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7章 礼不可废

作者:引火松果
上天啊,我大明究竟是犯了什么错!一向温文尔雅的朱标,此时竟忍不住咬牙切齿起来。父皇与各位叔伯含辛茹苦,驱逐蒙元,這才重振了我汉家河山。

  为何要送来這‘小冰河’,让我大明蒙受此等苦楚?

  大哥何必怨愤。朱肃道。先贤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上天又哪裡是针对我大明朝一個?

  我刚刚說了,‘天道轮回’。這不過是上天运转的一种规律罢了。

  后世曾有学者,总结出了一個规律:气候的变化,往往是以百年甚至千年为单位,周期性变动的。

  往往温度适宜多长時間,之后就会冷多长時間。如此周而复始。

  而且,這個周期,和我們中原王朝的变迁,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肃放低了声音,明明還只是十来岁的孩童,此刻给朱元璋他们的感觉,却彷如一個深沉的智者。

  便由辽东来說。隋末天下大乱之时,辽东尚属苦寒之地。

  但等到唐朝开元盛世之时,辽东已有了万顷良田。

  老朱眼神看向了朱标,意思是是否有此记载。朱标看着他征询的眼光,十分艰难的点了点头。

  昔日先生们教到此节时,只說是鞑虏不事生产,浪费了好地方。等到唐时据有了辽东,這才将這些良田开垦了出来。

  他也便這么信了。

  哪裡又曾想過,這是气候的缘故!

  真当那些辽民都是懒汉,宁愿饿死,也不懂得开荒种地嗎?

  還不是因为天气寒冷,根本种不活!

  肃儿,你的意思是說,盛世,往往是在气候温润之时。

  而乱世,则多有气温骤降?

  一直默默听着的马皇后,突然总结道。

  是,就是這样的道理!

  朱肃道。也正是因此,所谓‘三百年魔咒’,其实就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周期,往往就是三百年。

  不信的话,大可以去查阅史书。但凡神州有难,大都是气温骤降之时。

  气候引起灾难,灾难引发饥荒,同时也导致了外敌的入侵。

  很少有王朝,能在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存续下来。

  怪不得每逢盛世,史书上总有‘风调雨顺’之說。朱标摇头自嘲道。可笑我以往从未在意,以为只是套词,却未曾想過,這四字,竟是与王朝兴衰息息相关

  听五弟一席话,却是更胜读十年书!朱标突然一振衣袖,竟起身毕恭毕敬的对朱肃鞠了一躬。五弟,還請受为兄一拜!

  大哥你這是干什么?朱肃赶紧躲开。這大哥可是老朱的心尖尖。自己受了他的礼,老朱又要打自己屁股可咋办。

  老五,你就受着吧。却是老朱在一旁发话了。莫說是你大哥,咱做皇上這么多年,也从沒想過,区区天候,田土,竟然有如此大的学问。

  听完朱肃所說的這两個论断,他感觉一刻都坐不住了。心直接飞到了东阁,恨不得立刻拟出办法,破了這两個在未来束缚大明的魔咒。

  他素来是個急性子,心裡這么想,身体便也站了起来。咱這就去东阁,寻大臣们议一议,看看能不能想出個妥善的法子。

  老五,老规矩,今儿的在這谈话,除了咱们這四個,谁都不许說。

  妹子,咱先去了。中午的午膳,就不回来吃了。說着,风风火火就往外走。

  爹,等等我,我同你一道去!朱标忙也站起身,跟在老朱的身后。啊,等等朱肃也站了起来。父皇,大本堂

  說了快一早上,嘴都說的干了,刚要提点要求的时候怎么就走了?

  小爷我不想再去大本堂受罪了啊!

  肃儿,先莫去扰你爹爹。马皇后拉住了他。他就是這样,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一刻也不能等。

  更何况,昨晚他情绪不佳,折子尚沒批完。今儿只怕谨身殿的折子更堆成山了。

  先让他把事做完吧。

  可是,母后

  什么母后。马皇后起身拍了拍他的脑袋。叫娘!都是自家人,不兴這些繁文缛节。

  她早发现了,在标儿面前,自己的這些孩子,都是叫自己和重八父皇,母后的。

  虽說礼不可废。但這样,总让她觉得膈应。

  她又何尝沒发现,方才朱肃刚进殿时,眼角的那一份不自在?

  重八什么都好,就是对标儿,确实是偏心了些。

  虽然,对其他儿子,他也并非全不关心,但面上,也确实比对大儿子朱标,更严厉了数倍。

  這是取祸之道啊

  马皇后眼中闪過几分忧虑。

  日后,確認了自己在意的那件事之后,還当找机会,问问自己這些孩子们的事

  老朱刚出乾清宫,便大声唤来了二虎,要他亲往韩国公诚意伯二人府上,将李善长刘伯温喊来。

  然后便带着太子,父子两风风火火的奔往东阁。

  陛下。很快,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便到了。可怜這两老兄弟,一大早被老朱叫起来进了宫,气喘吁吁的回到家刚吃了顿饭,還沒来得及躺下补会儿觉,就又被二虎火急火燎给請了来。

  他两可是文官啊,可不像老朱這种粗汉,身体又强又猛,火力還大,一宿不睡也不带困的。

  他们老胳膊老腿的,哪儿经得起這样折腾?

  但人家现在是皇帝,且這些年来,越发深不可测了。两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见二虎亲自来召,勉强按耐住一颗惶恐的心,紧赶慢赶就进宫来了。

  生怕是因为自己犯了什么事,被老朱抓住了辫子。

  幸好,老朱的态度倒挺和善,见了二人,便向二人招手。哦,两位先生来了啊。

  快来,咱這裡,正有东西要给你两看!

  此时的东阁御案,已经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籍典册。书册之多,几乎把老朱和太子父子两埋在了典籍裡。要不是太子起身向他们两行礼,他们两都沒发现太子也在這裡呢!

  太子殿下也在啊。听老朱用私底下的称呼叫自己,两人知道這算私下会晤,不属于正式朝见,便也放松了些。李善长疑惑道:不知上位呼唤老臣前来,是有什么吩咐嗎?

  话先莫說,两位先生,快来。

  這些,是宫裡存着的,从大唐神功年间,到我洪武年间各地的地方志,以及其他各种史料。

  你们来帮着查查,从唐时到现在,這天下的气温,是否真的降低了!

  气温?李善长和刘伯温对视一眼,都有些懵逼。

  咱们的皇帝陛下,早上的时候刚整出個什么建州女真,這才過去几個时辰,就又关心起天下气温变化的問題了?

  是生活太安逸了,還是下面递上来的奏折太少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