就等着瞧。

  话說他们這么明目张胆的让都司卫所的各级军官做生意,能行嗎?

  其实,這会儿当官的都在做生意!

  沒办法啊,大明的官员最少上万,而每年收上来的田赋才四百多万石,刨去养京营的、养边军的、赈灾的、修桥铺路的等等,压根就不够给這些官员发俸禄粮的。

  所以,大明官员的俸禄发的并非全是粮食,還有其他东西,洪武朝的时候直接发一半的宝钞,也就是纸币,一石米折宝钞一贯,后面宝钞不值钱了,擦屁股都沒人要了,大明朝廷就开始发其他东西来折俸禄粮了,這就叫折色。

  折色的东西有布匹、纸张、胡椒、香料,乃至棉花、豆子、苏木等等,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這些可不能当饭吃,有些甚至都沒用,官员拿到這些折色的俸禄那也只能想办法卖掉。

  這也是大明朝商业萌芽的根本原因,宝钞越不值钱,折色的商品就越多,商品越多,商业就越发达,官员都在想办法卖东西,商业能不发达嗎?

  嘉靖朝就是明朝商业最发达的时候,因为這個时候宝钞都沒人用了,大明朝廷只能发各种商品来折色。

  所以,這個时候让屯卫军官去做点小生意压根就沒一点問題。

  徐文璧和张元功等通過各种方法把六万剂新药送出去之后,接下来就只能等了。

  這年头交通运输可不发达,好歹徐文璧他们還能把送人家的药塞传送到各地都司卫所的公文裡面,让驿站去派送,要不然,要等這些新药派送到所有的都司卫所再把消息传回来最少得半年。

  不過,就算是用驿站派送那最少也得個把月才会有结果。

  這個时候曾淳也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了,他底子倒是不差,从五岁开始他爹就教他读书识字了,到這個时候也算是寒窗苦读十年了。

  他之所以一直沒有参加科举,那主要是他爹曾铣這十来年到处任职,他家在京城定居下来也就是這两年的事,而且,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他都得回原籍去考,一個十来岁的小孩子来回奔波上万裡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其实,這個时候他秀才水平還是有的,举人不一定能考上,不過,国子监裡教的主要就是应试的科目,正好還填补了他沒有参加過科举的不足。

  他觉得,如果能认真学习两年考上举人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如果能搞到会试和殿试考题,他甚至两年之后就能进翰林院!

  問題就是,唐汝辑這家伙好像就不想搭理他,而這個时候他還沒有太多的钱去“勾搭”人家,他也只能边认真学习边找机会了。

  沒想到,這一等机会沒等到,却等来了一個死对头。

  這天一大早,還未到卯时,他正和徐文璧、张元功等聚在广业堂中聊着各都司卫所用新药的情况呢,其他同窗已然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他们也沒去管,只是换了個话题继续聊起来。

  原本他们五個就是来得最早的,沒人的时候聊聊生意還可以,這人都来了,他们自然不能继续聊這個了。

  沒想到,他们聊着聊着突然就有個阴冷的声音厉声道:“曾淳、杨守让,你们给我等着。”

  這谁啊,不知道国子监不能大声喧哗嗎?

  曾淳颇有些莫名其妙的抬头一看,不由得一愣,這家伙竟然满脸的胡茬子,长得跟头狗熊一样!

  徐文璧抬头一看,立马在他耳边低声道:“咸宁侯仇鸾的儿子,仇雄。”

  卧槽,這家伙竟然进了国子监,這岂不是代表咸宁侯仇鸾已经放出来了,而且即将被嘉靖重用!

  這下完了,大明京师危矣。

  咸宁侯仇鸾那就不是個东西,這家伙从嘉靖八年领湖广总兵印再到宁夏镇总兵、甘肃镇总兵,每到一处都是统兵数万,结果却是寸功未立,只知道克扣粮饷,杀良冒功,在嘉靖面前大肆吹嘘自己的功绩。

  不過,就因为他表面上相当听嘉靖的话,嘉靖就一直重用他!

  咸宁侯仇鸾的儿子仇雄为什么在国子监裡面還要大声喧哗呢?

  這個曾淳倒是很清楚,因为咸宁侯仇鸾這次就是被他爹曾铣和宋守谦联手给参进牢裡去的。

  当时他爹曾铣和延绥巡抚宋守谦都追着俺答汗的人马杀到河套了,差点就大败俺答汗手下人马了,结果,俺答汗率援军赶到,原本应该前来增援的甘肃镇总兵咸宁侯仇鸾却畏敌怯战,沒有来!

  沒办法,寡不敌众,他爹曾铣和延绥巡抚宋守谦只能率军撤退,回去之后他俩就联手参了咸宁侯仇鸾一本,咸宁侯仇鸾就进去了。這并非私仇,咸宁侯仇鸾作为一個拥兵几万的总兵官连战场都不敢上本就该参。

  但是,咸宁侯仇鸾现在出来了,而且又要获得嘉靖的重用了,這家伙肯定会跟他家和宋守谦一家子沒完。

  這個曾淳倒是不怕,因为咸宁侯仇鸾接下来会给嘉靖演场大戏,直接把俺答汗的人马引来攻打大明京城!

  嘉靖也不可能一直被蒙蔽,這事一旦暴露,咸宁侯仇鸾迎来的将是满门抄斩!

  這种通敌卖国的狗东西,那就要摁地上使劲踩。

  想到這裡,曾淳直接问道:“你们怕他嗎?”

  徐文璧、张元功、朱应桢和郑维忠都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沒有吭气。

  李言恭這個愣头青却是撸起袖子不屑道:“我怕他個鸟,他敢欺负我兄弟我就揍他!”

  很好。

  曾淳淡淡的道:“仇雄,這裡是国子监,不得大声喧哗,更不能打架,你要有种,放学别走,就在外面等着我們。”

  你当我傻啊,两個国公世子,两個侯爵世子,我跟你们打?

  我就算打得過那也不能打啊,更何况我打不過。

  仇雄闻言,直接盯着杨守让冷哼了一声,随即便找了個位子坐了下来。

  這家伙就是欺软怕硬。

  曾淳看了看吓得浑身发颤的杨守让,心中不由一喜,這下他的机会来了。

  這广业堂裡都是公侯勋贵和朝中重臣之后。

  他原本是想跟大家都搞好关系的,但是因为严嵩已经把他爹给得罪死了,沒一個文官的子弟敢跟他交往。

  因为這些文官子弟都知道严嵩有多狠毒,凡是得罪了严嵩的那都死定了,凡是被严嵩得罪過的那也死定了,首辅夏言都不能幸免,更何况是其他人。

  這些文官子弟都不想给父辈或者祖辈惹祸,所以,人家都不敢跟他打交道。

  徐文璧他们倒是不怕,因为他们跟普通官员不一样,公侯勋贵基本就是管五军都督府的,当皇帝的也不可能把五军都督府交给普通官员来管。

  也就是說,严嵩整他们沒什么意义,他们只要不跟当皇帝的对着干,那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基本就稳了。

  严嵩心裡应该也清楚,招惹他们這些手掌兵权的公侯勋贵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所以他们压根就不怕严嵩整他们。

  再說了,這会儿他爹曾铣是嘉靖的近臣,還能帮他们說好话,让他们都督的位置坐得更稳呢,他们自然不会因为严嵩而不跟他打交道。

  所以,他這会儿都能跟這几個公侯勋贵子弟称兄道弟了,這些文官子弟却還是沒一個搭理他的。

  原本他還不知道怎么拉拢這些文官子弟呢,仇雄這么一闹,他的机会却是来了。

  他是好不容易等到上完了最后一堂课,立马就拉着徐文璧他们几個往外疾步而去。

  仇雄给吓得,他還以为曾淳這是想揍他呢,他是连忙跟在唐汝楫身后,在一堆文官子弟的簇拥下往外走去。

  杨守让這会儿也害怕的不行了,他本来還是文官子弟中的一员呢,现在裡面多了個仇人,他哪裡還敢凑上去,他只能默默的跟在這些文官子弟后面,小心的往外走去。

  结果,刚出国子监,他突然间便被几個身影给围住了。

  他不由吓得一哆嗦,他還以为是仇雄带着人反過头来收拾他了呢,结果,他抬头一看,围在他四周的竟然是曾淳一伙!

  這帮家伙也想揍我?

  杨守让吓得颤声道:“曾,曾兄,你为何拦着我?”

  你這胆子也太小了。

  不過,還好,你大哥和二哥胆子都不小。

  曾淳满脸郑重道:“守让,你可知道,你大哥和二哥都要倒霉了。”

  這個我自然知道,仇鸾和严嵩就是一伙的,仇鸾都认贼作父当上严嵩的干儿子了,现在仇鸾出来了,那肯定会想办法让严嵩帮他报仇啊!

  严嵩的手段那简直太可怕了。

  杨守让不由满脸惊恐道:“曾兄,這可如何是好?”

  其实,這杨守让的家世也挺恐怖的,他爹杨志学曾任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他大哥杨守谦现在是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保定巡抚,他二哥杨守鲁现在是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他们杨家一门已经连出三個进士了,他要再考上进士,那肯定是前途无量。

  可惜,偏偏這個时候咸宁侯仇鸾被放出来了。

  這一下他们杨家真的要倒大霉了。

  曾淳還不忘提醒道:“你也知道严嵩的手段,他既然要弄你大哥,那你大哥十有八九是死定了,你二哥可能也会死。”

  這個倒不是他故意吓唬人,严嵩的手段就有這么狠毒,严嵩整人那就是往死裡整,根本不给人翻盘的机会。

  歷史上杨守谦就被严嵩给害死了,杨守鲁是吓得连忙辞官跑回家這才保住性命。

  杨守让闻言,那是吓得腿肚子都打颤了,差点就瘫地上了。

  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啊!

  曾淳见状,這才语重心长道:“守让,你应该知道,你大哥跟我爹是知交,我爹肯定是不会看着你大哥被害的,你若是想救你大哥乃至二哥,那就跟我回去,請我爹帮忙想想办法。”

  现在也唯有這個办法了,至于得罪严嵩,现在他们杨家不想得罪严嵩那也会被严嵩整得死去活来啊!

  杨守让闻言,咬牙点头道:“好,我跟你回去。”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