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谁說大儒不爆粗
還继续蹲在哪裡,津津有味的听着呢。
朱英背后沒有长眼睛,自然沒有察觉到朱元璋。
“听小兄弟之言,就现在看来,海禁虽然有着莫大的好处,但似乎在将来,恐怕会造成不好的一面?”
方孝孺眉头微蹙道,问出了心中的好奇。
听到二人的谈话,朱元璋同样皱起眉头,一双虎目凝视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
這小子不简单呐,思考問題的高度,简直太有远见了!
好!
咱就继续瞧瞧,瞧瞧你能看的有多远?
朱元璋抬起头来,望着朱英的侧影,竖起了耳朵。
這边,朱英淡淡的笑了笑。
“方学士应该清楚,前年皇上又特意颁布圣旨:大明的金银,火药等不准卖给外国,這是为什么吧?”
方孝孺百思不得其解:“愿洗耳恭听。”
“笨蛋!”
蹲在墙角的朱元璋碎了一口。
咱叫你来教导這個孩子,你到让這個孩子给教导了?
你堂堂一代大学士,居然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咱的意思,当然是像丝绸、茶叶、瓷器啊,這些生活物品,完全可以卖给其他国家的嘛。
要不,咱从哪裡挣钱?
实际上,這确实有点苛求方孝孺了。
朱英是穿越者,是站在后世的高度上,去看待問題,而朱元璋却是帝王,是站在帝王的高度,去分析問題。
所以可以看出其中的名堂。
但方孝孺是臣子,而且還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皇帝已经下了明令,他就智慧好好的去执行,又岂会去揣度是否還有其他的意思?
而且皇帝名言颁布海禁政策,谁敢怀疑皇帝還有言外之意,這岂不是找死?
更可况還是杀人不眨眼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院子裡。
朱英继续道:“如果晚辈沒有猜错的话,皇上再次重申一遍海禁政策,恐怕還有一层言外之意,那就是像茶叶陶瓷,還有丝绸這些民用的商品,還是能够销售海外的。”
略微思索片刻。
方孝孺随即便目光一亮:“不错!”
朱英又问道:“自从大明建国以来,虽然一直施行海禁政策,但有时候還是放松的,甚至朝廷有时候都是選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這是又为何?”
方孝孺叹气道:“沒钱,百姓苦!”
是的,就是這两個字。
沒钱!
乱世才刚刚结束,大明王朝才刚刚建立。
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干什么事不要钱?
只靠土地赋税,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然而,朱英叹着气,随后就說出了一個更加严重的問題。
“其实,大明朝政短缺,不是土地的税收少,而是许多农田都被兼并了,落入了大地主手中,而這些土地,是沒有纳税的。”
“因为這些人,本来就是皇亲国戚,本来就是功勋旧臣,本来就是当官的,当官的能收当官的税嗎?”
“现在国家太平,一切都好。”
“万一将来遇到战争,遇到天灾,国库将更加难以为继,那后果……唉。”
朱英重重的叹了口气。
這样的一番话,方孝孺听着耳朵裡,却是胆战心惊。
他一言不发,沉默下来,仔细回味、思考着這一番。
“有道理,有远见!”
良久,方孝孺方才重重点头。
之前为了剿灭贼子,禁海那是迫不得已。
然而,国策一旦制定,朱元璋不可能自己站出来,推翻自己制定的国策,所以朱元璋也希望有人能明白他的意思,主动提出来,给他個台阶下。
然而,沒人懂朱元璋!
或许有大臣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但他们也绝不会站出来。
为何?
因为只要朝廷继续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许多人就可以通過走私来谋取暴利。
而有能力大规模走私的,就是士绅豪强!
甚至不乏在朝为官之人!
突然间,院子中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咳哈哈哈。”
“不错!百年之后,不,甚至要不了一百年!天下太平,人口就会膨胀,土地兼并的問題,還会无限的放大。与此同时,其他的一些列問題,同样也会随之而生。”
“不错!臭小子,有远见!”
“哎哟,脚都蹲麻了,臭小子,快拉爷爷一把!”
朱元璋蹲在角落裡,站不起来了。
不料,朱英当即脸一拉,厉声大喝道:“乱来!你這老头!不知道自己多少岁了嗎?還蹲墙角!闪到了腰咋整?”
方孝孺目瞪口呆。
這……這是在干啥?
這是在呵斥当今皇上啊,那個杀人如麻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洪武大帝啊!
方孝孺的一颗心悬到嗓子眼,转头看向了朱元璋。
陛下不会动怒吧,大明谁敢跟他這么說话,不要脑袋了?
但他万万沒有料到,朱元璋非但丝毫不以为然,反而笑哈哈的点头认错道:“以后注意,以后注意,赶紧把爷爷扶起来。”
我去!
见到這幅场景,斯文儒雅的大儒方孝孺,直接忍不住在心中爆了一句粗口。
杀人如麻、冷漠无情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竟然人如此训斥?
方孝孺只觉得自己的认知已经裂开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