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徐達

作者:卿歲歲
顧修聽見大將軍的召喚,雙眼亮晶晶地立刻上前,麻利地跪在徐達面前,激動地道。

  “大將軍,請大將軍收學生爲徒。”

  顧晨看着給人下跪的兒子,心裏酸溜溜地很不是滋味兒。

  臭小子,在家也沒有給自己跪過幾次。

  唉。

  古代嘛,拜師都這樣,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嘛。

  他理解。

  徐達看着面前的白胖娃娃,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可惜了,他是文官兒的兒子,孩子他爹又不想孩子走上從武的路,否則好好調教一番。

  若是有出息,成了少年將軍,將來不知得迷倒多少佳人美女。

  徐達靠在椅子上,雙手握拳放在自己腿上看着孩子道。

  “娃子,想當咱的徒弟,那可不是你跪一跪就能行的,你得先通過考驗,然後咱們再說別的。”

  “如何?”

  既然不從軍,那就沒必要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學生明白,將軍,如何考驗?”

  顧修小腦袋瓜子點得很用力,他從燕王殿下那裏,聽說過許多,關於大將軍的事蹟。

  這可是能讓王保保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人才。

  這樣的人,肯定不是隨意就能拜師的。

  還得多多努力,得讓人家大將軍看上自己纔可以。

  “好,那咱就先說規矩。”

  徐達看着面前的小人兒,開始制定了魔鬼訓練。

  “在通過咱的考驗之前,你不能出國公府半步,卯時初聽到鐘聲響一聲就起牀,給你半刻鐘時間穿衣洗臉。”

  “第二次鐘響後,咱要看見你穿戴整齊站在咱面前,然後開始練基本功,就是扎馬步、站樁等。”

  “中午只有一刻鐘喫飯的時間,喫完一刻鐘補覺,領兵打仗的,不能不識字,否則只能是小卒。”

  “所以,午睡起來以後,你就必須得讀書寫字,一直到酉時末才能喫晚膳,喫完飯繼續扎馬步和站樁,到了戌時末才能睡覺。”

  “不能請假,不能找機會偷懶,也不能喊苦喊累,只要是犯其中一條,咱都不會收你。”

  “你要是能堅持仨月,咱呢,就正式收你爲徒。”

  這對一個四歲的小奶娃來說,屬實是辛苦了些。

  所以,徐達幾乎敢斷定,這小子堅持不下來。

  若是真的能堅持下來,那就說明是個將軍材料。

  那,那就收下唄!

  還能咋滴?

  說話不算話,可不是他徐達的作風。

  這作息別說是顧修,就是顧晨聽着都覺得腦殼青痛。

  像小修子這個年紀,其實讀書方面也不太卷。

  讀書好歹是卯時初起,到學堂的路程還能再睡會兒。

  中午也可以睡半個時辰,晚上也不用挑燈夜讀。

  可習武,那就辛苦多了,中午只能睡十五分鐘?

  那不是剛睡着就被薅起來了?

  真慘!

  “可是大將軍。”顧修聽完了以後,有些不理解地擡頭問道:“您也是苦出身啊,原先也不認字的,咋就能統帥三軍呢?”

  怎麼大將軍那輩不讀書行,他不讀書就不行了。

  “喲,顧大人,你家這小子,像是御史的兒子。”

  這算是表揚吧?

  顧修臉上揚起了笑容,可徐達接下來一句話卻讓他笑不出來。

  “行軍打仗,最重要的是服從,而不是反問和質疑,你反問軍令,此乃罪過,念你是初犯,咱就只罰你一個手板。”

  話音剛落,徐允恭便拿着戒尺,嚴肅地站了出來。

  “顧修,你服不服?”

  沒想到剛來第一日,就要捱揍,顧修自然不服。

  “學生不服,這不是在軍中,怎麼能是軍令呢?”

  這不是欺負他是小孩子不懂事嗎?

  徐達坐了起來,看着娃子的眼睛,認真地答道。

  “好,那咱告訴你,要跟咱學功夫,就要聽咱的話,你要是不聽話,那你就去換個師父。”

  “要麼有一天,咱們身份對調,我是來學功夫的,你是師父,那你想怎麼問,就能怎麼問。”

  “咱再給你次機會,你到底是認罰還是不認?”

  一邊是心心念唸的學功夫,一邊是疼死人的手板子。

  顧修皺着包子臉糾結了半晌,到底還是緩緩伸出了手。

  “學生知錯,學生認罰。”

  好容易讓老爹鬆口了,這會子自己如果退縮了。

  只怕這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他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好。”徐達看向自家老大,吩咐道:“剛剛他又多反問了一次,知錯犯錯,罪加一等,就打三個手板。”

  啥?

  顧修不可置信地看着徐達,這個慈祥的老爺爺咋這狠呢?

  說加就加啊?

  徐達偏偏頭,好整以暇地道:“你還有話說嗎?”

  顧修立刻瘋狂搖頭,他不說了,多說一句加一倍板子,再說一句指不定要加多少個板子了。

  這點好賴,他還是分得清的。

  顧晨對兒子的表現還算滿意,最起碼三板子下來,他倒是也沒哭出聲,沒給自己丟人。

  孩子要習武,就得在魏國公府住下,聽從人家安排。

  徐允恭親自送他出門,溫聲道:“顧大人你就放心吧,修哥兒在我家住着,我會照看好他的。”

  他弟弟徐增壽,對這孩子很好,在應天時還常常抱着,就算不看顧晨救了爹爹的面子。

  看在自家弟弟的面子上,他也不會虧待了這孩子。

  “有勞小公爺。”

  顧晨客氣地道了謝,看了眼謙虛守禮的徐允恭就離開了。

  這也是個死心眼的,跟着自己姐夫朱棣幹事不好麼?

  非跟着朱允炆那傢伙混。

  若不是他是徐皇后的親弟弟,恐怕也活不到永樂五年。

  而且,朱棣還沒削他爵位,讓他這支榮耀到明朝滅亡。

  可見這親若是能做得好,那也是有些好處的。

  但也有個前提,你得押對寶。

  像藍玉那種被剝皮,還被送給蜀王夫婦留作紀念的。

  相信蜀王妃如果重生,寧願自戕也不肯嫁到朱家去吧?

  顧晨把磨人的小老二送走,就開始和標兒搞神機營了。

  神機營是永樂五年,由朱棣組織並運用的機構。

  在洪武年間的時候,火器等都是由軍器局製造的。

  軍器局還掌造戟、節、角、鑼、刀、盾、弓箭等軍用武器,所涉及、需要研究的東西太多。

  所以,顧晨在神機營裏,單獨搞了一個火器研究室,也就是專門研究火器,不管其他。

  洪武初年使用最多的火器是火銃,這是一種以銅或鐵鑄成的管狀射擊火器,火銃主要有兩種形制。

  一種是單兵使用的手銃,前面是細長的圓筒形前膛,可以放置彈丸,然後着是橢圓球狀藥室,可裝填火藥。

  每次使用時,先裝填火藥、放置彈丸、然後點燃火捻,依靠火藥爆炸的威力衝擊到彈丸。

  最後再噴發出去,殺傷敵人,這是手持的銃。

  直接放圖吧。

  另一種是碗口銃,相當於小型的一種火炮,前膛更粗,藥室更大,這種通常被安置在船上或城頭使用。

  在洪武年間,這兩種銃應用廣泛,而且很標準。

  銃身全部都刻有銘文,上面有製造局的名字、規格重量、監造官員職務姓名,還有教匠和軍匠們姓名、製造日期等等……

  這兩種銃從速度、威力、命中率等方面來說,其實都是有限的,所以大明都是冷兵器火器並用。

  但是這時候,我們的武器,還是領先於世界的。

  等到朱小四登基,創建了神機營後,大明的火器又被推上另一個高峯,可以這樣說。

  如果沒有神機營,于謙能不能擊潰也先他們還不一定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