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5章 瓦剌留学生的皇帝人生

作者:摆烂的阿屠
第55章瓦剌留学生的皇帝人生

  “大哥過誉了。”朱高燨无奈的說道。

  “哈哈,你這谦虚的毛病得改改,谦虚過了火,便会让人觉得是懦弱。”太子笑道。

  朱高燨心想你還搁這儿叭叭的教学呢,谁装犊子能比得過你太子爷啊!

  “瞻基,還不叫人?”太子轻拍了两下朱瞻基的头发。

  年幼的皇太孙朱瞻基彬彬有礼的向朱高燨拱手:“四叔好。”

  “哎。”朱高燨从袖子裡取出了一封红包,递给了太子,“我這出门也沒带什么东西,大哥你就先替孩子收着吧。”

  朱瞻基眨了眨眼,寻思着這红包不应该塞给我嗎?

  太子不动声色的将红包收了起来,义正言辞的說到:“哎!老四你這是干什么,都是一家人,我們怎么好意思呢!”

  朱高燨:……

  你不好意思别把红包往兜裡揣啊!

  ……

  乾清宫

  朱棣琢磨了半天,终于還是選擇了模拟“朱祁镇”的【皇帝】身份。

  說实话,朱棣是真心不愿意模拟這個孽畜的人生,看着就火大。

  但无奈,若是不模拟朱祁镇的人生,他就无法解锁大明后世国运,這是怎么也绕不過去的事。

  【選擇模拟,朱祁镇的皇帝人生。】

  【宣德二年,你出生了,你是孙贵妃为宣德皇帝朱瞻基产下的长子。】

  【次年,即宣德三年二月,皇帝宣布了一個消息,朝堂震动。】

  【皇帝要废后,原因是胡皇后沒有给他生儿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你对生母孙贵妃却给他生下了长子。】

  【首先提出来反对的是张太后:自大明开国以来,皇上跟皇后,从来都是恩爱夫妻,表率天下。你却敢开這种先河,還是不是我朱家子孙?】

  【大臣也反对,内阁首辅杨士奇表示:皇后仁德贤惠,从无過错,况且你们還很年轻,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不能因孙贵妃生了儿子就废后,這說不過去。】

  【奈何宣德皇帝朱瞻基铁了心,强悍废掉了胡皇后,于是天下闻而怜之,当然孙皇后和你不包括在内。】

  【就這样一晃三年左右過去,這天皇帝把你抱住膝头,问道:“儿啊,你当了皇上之后,能让天下太平嗎?”】

  【你仰着小脸,奶声奶气的說:“能!”】

  【皇帝大喜,又问:“要是有谁不服气,你敢不敢亲统大军去揍服他们?”】

  【你小拳头一攥,道:“敢!”】

  【朱瞻基立马站起,把你放在了龙椅上。群臣齐刷刷跪倒,皆呼万岁!】

  与此同时,朱棣也攥紧了拳头:你tm是真敢啊!

  事实证明朱祁镇沒撒谎,后来他果真亲统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只不過结果与宣德皇帝朱瞻基所想的不太一样,朱祁镇直接葬送了大明的半数国运。

  【你九岁登基,主少国疑,不過宣德皇帝驾崩之前早已为你的登基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朱瞻基为你選擇了五位顾命大臣,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张辅。】

  【文有三杨,武有张辅,還有胡濙来替你做见不得光的事,有這五位风云人物辅助,朱瞻基走的很安详。】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和朱瞻基推演的一样,在一众名臣的辅佐下,就算是條狗都能带领大明蒸蒸日上。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庇护下,重用“三杨”,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打压太监势力,严禁外戚干政,延续了“文宣之治”的稳定和繁荣,此时的大明朝国力鼎盛,威名远播。】

  【然而,张太皇太后及“三杨“相继故去后,你便张狂了起来,重用太监王振,称其为先生,朝内专权达八年之久,在他的影响下,公卿大臣们趋之若趋之若鹜争相攀附,众皆以“翁父”称之。】

  【此时的宦官王振已经什么都有了,他大权在握,家财万贯,虽然祸国殃民,但好在大明依旧坚挺,顶得住這奸贼霍霍。然而此时的王振居然有了一個大胆的想法,而就是這個想法,让大明一蹶不振。】

  【在拥有了除了皇位之外的所有后,宦官王振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就像当年那位“国姓爷”郑和一样,要做一個有军功的太监。】

  朱棣:?

  這一個死太监,他是如何敢升起這种大胆的想法的?

  等等,大明朝为何会出现宦官祸国這种情况?

  太祖高皇帝时期打压宦官,到了他朱棣永乐一朝,虽然因为郑和這個六边形战士,对于宦官稍有缓和,却依旧是严禁宦官干政。

  就连资历颇深,陪伴太子、汉王、赵王、祁王长大的大太监汤承,也只是地位崇高,却沒有多大的权柄。

  怎么到了朱祁镇這裡,就开始出现這种苗头了?

  【你一個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儿,既无争权夺位的残酷和隐忍,又无挤兑倾轧之凶险,是一個沒有经历過任何困苦的幻想青年,所有事情都靠着宦官王振来安排,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你這样一位“温室花朵”,在八岁转身成为皇帝后,一直沒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亲政后的你是雄心勃勃,颇想有一番新气象,首先你准备重启“下西洋”、连续三次对北用兵、又向南征伐,但却成效甚微,這些都极大地减损了大明国力和威望。】

  【高皇帝朱元璋北征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文皇帝朱棣北伐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驱逐和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元顺帝逃回漠北,北元一分为二:瓦剌和鞑靼。瓦剌和鞑靼之间,互相争雄。因三杨及宣德皇帝巡逻的关系,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大明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大明的各种赏赐。因为大明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此时的你年方而是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面对這么好的一個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焉能放過,在王振的撺掇下,决定御驾亲征,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威望。】

  【朝中大臣劝阻,你不听,一来是效仿你的父亲——宣德皇帝朱瞻基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你集结大明五十万精锐出战,让兄弟朱祁钰监国,浩浩荡荡地向北杀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