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老朱的多重思考,選下朱
儘管,朱永煜今天碰到的並不是真正的白蓮教。
可是,民間打着各種各樣的口號。
在各處興起想要真正給王室製造騷動的教派,卻也有不少。
應天府,某窄巷廢棄屋宅。
一羣大漢聚集在此。
他們看着紙的內容,不禁的開始指指點點。
“潭王死了,金榜是天意的事情更不用多說,原本在餘下的這些藩王中,湘王還有幾分膽識,可是,現在連二十年都活不了,若是塞外蠻夷再次來犯,大明當如何?”
“如果眼睜睜讓我看着國土落入蠻夷手中,那簡直比殺了我還折辱!”
“沒錯,原本朱元璋就暴虐成性,早就該反,這次連天道都看不下去,陳哥,咱們一定要想辦法!”
“白蓮教就應順應天道,那皇帝老兒壓着咱們,那裏能壓制悠悠衆口!”
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着。
整個小屋裏,滿是憤憤之聲。
“順應天命,讓那些蒼穹金榜的人該死的死,該讓位的讓位!”
“今天過後,能好好活下來的皇子越來越少,就是他朱元璋殺孽太多,自食其果!”
“當初朱重八也是從乞丐開國,真論起來,誰也不比誰高貴!”
越說,小屋裏的衆人越發激動。
這一夜,不少人擡頭看着天空。
也不知道明天又有誰會因爲金榜的變故,而受到波及。
……
次日一早。
明帝朱元璋,這幾日吃了些太醫院調養的藥。
今天卻依舊是剛到五更天,便再也睡不着,只能在榻輾轉反側。
天真要懲罰他殺孽太重,讓他的兒子短命。
但,這大明江山也必然要延續下去。
不管在旁人眼中表現的怎麼樣,但是他的身體自己知道,確實是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的動亂,他也能察覺的,該早日確定下一個繼承大統的人選。
這樣想着。
朱元璋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身影。
那就是自己的皇長孫——朱允炆。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
這孩子都是繼任最好的選擇。
如果他選了任何一個藩王,那必然會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滿。
畢竟,剩下的這些孩子裏。
沒有一人能像標兒那樣,讓其他人信服。
那就只有皇孫這一輩的。
允炆是標兒的長子,爲人心性不錯,雖然還有些稚嫩。
可年齡還小,只要稍加學習,肯定也是不錯的君王。
朱元璋闔眼,暗自點頭。
似乎這就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正打算繼續休息會兒,昨日召集那些藩王回京,聊天的畫面。
這些孩子緊張到不知道該說什麼的表情。
全都浮現在朱元璋腦海。
猛地,他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想法。
朱元璋只穿着裘襪,迅速衝到桌邊。
“來人,給朕拿紙筆,研墨!”
話罷。在外守着的太監匆匆進來。
朱元璋拿起筆,卻又愣住了。
他顫抖着手,也不知道要怎麼寫。
到那個時候,他是否還在位?
如果在位的話,不是因爲疾病,不是因爲戰事。
究竟是因爲什麼原因,他們會離世?
如果說,他退位了。
那麼,這件事,八成是和新位的皇帝有關係。
萬一在金榜沒有出現之前,他就因爲標兒的病,最終選了允炆作爲儲君。
允炆位後。
爲了防止藩王作亂,這才導致了他的這些兒子短壽。
自己再次將朱允炆立作皇儲,會不會又重蹈覆轍。
這樣想着,朱元璋的心臟都快跳出胸口了。
他重重跌坐在椅子。
“皇,您沒事吧,要不要奴才去宣太醫?”
老太監試探的問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
老太監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只是頭埋的更低。
朱元璋吐了口氣,在宣紙畫了大大的叉。
“不對,不對,這是新路!”
“如果沒有金榜出現,我不會的……”
如果沒有金榜出現,他不會選允炆做皇儲。
明明有那麼多有勇有謀的王爺,讓他欣慰滿意的孩子,怎麼會選皇孫呢?
那這就意味着,選了允炆甚至會開出一條新路。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算逆天改命,還能救得了自己這麼多兒子?
問號在朱元璋的腦海中不斷放大。
可還是不對。
金榜的壽元,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
那麼,是不是因爲他爲了扶允炆位,畢竟,某種程度來講,這些藩王就是皇孫位最大的阻礙。
所以……
想到這裏,朱元璋連連搖頭。
“不可能!”
“萬一,萬一……”
萬一不管他怎麼做,最後都走一條死路呢?
允炆不像是做出這種事的孩子,是不是因爲天災人禍?
朱元璋在宣紙再次寫下朱允炆的名字。
這次他卻越發堅定。
選擇允炆絕對是一條新路,能夠拋開所有的壞事,讓一切都變好的好選擇。
朱元璋現在十分混亂。
一次次打翻自己的想法,又重新找出路。
最終,或是真的想通了,也或許是想給自己一個解脫。
不再思考,他有了選擇……
端午看書大優惠!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擊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