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前面,就是青州城!
歷朝歷代,每逢發生天災,這種事情總是免不了的,朝廷的賑災糧款只要下去,必然會被官員重重剝削,官官相護,調查起來也是非常麻煩。
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就有心理準備,但他沒想到,自己手底下也有這麼多的魑魅魍魎。
別讓自己揪出來,只要揪出來,就一個字,殺!
另外,朱元璋還有一個特別注意的方向,那就是商人哄擡物價。
現在,三晉之地的糧食價格簡直到了天價,即便是周邊地區,比如齊地的糧食,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壓都壓不下來。
在三晉之地,膽敢囤貨居奇的商人,一律押入大牢,秋後問斬。
所有的糧食,一律充公,用來賑災。
但這一波動作很快就過去了,因爲三晉之地糧食價格的飆漲,其本質,是由供需關係引起的。
那麼龐大的需求量,而糧食供應根本不足,價格飆升,根本無法控制。
不讓賣高價,糧商們索性藏起來,寧願不賣,更加加劇了市場供應問題。
即便是把幾個囤貨居奇的大商人抓入牢獄之中,也解決不了問題,價格依舊是居高不下。
而朱元璋又把目光盯向外地哄擡物價的糧商,這些跑到三晉之地發災難財的糧商,也需要重罰。但這一次他失算了,三晉之地災情的爆發,沒有給糧商們充足的準備時間。
等到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災情已經擴散了,大量的流民遍地都是,只要是有經驗的糧商,在這個時間段,根本就不敢進入三晉之地。
因爲他們的糧車,一旦進入三晉之地,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有去無回,別說賺錢了,命可能都保不住。
只有一些沒經驗的楞頭青,纔會冒險一試,但其結果可想而知,糧食很難真的賣到市場,把銀子賺到手,半路,就被災民們給哄搶一光。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從朱榑進入青州之後,他對於貿易可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地盤,他的話語權極重。
從剛進入青州,讓商隊到處賣鹽開始,他的生意就開始往各個行業發展,讓整個齊地的商貿環境非常融洽,最關鍵的是,朱榑還搞了幾個大工程,一個就是齊王府的建造,另一個就是修建瀝青公路,還有一個就是在青州城大規模蓋六層小樓,這些,都大大帶動了周邊行業!
這裏面充斥着各種生意的機會和大量的利潤,商人們的目光,一直聚焦在這片區域,至於三晉之地,壓根就沒怎麼關注。
現在,災情已經徹底爆發,甚至,流民都已經接近齊地州縣,哪有糧商,敢把糧食暴露在大衆視野之下?!
濟南府布政使鐵鉉要求各州縣,隨時準備迎接大量災民的到來,搭建粥棚,準備住所。
同時,嚴禁災民進入城池之內,各州縣做好瘟疫爆發的準備。
雖然災情發生在三晉之地,但是濟南府布政使鐵鉉的腿肚子,已經開始打哆嗦了。
今年的災情超乎想象,根據消息,已經有數十萬災民,自西往東而來,用不了多久,就會陸陸續續抵達齊地。
數十萬人,每天張開嘴,就要喫飯!
拿什麼餵飽他們呀?!
像如此災情,分明就是一個無底洞,但是也只能熬,熬到明年,田地裏產出新的農作物,才能徹底消除這一波災情的影響。
而實際,齊地今年的收成也不怎麼樣,雖然旱情沒有三晉之地那麼嚴重,但是手裏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種植了不少土豆,而現在,土豆已經銷燬的銷燬,送往青州的送往青州。
至於普通老百姓手裏的存糧,也不算多呀。
現在,齊地的糧食價格,也已經出現明顯的漲幅,一天一個價。
齊地也有賑災運糧的任務,已經打開糧倉,送了一些到晉地,還有一些是從市面採購的,但是糧食價格越來越高,他這個濟南府布政使,無法力挽狂瀾。
一車車糧食,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除這次災情。
很快,第一批流民涌入齊地的消息,就傳到濟南府布政使鐵鉉的耳中。
毫無意外的,沒有任何一個州縣,能夠收容這麼龐大的流民大軍。
喫不飽的流民,繼續一路東進。
每個城池的城門,都緊緊關閉,他們根本進不去,只能喫在粥棚的食物。
但每個州縣糧倉的儲備糧,都是相對有限的。
雖說大明王朝一直主張休養生息的政策,但說實在的,也一直沒閒着,動不動就打仗,每次打仗,還不是要靠各地繳糧草嗎?
何況,之前,就已經抽調了一些糧食,前往三晉之地救災了。
於是,喫不飽的災民,繼續自西往東,一路東進。
前面,就是青州城了。
PS:感謝彥祖的鮮花、評價、票票^_^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6月3日到6月5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