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道轮回
想到依老五所說,自己的大明也只有两百七十多年。老朱脸色一白。
五弟,不对吧?到底是太子朱标读的书多些。
上古之时,夏朝曾存在五百年,商朝亦有六百年。周朝更是绵延了八百年之久。
便說汉朝,亦存续了四百零七年。为何說這三百年是個魔咒?
夏商周那是上古时代的事了。朱肃摇了摇头。那时候的君王,說白了就是個部落首领,靠着底下的小弟们给面子,才能勉强维持地位這样。和现在的皇帝不是一回事儿。
周朝倒是有八百年了,但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诸侯国,听他周王的话嗎?
朱标心說也是。可大汉朝
大汉朝中间可是断過的。朱肃道。西汉和东汉,那可不是一回事。說白了,只是后面那個汉的皇帝,恰巧姓了刘而已。
這也沒毛病。照這么一想,确实沒一個皇朝能超過三百年的。
朱标不禁毛骨悚然。
莫非,這是上天的旨意不成?他问朱肃。是上天,不欲這世间皇朝,超過這三百年之数?
什么上天不上天的,哥你想太多了。朱肃无语的摆了摆手。這最多就是某种歷史规律,哪儿那么玄乎。
哦?朱元璋听出了重点。這么說,你知道這规律是什么了?
皇朝灭亡的规律!若知晓了這规律,再反推之,那岂不是說,只要破除了這规律,就能走出這三百年一轮回的魔咒?
我确实知道一点。不過也只能参详参详。朱肃道,心說知乎起点各路大神保佑,我要用你们在網络上灌水的那些知识,来忽悠鼎鼎大名的洪武大帝了!
在后世,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朱肃伸出两根手指头。朱标朱元璋连带着马皇后,都面色肃然,一脸认真的听着這個年方十四五的五儿子吹牛伯夷。
第一种原因,土地兼并论。
土地兼并?老朱皱了皱眉头。
嗯。朱肃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朱元璋:父皇,您刚刚也說了,要是有一口饭吃,您也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天下。
那么,咱又是为什么,沒有饭吃的呢?
那還能是为什么!說到這,老朱就咬牙切齿。還不是元庭那些狗官,逼得我們老百姓沒活路!
你大祖大祖母,都是被那些狗官逼捐逼税,给逼死了的!
呃,這個剧本不太对啊。朱肃暗暗汗了一個,继续引导道:那么爹,咱家为什么之前還扛的下去,到了大祖那时候,却被逼得扛不住了呢?
之前咱家多少還有点田产,卖给了刘地主支应了些时日老朱反应了過来。你是說田?
对!朱肃点点头。因为田,全部到了地主的手中!
正是因为老百姓沒了田,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只能拼命!
大明后来的那些农民军,也大多是這种情况。
可是,爹也划定了鱼鳞册朱标却依然還懵着。
那玩意儿沒用!老朱烦躁的摆摆手。继军户制度之后,他再度发现自己又一個制度的缺陷。那些士绅,有的是办法让百姓卖田卖产。
可不是,自己家裡在前元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天灾人祸,主动将田卖给了刘地主应急?
自己還给刘地主放過牛呢!
现在想来,那些地主和税吏,可不就是狼狈为奸?税吏逼税,地主這才好趁人之危,将那些田亩统统低价买到自己的手中!
所以這种观点认为。朱肃继续說道。所谓的王朝轮回,其实就是土地分配的一次次兼并与再分配。
地主或能免税或有权势让税吏不敢征税。而国家的粮税,只能由少部分自由农承担。
若有天灾人祸,自由农则入不敷出,只能将土地卖给地主以求有個活路。于是地主手中土地更多。农民则沦为佃户。
如此慢慢恶性循环,直到国家土地大部分被地主占据。百姓沒有希望,此时再有人登高一呼
這番话一出,老朱猛然打了一個寒颤。
這场景,說的不就是元末的时候嗎?
他和马皇后对视一眼,這对经历過元末局势的夫妻两,不由暗暗惊心。
說白了,就是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朱肃总结。
那王朝初期,为何又总能国泰民安?朱标问道。土地统共就那么多,为什么到了王朝初,就又够分
他啊了一声,已经反应了過来。
朱肃叹了一口气。還能为什么,‘天下户口,几亡近半’。类似這种描述,在史书中不少见吧。
现在咱们的大明,不也是這样么。
老朱心裡一沉。按這样的說法,這几年自己洋洋自得的国泰民安,只是因为战乱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但他也沒办法反驳。因为他心裡知道,老五的這個论断,是对的。
人心思定史书虽只有寥寥数语,但背后昭示的是這片华夏大地上,死了实在太多的人啊!
想起自己死去的父母兄弟,此刻已经成为皇帝的朱重八,竟然觉得鼻头微酸
咱记下了。老朱赶忙說道,生怕被自家老婆孩子看到自己哭鼻子的糗样。老大,你回头去查查史书,看一看,历朝历代亡国的原因裡,是不是都有這一條。
回头,咱爷两想想办法,用两代人的力量,彻底杜绝這劳什子土地兼并!
是。朱标高声应是。其实也不必查了,他已在脑海裡過了一遍,确实,历朝历代亡国之前,都能找到类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记载。
只是之前,从未将這些与王朝轮回联系在一起。
有钱人嘛,什么年代沒有?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什么?老朱问朱肃道。一并說。咱想法子一并料理了!
另一個么朱肃心說這個可比土地兼并论复杂多了。另一個原因,大明在未来可是深受其害
那就是,
天!道!轮!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