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大孫,咱大明的制度怎麼就錯了?
當看到一條賑災的摺子時,忍不住點評起來。
“老黃,這條不是你批的吧?”
朱元璋接過奏摺看了後,見是前幾天揚州和鎮江受秋汛影響,導致大片農田被淹的摺子。
他在這個摺子上批覆,讓官員積極自救,朝廷近期會籌措糧草運往災區。
朱元璋早就通過錦衣衛的眼線,查知此地確實遭了災,因此他覺得這批覆沒什麼問題。
“咋了大孫,這個摺子有問題嗎?”
“咱派人調查過,那地方確實遭了災呀!”
秦牧冷笑一聲道。
“那你爲何不問問,長江沿岸的其他州縣,爲何他們沒遭災呢?”
“再者說,咱們南京城還在長江邊上呢,爲啥咱們沒遭災呢?”
“秋汛年年有,爲何揚州和鎮江年年淹?”
“呃呃……”
朱元璋聽到這話,頓時有些愣了。
“有嗎?”
秦牧苦笑道。
“因爲你不是皇帝,你只是替皇帝批閱一部分奏摺,你當然不可能知道全貌。”
“這麼跟你說吧,揚州自楊憲卸任以後,就沒一個像樣的官員。”
“我早年從海邊採購海帶和海蜇皮一類海產,路過揚州的時候,一個個官兵衙役,就跟周扒皮似的,恨不得收你幾倍的賦稅。”
“直到我給現在的揚州知府餵飽了,每年孝敬三千兩銀子,這生意纔好做點。”
“另外,你知道爲啥揚州年年淹嗎?”
朱元璋茫然的搖搖頭。
他雖然是皇帝,但天底下的事不可能全都知道。
秦牧直接將桌子上的奏摺扒拉到地上,從茶盞裏到了點水在桌子上,然後用手指沾着水在桌子上畫了起來。
“這條就是長江,從揚州邊上經過……”
“靠近長江這邊的一大片農田,其實都是窮苦人家的田。”
“你在看這一片地,這邊地勢高,都是揚州城裏有錢和有權人家的土地。”
“上到主簿,下到差役,其土地都在這邊。”
“他們放水淹了靠近長江邊上的土地,揚州府全境都可以免除稅賦。”
“但實際遭災的卻只是平頭百姓,那些當官的家裏的田地,可是一點沒受影響。”
“等朝廷把糧食撥下去,平頭百姓也就落個餓不死,可那些當官的,和城裏的富商們,卻能喫的鉢滿盆滿。”
“所以,這個摺子看上去是在賑災,實際上是抱薪救火,越救越糟!”
朱元璋聽得眼睛都直了。
他一直以爲自己就算不能明察秋毫,但通過這麼多年努力的嚴酷執法,底下的官員也不敢糊弄自己。
沒想到,下邊如此上下其手,貪贓枉法,自己竟全然不知!
還要一個小孩子來提醒自己,點撥自己!
這讓朱元璋既欣慰,又慚愧。
欣慰點撥的人不是外人,而是他嫡親的長孫。
慚愧竟然不能體察下情,被底下的官員牽着鼻子走!
秦牧可沒朱元璋那麼多想法,他說完揚州的問題,就開始點評鎮江的問題。
“鎮江和揚州還有點不同。”
“鎮江最大的問題是修建大堤的時候偷工減料!”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