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中书省,危!
你们读书人不是個個调子都高的很嗎?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這四句后头,沒多出一句‘为家族谋田地吧’?
咱就纳了闷了。你们读书人读书,难道是专为了占我大明的便宜不成?
這话可就太重了,汪广洋张口欲辩,老朱却直接一挥大袖:行了!不必再多言!你自退下就是!
当官的若当真难以服役,大可折成钱粮。
至于具体怎么個折法,這几日,中书省就這件事,给咱拟個切实可行的條陈步骤出来!
這下可好,直接被老朱施加沉默了。汪广洋只得擦擦额上冷汗,讷讷退下。
心裡却想着,回头以中书省宰相的名义,将這道圣旨暂且搁置。再煽动科道给陛下进言。
务必要让陛下收回成命,将此事消解无形才行。
读书人何等金贵,焉能和那些泥腿子一样收以赋役?
這种天经地义的事儿,還要折以钱粮?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還有什么事沒有?速速报来。老朱不耐烦道。這些当官儿的,咱不過是要他们一体纳粮服役,便在底下窃窃私语。
個個都是奸人!
老朱现在是怎么看文武百官,就有怎么不顺眼。
启奏陛下。户部尚书海渊出班奏道:陛下前日,命诸将军领兵前往北平府,会同魏国公剿灭建州女真。
然年前为供应北征大军,户部已无太多余粮。如今又要出征,军资粮草恐怕无法支应。
该从何处削减开支,還請陛下示下。
說完便躬下身去,看不到其面上神情。
无法供应?老朱直勾勾的盯着他。
怎么方才不說?
臣方才,尚抱有一丝奢望,或许我户部节省一些,便能省出這笔钱粮来。
到了现在,這才堪堪算出,這缺口,是省不下来了。不瞒陛下,臣直到现在,脑子裡依然满是算盘声呢!
海渊道。
哼,你倒是尽忠职守,都到了朝会上,還在满脑子算盘!朱元璋嘲讽道。
他如何猜不到,這些清流文官,是在给他出难题,以隐晦的表达对收回优免政策的不满。
通知下去,暂停中都皇城营建,挪用营建款项支应军费!
咱老家的房子可以先不建,但是建州女真,必须得死绝!
如此,可够了么?他俯视着海渊。
是。陛下圣明。海渊拱手道。如此一来,臣无事了。
既然无事,那便退朝吧。老朱烦躁的挥了挥手。
百官躬身退下,朱元璋亦在二虎的陪同下,出了奉天殿。方走沒多远,身后朱标便追了上来。
父皇!
是标儿啊。老朱停下了步子下来。怎么,有事?父皇。取消优免的事,能成嗎?朱标的话裡流露出担忧。方才,他也参加了朝会,百官们对于取消优免的抵触,他看在心裡。
虽然這事儿是自己父皇亲自定的,但是若百官抵触,恐怕也难以推行。若是强行施行下去,說不定還会引起大乱子。
若真如此,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叫什么父皇,叫爹!老朱故作责怪的瞪了大儿子一眼。随后挥了挥手,侍卫宦官们躬身会意,刻意的放慢脚步,留他们父子两在前头并肩而行。
取消优免,自是不能成的。你沒见咱一挥退汪广洋,那海渊,就出班给咱上眼药么?
嘿,他们這群清流读书人,倒是会抱团取暖。
可是朱标疑惑道。海大人所說的,不是军费的事么?
你還年轻,不懂他们读书人肚子裡的弯弯绕绕!朱元璋不屑的哼了一声。咱不让汪广洋說话,汪广洋反对不得,用眼神让海渊出班劝咱。
海渊也不敢直言,就寻了個口子,找找咱的岔。
好让咱心裡有個底,知道他们這些当官的,对咱這次的命令有所不满。
本来過上几日,奏請停建凤阳皇城,挪用钱款支应军费的折子,也该由中书省递上来了。
這事儿本不用在大朝上說,今儿非让咱自己說出来了,這是故意给咱不痛快。
這朱标终究還是年轻,不明白這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是怎么扯到了一起的。
不過他還是担心道:既然如此,若是臣工们都反对,那又该如何?
又不能直言,我大明日后将有祸患。否则,定然会引起波澜,也恐有狼子野心者暗中筹谋
嘿,咱還能不知道這群文官的尿性!老朱哼了一声。咱早就算准了他们的反应。一开始便沒想着能把优免全取消了。让中书省先议着,等他们开始推三阻四了,咱在故作让步,给优免役额划定一個范畴就是了。
给這群官绅先戴個箍,而后,再慢慢收紧,把這范畴越缩越小就是。见咱让了步,他们自然也就沒话說了。
原来父皇一开始,便是打着限定优免额度的主意!而不是要一刀切!朱标恍然大悟。
那不然呢?老朱答道。咱可沒心思,在這小事上和這群官儿打擂!這法子终究不能治本。建州女真的事儿更大,這时候,還是要他们好好出力,稳定了国内才是。
日后真有治本的法子,那时才该我們爷俩,出大力气的!
是。孩儿明白了。朱标点点头。
不過今儿朝会,咱也算看出来了。老朱继续道。這中书省,终究是太過势大了些,都敢和咱在朝会上别苗头
在日后,這中书省的左右丞相,恐怕便是那些文人,欺辱咱爷俩后人的急先锋。
前朝历代,也多有奸相乱政的事儿。咱大明往后出了那么些不忠不孝的官儿,只怕,就是這权势熏天的中书省,给他们当的保护伞。
還是得早早解决了此事老朱摸了摸颌下短须。
爹?朱标却是一惊。自家老爹,不会是想要废相吧?
這可是個大动作!无故而废相位,会给国家带来大动荡的!
老大,你惊個什么?咱還沒說怎么做呢。
现下還是要以安稳为主。不過,汪广洋和海渊是不能留了他两属于清流,难說会不会在建州女真的事儿上给淮西诸将使绊子!老朱冷哼道。這些清流,都以为他不知道朝中的派系之争,其实他都门儿清!
海渊就先放去福建布政吧。至于汪广洋這老学究,不好好去做他的学问,非要和淮西帮别苗头。
左相的位置,先让胡惟庸顶上,亦或是再度起用李先生
对了。老五今日在何处?正在脑中盘算着,老朱突然自己扯开了话题。
五弟?想来是在大本堂吧。
朱标答道。今日,该是先生们考较诸王学业的日子。
前些日子,儿子前往拜会先生时得知,宋先生极为重视這次月中考较。他已为诸王拟定了不同的题目。甚至,還欲带上自己最得意的几名少年弟子,好给诸王做個榜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