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與晴雯之間談不上感情
古時,庖廚是一個行業。沒有見過錦衣玉食的人,不會做各種花樣飲食是無法進入賈府當廚師的。歷史上的第一任丞相伊尹就是廚師出身,再加上“治大國,若烹小鮮”,丞相這類治國職務就被用廚師做比喻。
文中請說書人講了丞相之子王熙鳳的故事,鮑家暗指曾當權之人之家,對應到王家,晴雯前往賈府之前的經歷就是巧兒的經歷。因爲丫鬟都是買進去的,主子對丫鬟都有擁有權,民間就把這類“大戶人家”比作妓院,王仁是把巧兒賣進了還沒倒亡的富貴人家去做丫鬟,而不是真的妓院。
看看王熙鳳的性格,再看看她是怎樣嬌養巧兒的,就知道晴雯是怎樣長大的。
晴雯病補雀金裘,麝月說,“界線”只有晴雯會,作爲一個巧兒一樣的大小姐,學刺繡縫補都是女紅必學,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都會,晴雯怎麼會學得那麼好且深呢?因爲她娘就是嫁給了故事裏丞相之子王熙鳳的小姐李雛鸞,外人因其聰慧善繡稱慧娘,以祖傳手藝教會了晴雯慧繡。晴雯是十歲被帶進賈府的,賈寶玉也是十歲多跟襲人初始的,就是說十歲基本已經長成了,什麼都知道,該有的記憶也都有,還學會的技術也都學會了,性格基本養成。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晴雯是跟賈寶玉一樣“強勢”的,處事卻更加強硬不講道理,即使是一男一女,實際上並不相融,也不融洽。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對於跟自己相像的晴雯,賈寶玉真的沒有太多感情,男女相異,賈寶玉對晴雯容忍更多一些。哪怕是個淫棍,放一屋子異性,也不是每個都產生性趣的。
林黛玉夜探敲門晴雯不開,還說是賈寶玉吩咐的,只寫了這件小事是說晴雯經常這樣處事。撕扇是因爲賈寶玉要跟她“散”,“告訴老太太”讓她走。賈寶玉的大魚風箏還沒見過,她就給放飛了,魚是指利。除了病補雀金裘,賈寶玉的衣物襲人做不過來她也不幫忙。晴雯病重,必須嬌養,賈府連王熙鳳的人蔘都沒有買好的。晴雯的“陪睡”,專業名詞叫“上夜”,就是值夜班,是月銀裏包含了的,與襲人的“初試”不是同一個概念,並不是說他們關係好,只能說工作做得不錯。
賈寶玉對她也沒有比對別的丫鬟更好一點,但是晴雯卻自認爲高人一等。襲人回家探母,麝月、晴雯、秋紋都在,卻是晴雯代理怡紅院,把墜兒紮了嘴打一頓趕出去,墜兒母親來問時,她跟麝月又說是賈寶玉讓做的。欺負小丫鬟落下了名,等到她落難時候,老婆子們笑道:“阿彌陀佛!今日天睜了眼,把這一個禍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淨些。”
賈寶玉哭泣的時候,襲人說,“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就費這樣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還有一說,他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想是我要死了。”賈寶玉忙捂住襲人的嘴,不許她再說,真的在意,對這些不好的話,是說都不讓說的,聽都聽不得。對病重將亡的晴雯,不過是趁夜看了看,晴雯的重要程度並沒有達到賈寶玉需要去跟王夫人鬧、跟賈母求情的程度。細節處見真情。
寫賈寶玉跟晴雯之間的好,包括平時與芳官、四兒之間的熱鬧相處,是爲他們走做鋪墊。實際上來說,正因爲沒有發生什麼實質關係,所以這三人的走,賈寶玉並沒有那麼入心。《紅樓夢》裏,“買進來”的指擁有關係,滿院的丫鬟都是賈府的人,“發生關係”是侍妾,相當於姨娘,指更親密的關係和生活、感情交流,並不單指性。真正入了賈寶玉的心,也就入了王夫人的心——母子連心,王夫人不可能不爲賈寶玉考慮。在賈府的工作具體到“家”的概念,以感情而不是工作好壞決定去留,晴雯就不比襲人。
放大丫鬟時,彩雲留下,是因爲跟賈環關係好,或者說彩雲是“能夠打入敵人內部並得到敵人信任的間諜”。彩雲有用所以彩雲留下。晴雯是賴大家出來的,鮑二還在賴大家的庇護下,芳官是賈薔買的,友好的時候都是“內人”,不友好或者不足夠富裕的時候就是外人。對於怡紅院三人被趕,賈寶玉只說“四兒是我誤了他”,晴雯和芳官都是“生得好”,實際是指他們自身有問題。
“他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裏去一般。況又是一身重病,裏頭一肚子的悶氣。他又沒有親爺熱娘,只有一個醉泥鰍姑舅哥哥。他這一去,一時也不慣的,那裏還等得幾日。”前面是寫晴雯嬌弱,後面是寫無人在意、無人可依。包括賈寶玉,晴雯並未與賈寶玉培養出深厚的感情,所以賈寶玉除了讓襲人把衣物給晴雯送過去,去看了一趟,並沒有其他表示。晴雯死前喊了一晚上的老子娘,天下父母心,沒有父母的晴雯並沒有人爲她考慮。
至於撰寫芙蓉誄什麼的,哪怕像情書或者贊文,包括祭文,只對活着的人有用,對死人沒一點意義。即使是平常的祭文,也是做給活着的人聽的,以慰人間的各種親戚感情,而不是死去的人。賈寶玉這芙蓉誄,最重要的是爲自己博取憐愛下屬、文采好的美名,對晴雯這樣無父無母無人在意的人來說,真沒有意義。這種生死存亡之際,贈藥贈金,哪怕贈古董,都更有用——解職賠償、補償,包括可變現股票等,比什麼好名聲更有意義。
不要看賈寶玉怎樣說的,要看他怎樣做的,在晴雯被趕之後,他的所有行爲,並不帶多少情意,只是比芳官、四兒多一點。晴雯就是被富貴養廢了的人,賈母說,我們這裏說丫鬟都是兩隻富貴眼,一顆體面心,說的就是晴雯,非常勢力。這樣的人在誰身邊,誰都不喜歡,包括讀者。這就是爲什麼把晴雯當成技術好的貧窮出身管理人員來炒作,並不被羣衆認同,因爲不真實、不討喜。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新興技術人員走上管理崗位的不計其數,真正找一個對比,都不是這個樣子。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