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二章 三杨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从宋朝开始,翰林院就已成为培养宰辅重臣的升阶渠道之一。

  到了明朝进一步发扬光大,甚至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官场典故。

  新任的翰林学士(翰林院老大)杨溥,为人朴实正直,恭谨廉洁,与黄淮一样曾为太子入狱。

  一直熬到太子登极,才被放归,黄淮入阁,他则是迁调执掌翰林院。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杨溥早晚也是要入阁的。

  “杨学士,先皇驾崩已有时日,应该奏請陛下,准备编修《永乐实录》,還有宫中的内廷玉碟、史书志……也要开始收集了。”有個年轻的翰林院编修,上前拱手說道。

  杨溥捋了捋胡须,点头說道:“把相关书录整理好给我,我這就去求见陛下。”

  杨溥待人非常客气,虽然对方是自己下属,却也沒摆一点架子。

  接過属下整理好的奏本资料,杨溥這才健步如飞的步行前往皇宫内城华盖殿。

  一番绕路穿行,杨溥见到了总管太监王伦,连忙拱手說道:“王总管,某這裡有要事,需求见陛下!”

  “杨学士多礼了,杂家這就去通禀。”

  沒等太久,王伦去而复返,言语姿态愈发恭敬谦卑。

  “杨学士,陛下有召。”

  “有劳。”

  王伦在前带路,杨溥低头跟在后面,這是他的性格习惯,不喜出头,对谁都颇为客气。

  杨溥随王伦缓步登上大殿,稍一抬头就瞧见皇帝高居龙案,显得威严庄重。

  而殿中除了自己,却是還有着几人,仔细一瞧,居然是总揽内阁事务的首辅杨士奇,還有另外阁臣杨荣、金幼孜、黄淮三人。

  其中的黄淮,還是自己同入诏狱十年的狱友。

  虽不知何事要召集内阁全员来此,但杨溥依旧保持着从容不迫。

  “臣翰林学士杨溥拜见陛下!”

  “杨学士免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臣此来是想奏請陛下,何时能够正式开始编修先帝实录、玉碟与史书志?”

  朱高炽一听原来是這事,只略一思忖便說道:“杨学士费心了,先帝庙号、谥号尚未拟定,待礼部拟定過后,翰林院便开始着人编修吧!”

  “臣遵旨。”

  杨溥恭谨应道。

  眼看杨溥也来了,朱高炽随即笑道:“既然今日杨学士也来了,朕這裡也有些事情,想請教杨学士一同参谋一二。”

  杨溥听罢倒也沒有诚惶诚恐,拱手說道:“臣定知无不言。”

  朱高炽也沒再多废话,直接将之前林煜提到的大明宗藩問題,就這么对杨溥复述一遍。

  虽然答案他早已知晓,就连林煜的回答也在不久前,被锦衣卫送上他的案桌,還紧急叫来了在家补觉的杨士奇等人過来商讨。

  但他還是想听听杨溥,這位昔日旧臣,也是他心中极为看好的内阁预备役,如何看待此問題。

  “陛下,宗藩事关重大,若处理不好,难免有损陛下声望。還是当以慎重稳妥为先,不可轻慢待之。”

  似乎說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沒說。

  妥妥的“不粘锅”发言。

  朱高炽眉头微皱,要是换作以往,他应该不会有多在意。

  可是放到现在,有着林煜的珠玉在前,又有杨士奇、杨荣在前比对,杨溥的性格缺陷,在皇帝眼裡就变得极为突出。

  “那杨学士以为,何为稳妥?”朱高炽追问了一句。

  杨溥沉默片刻,說道:“可以史为鉴,从中探寻经验。具体如何,還是应由陛下定夺。”

  跟前一句一样,說的相当沒毛病,实质內容一点沒有。

  “行了,杨卿且先退下吧!”

  “臣告退。”

  待其退出大殿,杨荣這才起身說道:“杨学士为人恭敬谨慎,廉洁好静,還請陛下莫要责怪。”

  金幼孜也說道:“杨溥此人虽通读经史,却无治世之才,也无决断之谋。”

  与杨荣的委婉不同,金幼孜說的就相当不客气,這也与两人的性格特点有所关系。

  金幼孜为人较为刚直口快,說话做事往往更为务实,就连病重也不为家族求取身后恩荣。所以对于杨溥這种沒啥担当能力,只有贤名的腐儒并无太多好感。

  而杨荣倒是更为圆滑,为人处世也更懂变通世故。虽然也看出了杨溥缺点,却還是尽量說些好话。

  唯有杨士奇、黄淮各自安坐其中,并未多言好坏。

  “无妨。”

  朱高炽微微点头,复又问道:“对于這林煜所言解决宗藩隐患之策,诸卿以为如何?”

  一直沉默的杨士奇轻叹口气:“棋差一招,甘拜下风啊!”

  黄淮也开口說道:“如此国朝大才,若就此杀之,实在可惜!可惜!”

  這是不仅认同,甚至還起了爱才之心。

  朱高炽不置可否,說道:“既然两位先生都如此认同,那便依照此策推行,在下次大朝朕会正式下旨宣布。”

  杨士奇微微颔首:“那天牢的林先生并未否决我等先前所提建议,或可经由内阁稍作调整补充,使其与开海之策并行,如此可双管齐下。”

  朱高炽笑道:“此为老成谋国之言!”

  說完了宗藩要事,杨士奇四人陆续告退离去。

  朱高炽又盯着案上奏本,沉思片刻后,招来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

  与历任指挥使不同,此人并非汉人,而是回民,祖上来自波斯。

  履历既显得平平无奇,又显得牛逼哄哄,贯穿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算是少有得到善终的锦衣卫指挥使。

  “赛哈智,朕要你查的太和县林氏谋反案,查的怎么样了?”

  从朱高炽下旨要锦衣卫秘密调查,到现在连半個月都不到,就算锦衣卫再神通广大,也难查出什么东西来。

  不過赛哈智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知道皇帝想听什么,随即說道:“回禀陛下,此案确实疑点重重,仅太和县衙提供京师的证词,就有诸多错漏疑点。”

  “既如此……”

  “微臣明白。”

  赛哈智神色肃然。

  皇帝明摆了是要保這個叫林煜的书生一手,就连太子都乔装入狱陪同,那這林煜不但不会死,未来反而還会有数不尽的恩荣富贵。

  很多事情,都不用說的太明白,皇帝也不方便去說太多。

  为人臣者,自当为君父分忧。

  “汉王近况如何?”

  “汉王自月前归藩乐安州(惠民县),至今并无异动。”

  “下去吧!”

  赛哈智离去后,朱高炽沉思片刻,提笔书写:“着封汉王嫡长子朱瞻坦为世子,传内阁复批。”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