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伸手要官
等來到皇宮一打聽,在場的果然去上朝去了,朱慈烺讓張翠兒回鍾粹宮收拾物品然後等自己一起出宮,他則直奔坤寧宮而去。
來到坤寧宮,經過通傳朱慈烺進入到了周後的寢殿之中,“母后安好,孩兒來看望你了。孩兒帶了些外間的蜜餞果脯給母后嚐嚐。”朱慈烺一邊說,一邊示意身邊的太監將自己在外面帶來的果脯呈上來。
“我兒真是長大了,知道關心爲娘了。”周後滿臉慈愛地說道。
“皇兒最近在宮外忙什麼呢?”過了一會兒,周皇后又關切地問道。
“孩兒這些日子都在宣慰九門官兵,不過孩兒發現城裏還有很多食不果腹的流民,當初是孩兒提出的將城外的居民遷入城內。
看着他們沒喫的,在城裏流浪,而心中甚是自責,因此想施粥濟民,以贖孩兒之罪。”朱慈烺有些自責地說道。
“唉,皇兒也是一片好心,這怎麼能責怪你呢?這也是那些朝廷大臣沒本事,沒有好頓好城外流民,皇兒想施粥好是好,可是孩兒拿來的銀錢啊?”周後又擔憂地說道。
“京營幾位把總看着孩兒焦心,捐獻了一些銀錢,另外孩兒,將滿月宴時候的一些禮品送到典當行典當去了,也湊到了一些銀錢。”朱慈烺又繼續說道。
“胡鬧,那些物品豈能輕易處置,皇兒糊塗啊,這是丟皇家的臉啊?”周後痛心疾首地訓斥。
“皇家的臉面固然重要,可是父皇身爲天下之主,豈能眼睜睜看着臣民流離失所。兒臣準備用父皇的名義帶頭施粥,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臣子和富戶跟隨,也可以拯救很多饑民,豈不是善莫大焉。”朱慈烺爭辯道。
周後聞言,長長嘆息一聲,久久不能言,半晌才說道:“秦公公,你去看看,從坤寧宮中湊一百兩白銀給皇兒去施粥。”
侍立在一旁的秦太監囁嚅地說道:“皇后娘娘,咱們坤寧宮也沒有多少錢了,這要是……”
哪知道周後聽了訓斥道:“快去,皇兒是辦正事,本宮豈能不支持。”
那秦太監聽了,只好不情願地去取銀子去了。等秦太監走後,周後又是一聲長嘆,久久不語,朱慈烺也知道現在皇宮裏的情況,也是心疼不已,同時也爲周後的深明大義感動。
就在秦太監正要開門出去之時,只聽到一聲輕咳,崇禎帝推門而入,朱慈烺見狀一邊上前行禮,一邊子啊心裏暗自猜測,這崇禎帝估計是在外面偷聽了許久,這見了有人要出去,纔不得不進來,以掩飾尷尬。
其實真相也和朱慈烺猜測的差不多,今天的朝堂上又是爲了軍士的餉銀扯皮,結果亂了半天,還是一句話,沒錢,也沒辦法解決,崇禎帝不耐煩,這才拂袖而去。
等回到乾清宮才知道朱慈烺也就進宮,只是到坤寧宮去了,崇禎帝於是也就直奔坤寧宮而來,恰巧在門口聽到了朱慈烺的話。
不過崇禎帝也感到很欣慰,皇兒是長大了,會替他這個父皇分憂,也學會了擔待,真是好事,可是不經允許就私自變賣宮裏的東西,也是不該。
於是崇禎帝就板着臉走了進來,見到崇禎帝的臉色,周後也知道原因了,於是說道:“皇兒也是一片好心,陛下就原諒他吧。”
崇禎帝也不好過於責罰,只是說了一句“下不爲例。”
朱慈烺想了想又下跪說道:“孩兒還有一事要稟報父皇,請父皇責罰。孩兒在宣慰京營的時候,有京營把總王鉞和汪廷俊向兒臣舉報京營的種種不法事。
兒臣擔心在這個事情,如果此事傳揚出去,就怕京營將領畏懼處罰,作出了什麼不理智的事情,只好將此二人和周圍二十多名京營軍士都暫時帶回信王府監管起來,此事還未向父皇稟報,請父皇治罪。”
崇禎帝聞言又是一怔,片刻才說道:“算了,此事,皇兒做得對,這也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了。你剛纔說的捐錢的把總,想必也就是這樣兩人吧?”
“是的,孩兒和他們談起京師內流民的狀況時,兩人也是流淚不止,當場就表示,每人捐銀500兩,協助孩兒施粥。”朱慈烺繼續編造假話說道。
“這麼看來,此二人也是忠義之士,也不好責罰,兩人是什麼出身?”崇禎帝繼續問道。
“他們都是江寧府高淳人,恰巧都是在天啓七年丁卯科中了武舉,是武舉出身。”朱慈烺急忙說道。
“也罷,既然是南人,就讓他們回南方提級任職吧。王伴伴,等下你去辦此事吧。”崇禎帝隨口吩咐道。
“是,老臣遵旨。”王承恩急忙說道。
這時,秦太監已經取了銀兩回來,朱慈烺見狀,讓小太監取了銀子,準備告辭了,於是說道:“父皇母后,救命如救火,孩兒就先去施粥了,等有空再回來陪你們。”
說完,就溜了出來,同時用眼神示意王承恩和秦太監跟他出來。兩人一頭霧水,見到崇禎帝正輕言細語地和周後說話,便也悄悄退了出來。
等出到外間,朱慈烺急忙向王承恩行禮說道:“王大官,孤有事相求,還請王大官幫忙。”
王承恩急忙避開,說道:“大皇子這是要折煞老臣啊,有事您請吩咐。”
朱慈烺說道,“我是想爲王鉞和汪廷俊求個地方去,他們都得罪了襄城伯李守錡,再留在京師恐有性命之憂,孤也護不了他們一輩子。
PS:新人新書上傳,慢熱型歷史架空文,告訴你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堂堂大明太子朱慈烺拯救自己以及大明朝的故事,有爽點、有熱血、有兄弟、有愛人,懇求各位讀者大大,多多關注鼓勵,評價,跪求!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