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朱元璋与朱允炆
太子朱标病的更厉害了。
他本想去找朱元璋的,可那时才起身他便又晕厥過去了。
于是最终,身为太子的他,也就只能是继续躺在东宫。
不過他沒去找朱元璋,朱元璋最后却是来找了他。
一方面是因为潭王一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来看看朱标。
毕竟就在刚刚,突的就又听太医们說,太子朱标病的更严重了。
朱元璋听到消息之后,当即来到。
只不過,刚想推门而入。
便已是遇了吕氏带着朱允炆关门往出走。
看到朱元璋后。
几人也都是十分惊讶。
吕氏捂着嘴,差点惊呼出声。
朱允炆连忙跪地行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
“起来吧。”
“标儿他,怎么样了。”
說到這個,吕氏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父皇,殿下他咳了很久,刚刚睡下。”
“您要是想和殿下說說话,我這就去叫。”
见此。
朱元璋摇头:“算了,算了。”
“别喊他,就让他先好好休息,咱去瞧瞧就行。”
朱元璋走进屋裡。
看着就连睡着都紧皱眉头的朱标。
他心下也长长的叹了口气。
今天朱梓即将要死亡。
派去的特使也不知道情况。
而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朱标,病情越发重。
朱元璋此刻,已经心裡憔悴。
他就這样待了一盏茶的時間。
朱允炆跟在朱元璋身后,一直沒有說话。
直到再次走出房门,朱元璋准备回宫时。
朱允炆這才开口:“皇爷爷。”
听此,朱元璋顿了顿。
而后他挺直了身子,這才转過头看向朱允炆。
“允炆?”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皇爷爷,父王說,如果您過来的话。”
“让我向您转达几句话。”
朱元璋沒有接话,却也是默许了朱允炆接着說。
“皇爷爷,父王說,九叔父他既是无天灾,那便是人祸。”
“九叔父自小性子偏软,无论如何也不会犯下大错。”
“要是小错,還希望皇爷爷能原谅九叔父。”
“毕竟是手足亲情,他不忍心……”
“而且,如果能保下九叔父的话,這也能算是一种逆天改命。”
听着這些话。
朱元璋心裡情绪不断。
朱标這些话,也就是为了朱梓求情。
這就是他的大儿子,事事以他人为先。
而且,天命,自己的大儿子果然也想到,這是個实践人是否能改变天命的机会啊。
对于朱梓,朱元璋心裡也有计较。他绝对不会对朱梓动手。
无论是为父子情谊。
還是为对抗天命。
不過,完全放過也不可能。
如果皇族犯错却无惩罚,最后肯定人心难安。
故而這次叫回朱梓,保护在宫裡,其实也就算是对他的一种软禁。
“两道传令下去,尤其是第二道传令特别說了不会对他怎样,不会追求他的责任,這次,他应该是不会出事儿了吧?!”
這样想着,朱元璋点头。
“咱知道的。”
话落。
朱允炆也应声跪地。
“谢皇爷爷!”
朱元璋扯出一抹苦涩的笑,
“允炆啊,来陪皇爷爷說会儿话吧。”
說到后面。
朱元璋的声音满是疲意。
這些天出的事情,已经让他有些不堪重负。
在东宫,他也实在是端不起什么架子。
朱允炆吐了口气,连连点头。
东宫书房。
朱元璋让其它人全都离开。
屋裡只剩下他和朱允炆两人。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那和朱标相似的眉眼,心裡越发苦涩。
“允炆,别站着了,坐下說话。”
朱允炆行礼应道:“谢皇爷爷。”
朱元璋吐了口气:“允炆啊,你觉得皇爷爷现在该怎么办?”
话罢,朱元璋紧紧地盯着朱允炆。
朱允炆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這话說出来,实在是太考验人了。
一個帝王问一個十三岁的孩子。
似是天下大势,也似乎是试探和提问。
就在朱元璋笑了笑,准备换個话题时。
朱允炆站起身,行礼答道:“回皇爷爷的话。”
“孙儿觉得,现在无论如何,皇爷爷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天下大事,還是我們自己家的家务事,全都需要您做出决定。”
“那些事情都能处理完,但皇爷爷绝对不能累垮。”
听此,朱元璋愣了片刻,他笑了:“是啊,咱绝对不能累倒。”
“就這么几天,也不知道底下乱成了啥,咱得多做点事儿了。”
說到這裡。
朱元璋扭头看向满脸坚定的朱允炆,心下也多了几分满意。
“允炆,最近在看什么书?”
朱允炆也微微的松了口气:“回皇爷爷的话,父王說了,无论什么时候,读书修身绝对不能断。”
“最近夫子让看的书,四书五经、《资治通鉴》,都有涉猎。”
听此。
朱元璋眼裡多了几分赞赏。
他小时候是個放牛娃,沒读過什么书。
可经历了這么多事,他知道,读书确实很重要。
看到朱允炆现在的情况,心裡也很是欣慰。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時間: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擊继续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