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856節

作者:未知
萬一梁王詐降,大臣們勸說不聽,一萬人就衝進去把人抓回來。 五個王府加上朱元璋的部分人手,一萬,人手一支突擊步槍。 十個人中一個用步槍的,其他的人有帶着小迫擊炮的、擲彈筒的、炸藥包的。 手槍也是人手一把,銅子彈轉輪手槍。 沒工夫跟梁王扯皮,朝廷戰略重點不在雲南了。 …… 時間過得飛快,寒露的時候,雲南先傳來好消息,梁王聽了大臣的勸,又觀看了一下狩獵表演,非常痛快地答應跟着到南京玩耍。 他會把自己原來的軍隊跟人都帶着,順便把當地有勢力的關鍵人物一起帶上,包括人家的孩子。 過去的北元大臣留下一部分,加上一萬軍隊,等穩定後再把其他人換過去,今年他們在雲南過年。 “眼下就等着高麗國的軍隊完成任務,整天忙碌,中秋都未過好。” 朱元璋放下一份心,到市場旁邊的樓上喫飯,過完中秋的南京天也涼了。 高麗也不會熱,再等等,一個月後,高麗其他地方的人想打仗也打不了,下雪後天冷,他們的地方軍隊纔不會那麼消耗,這正是大明的機會。 第1298章 推廣有招燙傷痛 “紅薯是不是能刨了?冬天喫烤地瓜。” 雲南的梁王解決完,大家在等待高麗結果的時候,開始忙碌朱樉和朱棡的婚事。 朱樉要先成親,接着朱棡等等,等過上一個多月,到吉日,再跟謝巧兒成親。 兩個人都要過完年,再大一歲,朱棡歷史上是去年納妃,週歲十五,這下就晚一年半,對他和謝巧兒都好,尤其是謝巧兒。 老五不兄長們成親與否,他惦記喫烤地瓜。 “快了,再等等,不過不能多喫,要留種,還有土豆,烤土豆也好喫。” 鈴兒嚥了下口水,告訴老五別急,她同樣未嘗過。 如今從美洲帶回來的作物一律大棚種植,地瓜與土豆一年能種兩茬,不在大棚種,只能種一次。 朱元璋看看樓下:“地瓜扦插,比土豆好,紅薯、馬鈴薯,一個是紅色的,一個像馬的鈴鐺,倒是不錯,但還是地瓜與土豆好記。 澱粉含量高是吧?但是輪作的時候,還是玉米好,比高粱與大豆好。 宜長要多忙了,培育出產量更高,更耐澇耐旱的品種,它做青貯好是哈!” “陛下放心,村子有全套的種植技術,從育種開始,一直到採收。 如今又出來新的菌種,拿來放在農家肥裏,可以有效減少有害細菌,提高肥力。 咱們的英雄們帶回來不少種子,三年時間便能種到全大明,前提是百姓接受。” 里長給出保證,憨憨一回來就忙這些事情。 包括開始打造設備,準備建廠,建大的澱粉廠,污染是必然的,但能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對周圍生物的影響。 澱粉廠的污水,經過簡單處理,用在澆灌上,屬於有機肥,要搭人工,不過人工不值錢。 這樣當澱粉類作物推廣開來的時候,澱粉廠跟上,每個縣弄個澱粉廠,喫不完的地瓜土豆玉米就做成澱粉。 地瓜粉與土豆粉最重要,澱粉做成粉條,二者保存期遠遠比不上玉米,做成薯片、地瓜幹,不如做成地瓜粉與土豆粉。 地瓜粉是菜,燉菜放最好,土豆粉是主食,又好保存又好喫。 玉米麪也好喫,前提是把外面的一層打下去,留下中間的地方,這樣磨細了的香,否則是粗糧,磨不好的話,玉米麪喫着割嗓子,上廁所也費勁。 而番茄,即西紅柿,當菜和水果都行,產量太高的話,拿來做番茄醬,孩子最喜歡喫。 做菜通常拿來炒雞蛋,這個朱聞天不愛喫,但他會炒,曾經他炒的木須柿子朋友都誇讚,他看着別人開心地喫,自己高興。 今天的菜就有西紅柿,而且炒的雞蛋,朱聞天炒大一鍋,他自己喫白砂糖拌的生西紅柿,他喫熟的一般用來做湯,或者燉牛腩。 正如他那時一般,許多人喫炒的覺得口感好,酸甜,尤其是孩子。 關鍵現在西紅柿的皮不像塑料那樣,即保存期短,裏面起沙。 爲了讓更小的孩子也能喫得安全,他還用水燙一下,把皮給剝了,即便那皮很薄。 朱元璋不曉得拿回來的東西門道有多少,他面前擺個煮的玉米,聽里長的保證,露出笑容: “推廣好辦,百姓缺少一個兜底的保證。 跟百姓說,種的產量低於其他的作物,就補貼。用田賦來補貼,不直接給錢,直接給錢,百姓若發現補貼得多,乾脆不好好種了。 咱以前就是種地、放牛的,咱太知道那些人咋想的了。 最初收發芽的麥子,用來釀啤酒和做麥芽糖,按照正常麥子的價錢收。 咱後來給改了,你敢那麼收,百姓就敢懶得收麥子,反正下雨發芽也能賣。 咱給調成了八成的價錢,百姓就不會專門爲了賣發芽的而等發芽。 這個能吃了吧?方纔太熱,燙嘴。” 朱元璋說着用指頭去碰煮玉米,玉米未成熟,卻能煮着喫,現在也是割青貯最好的時候。 “陛下,其實煮玉米是這樣喫的。憨憨你昨天怎麼做的?來!” 里長放下心,介紹煮玉米怎麼喫,喊憨憨。 朱聞天:“……” 他無奈地從旁邊的鍋裏徒手撈出一根玉米,又拿起根筷子,對着玉米後面的地方插進去,吹兩下手,一掰,玉米從中間斷開,又拿根筷子,對前面端的那截後面插進去。 這纔是煮玉米的正確喫法,穿筷子上,不燙手,但穿的人燙手。 不過在煮的時候留下外面兩層玉米棒子的包葉,用它墊着穿就行了。 一般大人給孩子喫時就這麼做,孩子拿根筷子找地方慢慢喫。 種玉米的人家孩子喜歡喫老一點的玉米,先用牙啃一排,接着拿大拇指搓粒,有的比誰搓一次連着的玉米粒多,基本上四個最常見,搓好的能搓八個到十三個左右。 農村的孩子不怎麼願意喫嫩的,一咬一股水,老的能多嚼幾下,越嚼越香。 朱元璋一看,他也想學着做,他的手粗糙,他從小幹活兒,之後打仗拿兵器,不是很怕燙。 “重八,咱給你穿,咱不怕燙。”馬皇后那邊拿起來筷子。 “妹子別,咱來。”朱元璋搶一樣地奪過筷子,拿起玉米給穿上,一人半個:“妹子,給,這輩子不能讓你再燙第二次。” 朱元璋說得是曾經他被郭子興給關起來餓着,馬皇后偷摸去廚房偷餅給他喫,那餅剛烙好,結果郭子興的妻子,也就是馬皇后的乾孃過來,馬皇后一着急,把餅揣懷裏,把胸口燙傷。 她乾孃一看,趕緊求情給朱元璋放出來,別關着了,閨女都燙成這樣了。 那燙傷到現在還有,只是越來越淡,下丘村給藥,同時給小磨片,目數非常多的磨片。 磨燙傷的瘢痕,抹藥,再磨,再抹,一點點讓燙傷變淺,好在馬皇后不是皮膚增生性體質,否則這個也不好用。 不過再怎麼磨,燙傷地方的汗毛孔是通不了了,天熱的時候不排汗。 好在燙傷的面積小,否則一到了夏天難受去吧!胸口燜,感覺呼吸都困難。 “這玉米真好喫!”馬皇后咬一口玉米,嚼着說,聲音模糊:“剛煮好的玉米太難處理了,哎?” 馬皇后一臉幸福的神色,說着一擡頭,看到憨憨在那裏的操作,愣了! 第1299章 派別難猜牙利多 不止馬皇后覺得有意思,其他人同樣發現自己想學用筷子穿玉米的想法不夠好。 因爲朱聞天在那裏一手鐵籤子,一手筷子。 他用鐵籤子隨便找個位置就扎進玉米棒子裏,當固定,再穿筷子,他也嫌燙手。 “咱憨憨聰明着呢!”朱元璋伸個大拇指,表示稱讚。 “哎!憨憨,我呢!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說着他又穿了幾棒玉米,分給別人喫。 “憨憨最勤勞,主要是力氣大。”馬皇后跟着誇,又看向市場:“往後那裏能買賣的水果、蔬菜就多嘍!這種芸豆就很好喫啊!” 喫一口煮玉米的馬皇后又夾起芸豆絲稱讚,所有的美洲作物,只要種了,在能喫的時候必然要先嚐嘗。 若不好喫的話,推廣就沒有意義,大家不喜歡。 芸豆就是菜豆、四季豆,名稱的由來最開始是芸豆,芸字從艹,意思是菜,不屬於穀物。 叫菜豆則是直接翻譯過來的,當菜喫的不叫菜豆叫甚啊? 至於四季豆,芸豆的生存能力強,對環境要求低,南方地區一年四季全能種。 但是,別看芸豆是菜豆,在美洲的地方,當地人把它當成菜和飯一起。 在未成熟的時候,芸豆能煮着喫,前提是煮熟了,否則有生物鹼中毒。 待成熟了,外面的皮就不吃了,嚼不動,喫豆粒,當飯喫,這個時候說它是飯豆也沒錯。 芸豆與豇豆、豌豆、扁豆可以一樣的季節種植。 扁豆不怎麼好喫,喫到嘴裏麻酥酥的。 豌豆行,不管是連皮一起喫,還是專門喫粒,只是它容易掉粒。 豇豆的粒小,有種特殊的味道。 芸豆的粒大,燉着喫、炒着喫、燜着喫都合適。 現在引進的幾個品種是這樣,之後下丘村要開始嫁接和異種授粉。 芸豆正常自然授粉,大棚裏的需要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成功率遠遠高於自然繁育。 育種的時候需要人工授粉,哪怕不在大棚中,而是在大里種植育種。 百姓拿到種子種的時候,不可能人工授粉。 就像黃瓜一樣,大棚的黃瓜人工授粉,放蜜蜂的也屬於人爲干預。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