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朱标:老的欺负我就算了,现在小的也不把我当人了啊(求月票)
“這個看不上也不要紧,你看看這個长得也不错。”
“還有這個,這可是左丞相的女儿,虽然是侧室所生的,但如果你喜歡的话奶奶也做主可以给你当媳妇儿了。”
本来满脸不情愿的朱雄英在听到了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当中瞬间就出现了一丝奸诈的神色。
自己对于什么找媳妇儿的事情那可以說是一点兴趣也沒有。
可這是马皇后决定的事情,就连朱元璋和朱标两父子都不敢說什么,自己這個时候說什么也是沒有用的。
对于這种包办婚姻朱雄英也早就已经有觉悟的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会来得這么早。
而在想到了刚才朱元璋和朱标两個人那幸灾乐祸的样子,朱雄英觉得自己的机会就是来了啊。
所以在马皇后准备重新换一個的时候,朱雄英就一把抓住了那個胡惟庸女儿的画像。
“奶奶,我觉得這個就非常的不错,毕竟他爹是当朝左丞相,我觉得和我也勉强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如果說真的就是想要给朱雄英找一個门当户对的,那么整個大明都找不出這样的一個人来的,毕竟朱雄英可是大明的太孙啊,大明未来的皇帝。
而在听到了朱雄英這话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两個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发生了变化。
這要是让朱雄英真的和胡惟庸的女儿定了娃娃亲的话,那么到时候动胡惟庸的时候不就是得需要更加考虑马皇后了。
虽然不管怎么样朱元璋都是要动胡惟庸的,但他還是不想要让自家妹子在這种事情上面伤心的。
可是看着马皇后那高兴的样子,朱元璋和朱标两個人都不敢开口說什么。
他们两個人可以說是非常的清楚,這個时候谁要是敢开口的话,那么马皇后說不定真的就是会发火的,毕竟這可是朱雄英开口确定下来的第一個人选啊。
“奶奶,我就只是看见了画像而已,我觉得我還是得要看看本人是什么样的,如果长得不好看我可不要啊。”
古人在婚姻上面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這对于马皇后来說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的。
毕竟她本就是生在一個开明之家,在這個女人皆缠足的年代,她有着一双大脚就已经說明了這一切。
而且朱雄英這毕竟就是年纪小,所以哪怕是去看看也不会有什么的。
再加上這可是自己的太孙啊,自己怎么可能就是会连這点小要求都不答应啊。
“雄英你說得很对,你们老朱家的人从跟上就长得不好,的确是需要找些好看的女孩子,這样的话生出来的孩子才会更好看。”
马皇后說完话的时候就看向了一眼朱元璋。
朱元璋沒有想到自己這站在旁边也会被殃及到,自己這长得虽然不是特别的好看,但自己這不是也成就了一番伟业啊。
而且這雄英不也是长得非常好看的啊。
但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机会将這些话给說出,因为马皇后已经拉着朱雄英站起来朝着外面走去了。
而在离开的时候,朱雄英就是转头看向了朱元璋和朱标的那裡,随后就对着他们两個人做起来了鬼脸。
在看见马皇后带着朱雄英离开了以后,朱元璋就忍不住了。“老大,你老实說,你刚才的时候是不是嘲笑雄英了?”
朱标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儿子這么的记仇,自己不就是嘲笑了他几句啊,怎么现在就是会把事情做成這個样子啊。
“父皇,我....我也沒有想到事情会变成這样的。”
“你說你個当父亲的,自己的儿子娶媳妇儿你不应该高兴才对啊,你還嘲笑自己的儿子,咱当初怎么就沒有嘲笑過你的啊,這要是让你母后发现点什么的话,那么你自己去解释啊。”
朱标那是欲哭无泪啊。
這自己的父皇都发话了,自己总不能够就是和他争论吧。
而自己儿子那裡,他就只是一個6岁的孩童,哪怕他再怎么聪慧也改变不了他還是個孩子的事实。
再加上朱雄英的后面還有自己的母后撑腰,自己想要动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了這裡的时候,朱标整個人都快要哭了啊。
自己刚才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嘲笑他啊,這不就是典型的自作自受啊。
虽然心裡苦,但朱标還是比较明智的。
“父皇,我們要相信雄英,雄英肯定是不会在這一件事情上面和母后說什么的,雄英還是非常懂事的。”
“那你就是祈祷雄英真的是懂事的吧,不然到时候我們所有的布置都将会白费。”
朱元璋說完话以后就站了起来。
他本来是想要来看看朱雄英昨晚上教朱标处理奏折的那一套方法。
结果现在就是被這么一弄以后,他瞬间就沒有了這個心情。
朱标也是无奈啊,但朱元璋可以当甩手掌柜,他還是得要留下来继续做事情的。
“我命怎么這么苦啊。”
苦着個脸,朱标就将那些从六部叫過来的人给叫进来了,然后就开始给這些人安排任务了。
而被交到這裡来的人都是属于六部当中官阶比较低的,最高的也不高就是六品而已。
這些人甚至就是连见一面太子都沒有机会。
原本這些人是应该高兴的,可是在看见了朱标那张比苦瓜還苦的脸时,這些官员一個個的胆颤心惊的忙着自己的事情了。
而且這些人還都不敢有任何一点的马虎,毕竟這個时候要是出問題的话,那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想想都是知道的。
轻则官路到此结束,重则人头落地,毕竟這可事关奏折啊。
而在朱标带着人处理奏折的时候,朱元璋也已经来到了御花园裡面散心了。
“陛下,需要派人去保护娘娘和太孙嗎?”
“不用,胡惟庸现在還沒有那個胆量,這個时候要是派人過去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