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帖木兒汗國來使,西域穆斯林要捲土重來?

作者:山海虞神
139:帖木兒汗國來使,西域穆斯林要捲土重來?

  楊詩雨的第一胎居然是個男孩。

  這一點,朱元璋通過模擬器的名單已然確認了。

  所以從那晚之後,楊詩雨絕對成爲了整個皇宮最重點的保護名單。

  朱櫟也在被朱元璋‘訓斥’了一通之後,不得不限制楊詩雨再隨意出入皇宮。

  沒辦法,不爲自己想,總得考慮肚子裏的孩子吧?

  夫妻倆都看出來了,朱元璋比他們都更期待這個小傢伙的出生呢。

  之後的兩個月,破逆軍的假期也正式結束。

  也因爲朱櫟那話本造成的影響力,大明的徵兵工作進行的都比以往更加的順利,而且還出現了很多主動報名參軍的年輕人,這讓朱櫟和朱元璋都感覺十分的欣慰。

  朝廷軍的兵源得到了補充,而且還能替換掉一些老弱殘兵,這是朱櫟對大明軍隊改革的第一步。

  大明朝廷軍號稱百萬雄師,可這一百萬人當中,真正能夠作戰的青壯年又有多少?

  十六歲以下的娃娃兵,四五十歲以上的老兵屢見不鮮的情況雖然比洪武初年已經極大的改善,但依舊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老弱殘兵參差在各軍當中。

  朱櫟首先要做的,除了擴充兵力之外,還要把這些老弱殘兵全都從軍隊當中剔除。

  “這幫換下來的老弱殘兵,你準備怎麼處理?”

  朱元璋這天把朱櫟叫到了御書房,就開門見山地詢問道。

  “父皇放心,兒臣已經想過了。替換下來的那些老弱殘兵,得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安排。肯定不能一刀子切了,就不管他們的死活。”

  “尤其是那些在戰場走下來的傷兵、殘兵,他們都是咱大明朝的功臣。”

  “咱想要完善一下軍隊的後勤機制。組建一個後勤保障軍。讓這些老弱殘兵進入到後勤軍隊當中,也不用他們上戰場,而是給咱軍隊種地種糧,實現軍隊糧食的自給自足,不再問百姓徵糧,或者少徵糧。”

  “咱們大明每一次打仗都顯得格外艱難,大軍出行,糧草就是最大的問題,還要從全國各地的糧庫和老百姓當中徵收,打一次仗,就相當於從老百姓身上割下一塊肉。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改變。”

  朱櫟一臉正色地說道。

  朱元璋聽得一愣一愣的,因爲朱櫟的說法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可以說是聞所未聞問。

  自110古以來,朝廷的軍隊都是要打仗了直接從百姓當中徵兵徵糧。

  不打仗了,這些士兵就能夠回到家中繼續耕種糧食當農民。

  但是從未有哪個朝代說是養着一支軍隊專門種糧食的。

  “這是你想出來的辦法?”

  朱元璋一臉震驚地問道。

  “這叫未雨綢繆!”

  “我們不能等到戰爭真正到來了,再去考慮糧草的問題,軍隊必須要能夠擁有自己的糧食儲備。”

  “這就是兒臣爲什麼要成立後勤保障軍的原因。”

  “當然,後勤保障軍保障的不光是糧食。咱還決定沿用軍校的模式,開學府,讓軍醫、隨軍工匠都能夠進入正規的軍隊編制,讓他們也成爲後勤保障軍的一員。”

  “有了正式編制之後,以後大明再發生任何戰事,就可以直接從這支軍隊當中調撥人手,輔助作戰的主力部隊進行作戰,將極大提升咱們軍隊的反應支援能力和前線作戰能力。”

  朱櫟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未雨綢繆!”

  “好一個未雨綢繆!”

  “你這個想法好啊,咱以前可從未往這個方面想過。”

  “咱更多的是在各州府興建糧倉,閒時向百姓收糧稅糧食,然後囤起來,等天災人禍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賑災,但更重要的是在打仗的時候能夠提供糧草!”

  “你這個想法,比咱一直用的更好!”

  “不過想要執行起來,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朱元璋先是肯定了一番朱櫟的想法,但同時也道出了關鍵的問題。

  軍隊要改革,那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要組織起一支保障軍隊容易,但讓這支保障軍隊發揮他應該有的作用,就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

  就拿種糧食來說,你至少得給這些軍隊土地吧?

  給了土地之後,糧食播種到收成都還要時間呢。

  沒有個一兩年的功夫,都難以看到成效。

  想要完全發揮出作用,更需要數年以上的發展纔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如何,這一步是咱們必須要邁出去的。即便不爲咱自己,也要爲了咱子孫後代考慮。”

  朱櫟卻是一臉堅定地說道。

  “好!說得好!”

  “關於後勤保障軍的事情,咱支持你,兵權在你手上,怎麼弄你說了算,就交給你使勁折騰吧。”

  “不過有一點咱得給你提個醒。”

  “像這樣的工作,你得學會讓下面的人去做,而不是凡事親力親爲。兵部那幫人閒着也不是喫乾飯的,該用則用。”

  “咱可不會讓你一直就在軍隊的事情上打轉啊!”

  朱元璋這時突然話鋒一轉地提醒道。

  言外之意,便是咱要讓你當了太子,你就要給咱監國。

  到時候你要管理朝政的,可不能把心思全放在軍隊上了。

  朱櫟自然也聽出了老爺子的話外音,笑着點了點頭。

  “兵部尚書的職位,懸置了很久,一直都是你老丈人在代理。實際上管事的還是兵部左右侍郎。關於兵部尚書的人選,你現在總該有個想法了吧?”

  朱元璋這時突然提到了兵部尚書的事情。

  “父皇不是已經幫兒臣想好了麼?兒臣以爲楊士奇絕對有能力當好這個兵部尚書。而且後勤保障軍的事情,也只有交給他去辦,咱才能夠放心。這是一個能踏實幹事的人。”

  朱櫟聞言就笑了起來。

  北征歸來,朱元璋給他最大的驚喜就是培養起了一個楊士奇,而且明擺着就是給自己培養的班底啊!

  對於楊士奇,朱櫟回來之後已經接觸過好幾次了,對這個三十來歲,年富力強的幹臣相當的滿意。

  而且楊士奇還算是楊啓的心腹,讓楊啓把兵部尚書的位置交出來給楊士奇,再合適不過了。

  “好,既然你這麼說,咱明天就宣佈對楊士奇的任命,然後在朝堂上討論一下後勤保證軍的事情,就交給這個楊士奇去弄。”

  “兵部接下來將把這件事情當成重點去做!”

  朱元璋聞言也笑了,大手一揮就拍板決定了下來。

  “兒臣這還有一份名單。父皇可以看着處理一下。”

  “六部官員當中,也有不少老臣到了告休的年紀了。”

  朱櫟想了想,還是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名單,直接遞到了朱元璋面前。

  這是他之前同楊啓和楊士奇商量之後,一起擬定的一份青年官員的名單,而這批人,絕對可以作爲日後朱櫟在位時的中堅力量。

  原本這件事情應該是在朱櫟當了太子之後,再跟朱元璋提出來更加合適。

  但朱櫟如果想要讓後勤保障軍順利實施,朝中官員的支持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光支持還不夠,必須要能夠幫着辦事纔行。

  所以這份名單,朱櫟準備提前交給朱元璋。

  “你小子滑頭啊!”

  “這就等不及了?”

  “也好,等明天咱在早朝上談後勤保障軍的事情,看看有誰是站出來的反對的。這批人,咱全都給你想辦法換了!”

  朱元璋原本就打算把太子之位交給朱櫟,而且要讓他監國,甚至儘快繼位,那培養出自己的班底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宜早不宜遲。

  他不介意趁着自己在位的時候,幫朱櫟掃清障礙,就怕朱櫟會心軟啊!

  好在朱櫟自己主動提出來了,他自然是順水推舟,巴不得這樣做呢。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如此。

  能力是一回事,大臣和皇帝之間能不能合得來,又是一回事。

  再有能力的老臣,如果和皇帝面和心不和,那就寧可換掉,否則可是要出亂子的。

  想當初朱元璋培養太子朱標和歷史上培養朱允炆的時候,不都是爲他們掃除了一切障礙麼?

  朱元璋甚至用手擼去了滿是針刺的荊條,用鮮血淋漓的雙手,把那根已經沒有了針刺的荊條交到了朱標的手中,要告訴他的也是這個道理。

  當時的朱標還覺得朱元璋太過暴政,但那時候他才明白,朱元璋一切都是爲了他好啊!

  也正是算到了朱元璋的這份心理,所以朱櫟可以毫無顧忌的將這份名單直接交給朱元璋。

  他知道朱元璋不會拒絕的,甚至更樂意幫自己去做。

  就在朱櫟和朱元璋父子倆討論着軍隊改革的事情時,西域又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

  洪武二十七年四月,帖木兒汗國的一支使團跋涉萬里,穿越了重重山脈高原,抵達了西域邊境的阿克蘇地區。

  朱允炆這個鎮西王,離開應天也已經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了,在抵達阿克蘇,全面接管了這裏的朝廷軍兵權之後,他也開始了對於這篇土地的治理工作。

  一是管理好阿克蘇的軍民,而是控制住整個伊犁地區的牧民,教化他們成爲真正的大明子民,要讓他們對大明有認同感,也有歸屬感。

  另一邊,朱允熥也是一樣的局面。

  他在接管了阿勒泰的軍事要塞之後,還要想辦法治理好克拉瑪依。

  不管是伊犁還是克拉瑪依,都將成爲兩個軍事重鎮的重要後勤補給,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這幾個月以來,兄弟倆也時常通信,相互幫助,也算是吧這幾個終點城鎮都治理得像是那麼回事了。

  只是要看到成果,還得需要長遠的時間。

  畢竟教化民衆,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事情。

  這一天,朱允炆正在昔日黑的兒火者的王宮當中想着該如何改善牧民和漢人之間的關係呢,突然就接到了帖木兒汗國使團抵達的消息。

  “九皇叔說的沒錯,東察合臺覆滅,西域歸附大明,那幫西域強國肯定要來搞事情。”

  “這幫傢伙終於坐不住了麼?”

  朱允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心頭一凜,但他並沒有驚慌。

  這兩年在軍校的鍛鍊,已經讓他心性發生了轉變。

  隨後朱允炆就在王宮當中接見了帖木兒汗國使團的一行人。

  這支使團總共有五十人左右,還帶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騎兵護衛,只不過那些騎兵都被朱允炆下令留在了城外,只允許使團這五十人進入阿克蘇。

  使團的領頭人,也就是使臣名叫木格麥提,看着就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即便是面對朱允炆,眼神當中都透着一絲輕蔑。

  顯然這個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還沒被他放在眼裏。

  但是表面上,這幫人還是對朱允炆比較恭敬的。

  只不過這份虛僞的恭敬,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朱允炆更是心知肚明。

  “你們是帖木兒汗國的人,不遠萬里跑到阿克蘇來見本王,有什麼事情麼?”

  朱允炆也懶得高興跟這幫人打啞謎,索性開門見山地問道。

  “尊敬的王爺,我們這一次來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明能夠停止對穆斯林教徒的迫害。這件事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我們覺得有必要來給大明提個醒。”

  木格麥提極具侵略性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朱允炆,就把自己的意圖毫無顧忌地給說了出來。

  這番話,其實相當於是在威脅了。

  在西域,有許多穆斯林教徒,也有爲數衆多的清真寺。

  而這些穆斯林教徒大多數都是西域各國部落的宗教信仰,他們的貴族、士兵以及普通牧民,都有一部分都是穆斯林忠實的信徒。

  朱櫟西征之時,坑殺了將近三十萬的小國聯合軍,其中近乎十萬都是穆斯林的信奉者。

  再加上那些王室和貴族,可以說朱櫟當時幾乎是要將穆斯林從這片土地上肅清了!

  這對帖木兒帝國這種穆斯林國家,絕對是難以容忍的事情。

  “迫害?使臣這話從何說起?”

  “其他地方本王不知道,但自從本王抵達阿克蘇以來,一直在想着如何緩和牧民和漢人之間的關係,也未曾動過當地百姓的清真寺,更沒有迫害過什麼穆斯林的教徒。”

  朱允炆明白,帖木兒汗國是打算拿朱櫟當初坑殺衆多穆斯林的事情來說事了。

  但他可不會輕易給對方找到接口的機會。

  畢竟朱櫟當時的舉動,其實就是單純的軍事行動,和穆斯林根本就不牽扯。

  即便那些王室貴族和軍隊有穆斯林的信徒又如何?

  即便是滅了這些國家,也只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牽扯任何宗教的事情。

  這幫帖木兒汗國的使團,就是沒事找事來的!

  當天,朱允炆和這個木格麥提展開了激烈的辯駁,最終朱允炆十分強勢的駁回了木格麥提要求在當地發展穆斯林的要求,將人直接轟出了王府。

  開什麼玩笑,木格麥提這樣的要求,就相當於要在大明的疆土上埋地雷啊!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怎麼可能同意?

  要不是顧及到這些人都是使團,朱允炆都想把這些人全都留在阿克蘇,轟他們出去都算是便宜他們了。

  不死心的木格麥提就帶領着他的使團先後又去了阿勒泰和烏魯木齊。

  結果無一例外,都被平西王朱允熥和秦王朱樉全都趕了出來。

  “大明如此做法,難道不怕我帖木兒汗國的鐵蹄踏平這片土地麼?”

  惱羞成怒的木格麥提最終放了狠話,想要威脅三王妥協,但三王又怎麼可能妥協?

  與此同時,木格麥提和西域送回應天府的消息,也一併在趕往應天府的路上了。

  這個木格麥提顯然是不死心,還打算親自去大明國都應天府,繼續他的使命。

  只可惜這貨還沒意識到,如果換成漢王朱櫟,怕就不是把他直接轟出城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分割線

  ps:!!!求月票!!!求評價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