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胡惟庸的野心!
朝堂之,有大半臣子附议!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
朝堂,却成了胡家的朝堂!
太子之争不可避免的开启之后,太子朱标先是被咄咄逼人的四皇子朱棣压制,随后,一步步扳回局面,直到现在,将朱棣一党彻底压制。
朱元璋刚开始還是比较开心的,朱标能力已经展现出来,但他也清楚,這裡面,胡惟庸的作用太大了。
而胡惟庸此人,太子朱标是驾驭不了的!
朱元璋杀心再起,他不可能把胡惟庸留给朱标,必须寻個机会,除掉這家伙。
胡惟庸的能力說强也是真的强,但他把控朝堂,早就让朱元璋非常反感。
正在這时,大殿之外,传来通报声,青州的快报,到了。
這恰好打破朝堂的紧张气氛。
“传!”
奏章是朱榑写的,字迹非常潦草!
之前,都是济南府布政使铁铉,与朝堂之间进行沟通。
朱榑也不知道是因为被踢出京城,心裡别扭,還是因为建造齐王府的银子迟迟未到账,京城的府邸又被鸠占鹊巢,心裡不痛快,還是怎样,到达青州城之后,与朱元璋之间,几乎沒什么通信,除了硬性的奏章之外,一句废话,家常,都沒提過。
倒是与他的生母达令妃之间,常有书信往来,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朱榑那边的很多情况,還是通過达令妃知道的。
冷不丁的来這么一封奏章,朱元璋都忍不住精神一震。
還沒看內容,只看這潦草的字迹,朱元璋就眉头直跳,似乎都感受到青州城那急迫的气氛。
朱榑不是写不好字,但要处理50万灾民,是何其艰巨的任务,這孩子,一定是太忙太累了,甚至连写给皇帝的奏章,都已经顾不字迹好看不好看。
奏章也沒什么废话,大体意思就是說,寒冬将至,青州城物资匮乏,儿臣担心会有大量灾民冻死。现急需棉花、芦花、柳絮等御寒之物。
然后,就沒了。
一句话总结:儿子急缺過冬物资,爹你看着办!
奏章非常简短,但越是如此,越能让朱元璋感受到青州城的急迫。
随后,朱元璋反应過来一件事情。
老七,沒提粮食!
他這次,居然沒提粮食!
這說明,青州城已经有能力应对50万灾民的吃饭問題!
這小子,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朱元璋莫名的有些兴奋,老七有如此出息,他开心的不行。
他立刻责令户部,筹措灾民過冬物资,第一批物资,5日内就要发往青州,不得耽搁!
朱榑奏章中所提的棉花可以做棉被、棉衣,是過冬御寒物资,很容易理解,而棉絮、芦花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实际,這個时节,大明王朝的棉花种植,還沒彻底普及开来,纺织业更沒兴盛。
棉布,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属于奢侈品。
老百姓穿什么?穿的是麻布,麻布裡面也不是稀罕的棉花,而是以柳絮,芦花等廉价物为主。御寒道理与棉花差不多,但是沒有棉花御寒能力那么强。
而随着朱榑這封奏章的出现,言官所提的调查土豆及青州知府一事,就被搁置下来。
退朝后,胡家府邸。
守卫不停巡逻,议事的偏厅内,坐着一位位大臣,旁边,站着一名名心腹,任何人不得靠近這裡。
“丞相,陛下似乎不打算彻查此事啊!”
“要不,明天让言官,再提一提?”
胡惟庸摆摆手:“朝堂之,不好再动手,不過朝堂之下,就容易多了。”
“丞相的意思?”
胡惟庸露出一丝诡异的冷笑:“证明一件东西有毒,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嗎?只要派人前往青州城游,水中放毒,再想方设法,在井水裡下毒,不信,就毒不死千八百灾民。”
众人大喜。
“此事一成,青州城失守,济南府也守不住,灾民必然直奔应天府而来!”
胡惟庸老神在在的靠在椅子,端着茶杯,轻轻磕着茶沿,也不喝,就听响。
手握茶盏,决胜千裡之外!
這水越浑,才越容易摸到大鱼!
议事之后,胡惟庸来到密室,抚摸着龙袍,嗤笑一句:“一介农夫,居然坐在九五之位,真是荒唐!”
在這无人的密室中,胡惟庸的野心,终于暴露无遗!
朝堂之,已经沒有对手!
唯一的敌人,就只剩下朱元璋!
李善长怕這泥腿子,自己可不怕!
他胡惟庸,无所畏惧!
PS:感谢彦祖的鲜花、评价、票票^_^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時間:6月3日到6月5日)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