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四啊,时代变了
对于這对在歷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帝后,朱肃理所当然的,对他们的爱情故事十分感兴趣!
他的眼神逐渐八卦起来。
你认得我們?朱棣依然皱着眉头,不過语气已经不复刚才的敌意。徐妙云毫不心虚的样子,驱散了他的警戒。
小女子是进宫陪侍皇后娘娘的。家父乃魏国公徐达。徐妙云毫不慌乱,不紧不慢的說道。话中條理清晰。
啊!朱棣想起来了。母亲马皇后确实经常唤京中贵女进宫,共同做些纺纱织布的活计。
這习惯還是之前朱元璋征战天下时留下的。那时老朱与手下诸将四处征伐,唯有家中老小留在后方。马皇后便担当起了照顾将士们家小的职责,安排诸将家中男孩,与朱元璋诸子共同上学,女孩则由她亲自带着,教其纺纱织布勤俭持家。
不止孩子,马皇后還悉心照顾诸将遗留在家的家人。她能记得所有老者的生辰,一到了日子,必定亲自带着礼品前去探望。遇到家中有困难的,她往往省吃俭用,甚至变卖自家首饰,省下银钱来急人所难。
這份习惯如今依然存在。老朱的老班底们对马皇后,甚至比对朱元璋更加敬爱!
因为徐叔叔征战在外,所以娘就把徐叔叔的女儿接近了宫中是這样的啊!
朱肃恍然大悟。史书上說朱棣和徐皇后青梅竹马,原来根子是在马皇后的身上。
徐叔叔的女儿?朱棣這才完全解除了戒备。他松开了护住朱肃的手,那你不去陪着母后,偷偷躲在這裡哭干嘛?
终究只是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徐妙云一怔之后,脸上那层强装出来的优雅慢慢剥落。大大的双眼再度蕴满了湿气。我我
小女子小女子心忧家父,一时无状,才在御花园裡
惊扰了两位殿下,实在是
女孩儿年纪虽小,但這一哭,却大有梨花带雨之感。连经历過后世无数性感女明星轰炸的朱肃,都有惊艳的感觉。
這小女孩儿,活脱脱一個美人坯子啊!
小美人儿垂泪,朱肃八卦的眼神转向自己的四哥。朱老四,上啊!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噢,原来是因为北征的事。那有什么好哭的!
你放心吧,等我长大了,我一定领兵北上,亲手斩杀了那個王保保,给徐叔叔报仇!
小朱棣单手握拳,遥望北方,未来追亡逐北的永乐大帝此刻霸气尽露!
呃
朱肃单手扶额
有你這么安慰人的嗎,人家徐叔叔還沒死好不好
徐妙云已经怔住了。数息之后,小女孩双眼开始决堤,豆大的泪珠再也不受控制,顺着精致的小脸一滴滴的滴在了花园的泥地上。
我我有些不适,先行告退女孩儿咬着下唇,明明难過的紧,却還是在拼命的想忍住泪。草草施了一礼,徐妙云立刻转過身,就想往御花园的出口跑去。
等等!朱肃开口叫住了徐妙云。
他先是回头,嫌弃的瞪了朱老四一眼,把正在畅想自己未来征战沙场英姿的永乐大帝瞪的一脸懵逼。
哎,朱老四還是太嫩了些。毕竟只是個十三岁的毛娃娃,毛還沒长齐呢,還沒开窍啊!
算了,這裡還是,让我经验丰富的朱五爷出手,为這個沒用的朱老四挽回局面吧。
毕竟此生是兄弟,就勉强屈尊,当一当僚机
徐小姐误会了。我四哥想說的是
徐叔叔,不会有事的。
哎?
哎?
一男一女两個声音响起,不止徐妙云,连朱棣也一脸疑惑,看向满脸笃定的朱肃。
五殿下是說,我爹沒事?徐妙云彷如抓到了救命稻草,她直接忽略了朱肃的前半句。可是有什么确切的消息?自徐达遇伏战报传来,魏国公府一片愁云惨淡。母亲二娘等皆都寻思觅活,家中叔伯长辈都大摇其头,說大元倾国一击,国公爷在人家的地盘上,又中了王保保计策,此番肯定是凶多吉少。
她想进宫向皇后娘娘探听些消息,但皇后娘娘却只是好言安慰,并不愿意多說。
她听人說,前些日子陛下与皇后娘娘去了五皇子院裡,出来后,陛下便否了增兵长城的谏言。說不定,陛下和皇后娘娘在五皇子那讨论過什么,被五皇子听去了呢?
确切的消息,倒也不算朱肃犹豫了一会,终究還是說道:总之你放心吧,徐叔叔绝对不会有事的。
他和王保保是老对手了,怎么会完全沒有防备,即使是有所损失,也断然不会全军覆沒的。
過一阵子,想必就会有报平安的消息传回来的。
徐妙云面色一喜。她虽然素来聪颖,但关心则乱,难得有人断言父亲不会有事,不自禁的就想相信。
但此时朱老四却插嘴道:老五,你别在這胡吹大气。兵事我比你精通多了!徐叔叔哪那么容易逃出生天的。
此话一出,两道目光顿时转向了大花猫一般的朱棣。
徐妙云的眼神中带着怨愤。哪怕她再温婉,也难以忍受這個讨厌的四殿下一而再的咒自己的父亲。朱肃的眼神则是生无可恋:朱老四,我這是在帮你补锅呢!有你這么拆台的嗎?
這是何等的钢铁直男!
看我干嘛,我說的是事实!
朱棣一脸理直气壮。他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了起来,神色中带着一股我最懂兵事的自傲,对朱肃說道:蒙元王保保那边,所统领的都是骑兵,以逸待劳攻其不备,哪裡会给徐叔叔机会!
自古骑兵突袭,从来都是摧枯拉朽,這回他们還是伏击,只要一冲破了大军队列,绝对就无法重新站稳脚跟。
场面只会是一面倒的屠杀!
小朱棣說的有理有据,他指着地上画出的假想战局图,一脸认真的看向朱肃。全然无视一旁徐妙云泫然欲泣的悲愤目光。
朱肃嫌弃的看了他一眼這厮,谁要和你推演這些战局了!沒看见一边的徐妹妹心都要碎了嗎!
大胖胖瓦罐鸡乃至堡宗,他们到底是怎么生到這個世界上的?
哎?要是堡宗就這么被提前蒸发了,好像也還不错?
眼见徐妹妹企盼的眼光转向了自己,似乎希望自己狠狠驳斥一番這個一心咒徐达死于非命的憨憨。
为了不让小女孩伤心,朱肃叹了口气,悠悠的說道:四哥,你的所谓‘自古’,是指以往歷史中的战例吧?
你是不是忘了,我們明军之中,装备了大量火枪,足以在蒙古骑兵的冲锋之中,稳住阵形
据史书记载,岭北之战中,徐达就是倚靠着火器营,在蒙古骑兵的冲击之中勉强稳住了阵线,虽然损伤了近万明军,但還是带着大部队步步为营,安全撤回了长城。
火枪?朱老四眉头一皱。他确实忘记了火枪的存在。确实,火枪能在一定程度上克制骑兵突击。
但是火枪的装填速度很慢,王保保又是伏击,一眨眼就会突进阵中的。徐叔叔他们肯定招架不過来。
朱棣继续思索着。他幼年时就喜歡在军营裡混迹,经常缠着叔父李文忠问东问西,火枪的优劣倒也十分清楚。
眼看這厮還在固执己见,朱肃下意识道:火枪射速不够,可以用三段击啊!
三段击?朱棣一脸疑惑。
就是火枪手前中后,排成三列。朱肃解释道。三人为一個小组,先由最前面的火枪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而后,再由第三人
等到第三人开火完毕,第一人也装填好了。三人交替装弹开火,弹丸倾泻而出,密集如雨,片刻不停。
這样一来,蒙元骑兵即使再快,也无法突破阵型。冲過来多少就要死多少。便是骤然中了骑兵伏击,想要重整旗鼓也不是难事了。
其实在史书之中,并沒有记载徐达在岭北之战中使用了三段击战法。朱肃只是情急之下,說出来驳斥朱棣的而已。
最早的三段击其实来自于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在平定云南时指挥火枪兵使用了三段击。而沐英平定云南是在洪武十四年。现如今,才是洪武五年呢!
不過朱肃這一番三段击的理论拿出来,顿时震的朱棣目瞪口呆,他在脑海中不断模拟三段击火枪阵对阵蒙古骑兵的战况。结果不得不承认,运用這一战法,确实能彻底压制铺天盖地袭来的蒙古骑兵!
火枪战术,居然如此厉害!朱棣的眼中冒出精光。
见终于說服了朱老四,朱肃也暗自松了口气。他伸出手,无比装逼的拍了拍永乐大帝的肩:老四啊,时代早就变了。
你不要自觉得精通兵事,就老是沾沾自喜。
且多学着些吧。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