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朱高煦這小子剛就藩,就帶兵把沙國城池圍了?

作者:山海虞神
149:朱櫟監國,朱元璋想要提前退位?

  又是兩年。

  第八個人格就要出現了。

  朱櫟現在卻是痛並快樂着。

  除了時不時腦瓜子會有陣陣刺痛,而且他更擔心的是,這回分裂出來的人格該不會還是孫權這樣的貨色吧?

  雖說這小子也有點用處,可比較諸葛亮等人,還是太水了點。

  下了早朝,朱櫟就進了御書房,開始處理六部和大明各處遞交上來的奏摺。

  原本按照朱櫟的認知,這些奏摺一般都會分類的。

  比如一些地方事務,牽扯官員品級在三品之下的,太子監國時完全能自助決斷。

  而牽扯到朝廷中央,官員品級在三品之上的,太子就得先給出意見,然後報給朱元璋進行審批。

  貌似在朱標監國的時候,也是按照類似的辦法在施行的。

  朱元璋作爲皇帝,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讓太子任意施爲。

  但監國了一段時間之後,朱櫟就發現自己錯了!

  大錯特錯!

  兒子朱匣秋出生之前還好,朱元璋還會主動過問一些比較敏感的事件。

  可自從朱匣秋降生之後,朱元璋每天都往東宮跑,整日就圍着孫子轉,似乎把自己是皇帝這茬都給忘了!

  朝廷的大事小情,事無鉅細,全都讓朱櫟一個人來做決斷。

  就算朱櫟拿着奏摺遞到他跟前,他連看都不看一眼。

  朱櫟整個人都快麻了!

  他哪能想到,朱元璋打算明年就退位,打算當一個逍遙的太上皇啊?

  要不是朱元璋求穩,想給朱櫟一個過渡的時間,能夠通過監國適應帝王日常之後再讓他繼位,朱元璋恨不能現在就把皇位傳給朱櫟,這樣他還能多活一兩年!

  更重要的是,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理由名正言順的逗弄大孫子了啊!

  總之朱櫟的內心是崩潰的,他現在是徹底被這些朝政給捆縛住了,這樣下去可不行。

  以前他天天能跑去破逆軍,當了太子之後三五天才能去一次,而且還是見縫插針得空閒的時候。

  朱匣秋出生之後,他一個月也不見得能跑破逆軍兩趟了。

  “你這個皇帝老子之前把丞相的位置給廢除了。現在雖然搞了個內閣,但以他的性子,內閣基本上沒啥作用,大小事情他都是親力親爲的。”

  “你若是想自己輕鬆一點,就得抓緊時間把內閣給培養起來了。”

  諸葛亮也看出了朱櫟的鬱悶,就笑呵呵地提醒道。

  “你說的沒錯,內閣的確要發揮它應該有的作用纔行。可現947在最關鍵的是還沒培養起來啊!”

  “就現在內閣那幫老儒生,你放心把各部的奏摺先交給他們過一遍?”

  朱櫟聞言不由翻了個白眼。

  這個問題不用諸葛亮提醒,他早就想過了。

  但眼下能夠讓他放心的內閣班底候選人,也就一個楊士奇而已。

  而楊士奇也就一個人,還不足以對抗如今內閣當中的那幫老頑固的。

  直接讓楊士奇當首輔,那不是扯淡麼?

  太年輕了,三十歲的首輔,能力且不說,資歷根本不夠的。

  別說百官會怎麼想,連他自己都覺得扯蛋。

  不過唯一的好消息是楊榮和楊溥今年剛剛進士及第,日後的內閣三楊,算是基本到齊了,只不過這兩位纔剛入翰林院,想要等他們能跟楊士奇一同輔政,至少還得培養好幾年纔行。

  三楊,那可是永樂時期朱棣最倚重的內閣大臣,能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

  在這樣的能力下,三人各自的一些小缺陷,也就瑕不掩瑜了。

  “要不然你先把你老丈人楊啓提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如果讓他和楊士奇在內閣當中搭檔,不說完全壓住原來那幫老儒生,至少分庭抗禮還是做得到的。”

  “而且楊啓的資歷完全足夠了。兩人一個是禮部尚書,一個還是兵部尚書。讓這二人主政內閣,也完全夠格了。”

  諸葛亮沉默了片刻,就給朱櫟想了個過渡時期的辦法。

  當然,楊啓太過中庸老成了,以他的性子當首輔,雖然會很穩,但做起事情南面束手束腳。

  但勝在他是朱櫟的自己人,用的放心啊!

  讓楊啓當首輔,相當於是給楊士奇開路了。

  就像之前楊啓代任兵部尚書,等時機合適了交給楊士奇是一個道理。

  日後等楊啓退下來,那內閣首輔的位置,自然就是楊士奇的。

  “這倒是個辦法啊!”

  “讓我那老丈人當首輔,楊士奇給個次輔,先過渡個兩三年,等本宮登基了之後,再想辦法給楊士奇扶正!”

  朱櫟聞言頓時雙眼一亮。

  他之前之所以沒想過讓楊啓當首輔,就是因爲楊啓性格的原因,太過保守了。

  這也沒辦法,他本身就是禮部尚書,講究的就是一個遵循禮制,喜歡在一個框架內做事情。

  想要當好一個首輔,光是求穩沒用的,還得開拓創新,有進取和改革的心思纔行。

  就這一點而言,楊啓顯然是不合格的。

  但如果是作爲過渡,給楊士奇開路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至於楊榮和楊溥二人,他想個辦法先將兩人分別安插進戶部和吏部。

  六部當中,朱櫟人際關係最薄弱的兩個部門,便是戶部和吏部。

  別看現在所有人都對他的話言聽計從,那是因爲還在一個框架內下達的行政命令。

  可一旦日後要跳出這個框架,甚至要進行一些改革措施的時候,這兩個部門的人沒準就會直接把狀告到朱元璋面前去!

  所以在登基之前,他就得想辦法把這兩個人安排進戶部和吏部。

  而且至少要是給事中的級別,回頭登基之後再給他們升官,成爲侍郎甚至尚書的時候,這兩個部門也等於是徹底握在他的手中了。

  想到這些,朱櫟突然覺得當皇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可能在外人看來,當皇帝無非就是嘴巴一張,嬉笑怒罵之間就能掌控乾坤,指點江山,底下人只要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底下人到底聽不聽你的!

  即便聽了,又能做成什麼樣?

  自古以來,上面說一套,底下做一套的倒行逆施之舉還少麼?

  這就是培養班底的重要性!

  說幹就幹,朱櫟當天就把楊啓和楊士奇召到了御書房內,三人就開始‘密謀’如何搞定內閣的事情。

  如今的內閣,因爲朱元璋基本是閒置不用的狀態,所以並沒有什麼首輔次輔的說法,其中的大學士基本上也都是一個級別的存在。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楊啓和楊士奇被任命首輔和次輔,必然會引起內閣不少老臣的反彈。

  因爲所有人都清楚,一旦任命內閣首輔,就相當於要重用內閣了啊!

  那幫在內閣呆了許久的老臣,又怎麼甘心這桃子就被楊啓和後來的楊士奇如此輕易的給摘走?

  所以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但不管阻力有多大,這件事情朱櫟勢在必行。

  爲了能夠得到更多的自由時間啊!

  可別小看由內閣和沒內閣的區別。

  就跟朱元璋讓他監國是一個道理。

  他現在在朱元璋面前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內閣,你再看朱元璋,他現在多清閒?

  打個比方,沒有內閣的情況下,大事小情必須皇帝親自過問,工作效率自然不高,你得一件一件的全部處理過去。

  有了內閣呢,那就是內閣來處理,處理完了只要遞交一份工作報告,把所有處理好的內容交給皇帝來過目一下。

  一般情況下,皇帝覺得下面的人辦的還行,那就讓你繼續辦。

  如果覺得你這事情辦得不行,或者已經觸碰了底線,皇帝纔會出面做出更改。

  甚至內閣官員的做法完全和皇帝本意背道而馳,不能讓皇帝滿意的時候,內閣就該換人了。

  你既然做不好,那就讓其他有能力的人來做!

  至於皇帝,該逍遙還是逍遙。

  要不然怎麼說自永樂之後,那些皇帝一個個閒的沒事就總能想一些稀奇古怪的創意呢?

  朱祁鎮算一個,朱厚照算一個、朱厚熜也算一個,更別說還有什麼當木匠的朱由校了。

  這幫皇帝有時間追求自我的時候,也正是內閣職權發揮到巔峯的時候。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那些太監的影子。

  比如王振、劉瑾爲首的八虎、九千歲魏忠賢等等。

  但即便是這幫太監,誰又敢小覷內閣的分量?

  等和兩人商量完畢,朱櫟這才趕回了東宮用膳。

  這段時間,朱元璋基本都在東宮用膳,每天就是逗弄自己的小孫子,搞得楊詩雨這個當媽的都快沒存在感了。

  也只有孩子睡覺的時候,纔會回到楊詩雨懷裏。

  即便是喫奶,也有專門的奶孃負責,根本用不着楊詩雨操心。

  在宮內有奶孃實在是太正常了。

  古代人平均生育年齡偏低,奶水原本就是不足的,頭一胎尤其如此。

  要不怎麼說封建時期奶媽這個職業司空見慣呢。

  朱櫟在午膳的時候,就跟朱元璋說起了要啓用內閣,並且任命楊啓和楊士奇爲首輔和次輔的事情。

  “你小子總算是開竅了啊?”

  “咱還以爲你會一直忍着不動內閣呢!”

  朱元璋聽完朱櫟的話之後,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給朱櫟當太子監國的時間,有兩個最重要得原因。

  一個是讓朱櫟能夠適應如何治理國政。

  另一個便是登基之前,由他自己組建一套合適的班底。

  第一個,朱櫟即便不樂意,但經過這段時間,顯然是已經適應了下來。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屬於朱櫟的班底必須要建立起來了。

  還是那句老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新君上位要換人的話,那就是說明你們原來的這幫人要麼沒能力,要麼不聽話。

  也只有有能力和能聽新君話的人,纔會被新皇帝給留下來。

  尤其是在朱櫟這種必然要改革的皇帝面前,換人幾乎是肯定的事情。

  畢竟朱元璋留給他的,看似一個強盛的大明,實際上就是個爛攤子,還有得理呢。

  還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是朱元璋無法解決的,只能到朱櫟這一代來完成。

  “父皇也支持兒臣啓用內閣?”

  朱櫟倒是有些意外。

  因爲朱元璋本人,是不用內閣的。

  或許之前胡惟庸的事情已經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了,權力分散出去的弊端,始終讓他放心不下,才造成了他一直親力親爲。

  “知道咱爲什麼不用內閣,一直親力親爲麼?”

  朱元璋突然認真了起來。

  “父皇是怕權力太過分散?”

  朱櫟問道。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咱大明朝,還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咱只有親力親爲才能夠解決,沒辦法指望其他人來辦。”

  “當初你大哥還在的時候,咱就想着趁咱還有一口氣,幫他把這條路給鋪出來,他以後也不會那麼累。”

  “還有一個原因,咱打算把內閣留給新皇帝。”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這才緩緩地說了出來。

  朱櫟聞言,心頭不免觸動。

  可憐天下父母心。

  朱元璋對於朱標的關懷,就連現在的朱櫟都爲之觸動。

  而朱標病逝之後,這份關懷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的頭上。

  內閣是給新皇帝的。

  朱元璋最後這句話,立馬讓朱櫟明白了過來。

  朱元璋不是不願意用內閣,而是他想要親自剔除朝廷當中的毒瘤之後,再讓新君啓用內閣。

  如此內閣必然對新君感恩戴德。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朱元璋也算是用心良苦了啊!

  “兒臣多謝父皇!”

  朱櫟心中感慨萬千,不由重重地點頭說道。

  “放手大膽的去幹。咱也不是非要拿朝政鎖着你,以你的性子,必然也是鎖不住的。但你不能讓朝政亂,你要放手,就得做好充足的準備。你不想幹的事情,必須要有人來替你幹!”

  朱元璋一臉認真地叮囑道。

  “兒臣明白了。”

  朱櫟點頭應道。

  “聽說應天府最近多了很多浪人,你一直在關注他們?”

  朱元璋這時突然話鋒一轉。

  朱櫟心中又是一動。

  看樣子朱元璋也不是什麼都不管,他一直都在默默地關注着自己。

  “沒錯。尤其是那幫來自倭國的武士,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朱櫟也沒有隱瞞,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咱不阻止你對倭國動手,但是咱要提醒你,把握好時機,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不要輕舉妄動。否則被動的可能就是你自己了。”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提醒道。

  “兒臣明白的。”

  “這幫武士兒臣就是讓人盯着。等什麼時候咱們的水師組建完畢了,兒臣纔會找機會對他們下手!”

  朱櫟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而且東征勢在必行的事情,這幫武士的出現,反而給朱櫟發兵創造了藉口。

  到時候只要這幫武士敢在應天府搞事情,朱櫟就能發動輿論,順勢出兵。

  “你明白就好,咱就是給你提個醒,至少目前爲止,你的表現都讓咱相當的滿意。”

  朱元璋聞言,不由欣慰地笑了起來。

  “老夫感覺這老皇帝有提前退位的意思了啊!”

  就在這時,諸葛亮的聲音在朱櫟的腦海當中響了起來。

  朱櫟聞言就是一愣。

  他剛剛可沒想這麼多。

  但是諸葛亮這麼一提醒,還真像是那麼回事啊!

  什麼叫內閣交給新君來重啓?

  朱元璋現在完全放權的狀態,就已經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最多兩年內,老皇帝肯定要把位置交給你了。你小子就偷着樂吧!”

  “以老皇帝這精神頭,顧忌再活個十年八年的都不是問題,好像和你之前說的兩三年有些出入啊?”

  嬴政的聲音也跟着響了起來。

  分割線

  ps:!!!求月票!!!求評價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