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十七章 出宫见闻

作者:槊定
就在朱翊钧祭祀完太庙,回宫的时候。

  海瑞独自在南京的破屋中,海瑞住处非常简陋,用葛布制成的帏帐,破烂的竹器,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還有少量的书籍。

  隆庆三年冬季,都给事中舒化弹劾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穆宗還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

  半年后,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

  万历元年海瑞回到南京,官员多次推薦举荐海瑞,最终也不任用。

  在南京一待,就是八年。

  “海老头,钦差来了,圣天子决定起用你了!”

  “小子,休要哄骗吾,张江陵当朝,又怎会启用老头子我。”

  海瑞把邻居赶走,躲在屋子裡黯然神伤,他已经被朝廷闲置了十年。

  正在海瑞准备做饭时,门口马蹄声轰鸣,南京礼部官员,带着钦差行人,敲响了海瑞家的门。

  翰林院观政每年都会被皇帝派差事,封禅大明各山,宣读圣旨等。

  “上谕到!海瑞接旨!”

  “奉,

  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想你,朕很想你,虽未见面,已知海先生大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海先生即日启程,速与朕相见。

  钦此!”

  “臣,海瑞接旨!”

  钦差行人把上谕交给海瑞,叮嘱道:“海先生,今晚收拾行装完,明個有专人护送您老进京。”

  “老朽,知已。”

  钦差行人和南京礼部官员走后,邻居又进来:“海先生,您老给我看看圣旨什么样呗。”

  “去去去,這是上谕,不是圣旨,上谕就是今上的口谕,老朽正忙,還要和同伴告個别。”

  “不看就不看,以后俺儿子肯定中状元。”

  海瑞无可收拾衣物,不到十两银子,草席、破衣、破竹箱,這次进京已无用处。

  翌日卯时。

  海瑞家门就被敲响,几十個行商打扮的人,站在海瑞家门口,每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一辆装饰平常,裡面舒适的马车停在门口。

  “海先生,請跟我們走,這一路由我們护送您进京。”

  海瑞知道今上的良苦用心,他的性子比较直,往日得罪很多人,进不了京也就算了,现在他进京,有很多人就要遭殃。

  “老朽,知已。”

  有人南京奔京城,有人京城奔南京。

  海瑞刚出南京城门,冯保和申时行刚到南京城门。

  ……

  “皇爷,真要出去?”

  “快换上道袍,现在就出去。”

  朱翊钧身穿孔雀蓝圆领道袍,头带幞头,帽后带着巾环(也叫软翅纱巾),這是大明最流行的潮流服饰。

  身上佩戴一块玉佩,再拿一把青龙扇,风流倜傥。

  “皇爷,您這身打扮真好看。”

  “去去去,别叫皇爷,叫俺一君兄,俺大名朱一君。”

  “那奴才叫什么?”

  “张文远。”

  “文远兄。”

  “一君兄。”

  掌握了皇宫内外,朱翊钧想出去非常简单,只要不被内阁和朝廷官员发现就行。

  “去,派人盯住文渊阁,别让阁老们出来。”

  张鲸吩咐下去后,朱翊钧带着张鲸和陈矩出乾清宫,一路上畅通无阻,午门這裡的守卫,早就安排好,出示腰牌就放行了。

  “一君兄,這是西城,京城分东、西、南、北、中五個城。”京城官方在籍人口不到八十万,西城拥挤的街道,实际人口最少一百六十万。

  朱翊钧想象中的京城,和现实差距太大,街道上脏、乱、差,道路异常泥泞,石板路只铺到西直门,過了西直门都是土路,马匹和马车走過,路上粪便随处可见,路两边的沟渠,堆满了垃圾和粪便。

  味道臭不可闻。

  商铺和行人是有很多,大部分商铺都占用道路,行人在街道上乱扔垃圾。

  走一百步都要人挤人,货郎挑着担子穿插其中,高声喊道:“让让,借道…,借道。”

  朱翊钧還发现,骑马的人都带着类似口罩的东西。

  “文远兄,骑马之人为何把嘴都遮住?”

  张鲸开始有些犹豫,最后還是說了:“這是躲避灰尘之用,京城风大,道路又是土路,马跑起来尘土飞扬,白天刚换的新衣,夜晚衣物就污浊不堪。”

  原本想大明京师会干净整洁,沒想到会這般脏、乱、差,甚至還能看到乞丐,太祖时设立的《养济院》形同虚设。

  “這些乞丐是什么人?”

  “回一君兄,大部分是游手好闲之人,大抵游手好闲之辈,赌钱输光了家产,索性上街祈食,平日裡勒索過往的客商。”

  “一部分是进不了宫裡的人,父母带着他们进京,进不了宫裡,就把他们弃在京城,身体不全,也无人雇佣,平日裡小偷小摸,官府抓进去几天,又放出来。”

  沒有瘟疫還好,這么多流浪闲散人员,到时控制都控制不了。

  這次出宫,让朱翊钧失望透顶。

  京城官员多、酒馆多、妓院多、听张鲸說,国子监旁边,就有很多妓院,平时在国子监读书,休息时直接进妓院。

  這可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這和唐朝的平康坊,有异曲同工之妙,来考进士和国子监生员,這些人都不差钱,每到清明节时,携妓春游,更成为士林的美谈。

  国家兴亡又和他们有何干?作几首怨妇类型的诗句,骂一骂君王就好了,国家灭亡,朝代更迭,都是君王的锅,我們读书人歌照唱,舞照跳,妓院接着逛,只要笔還在手中,就可以随便骂。

  “吃饭去吧,吃完饭回去。”

  刚走到饭馆门口的时候,朱翊钧看见一個二十多岁男子,背着鸟铳进店。

  “這這這,這街上可以拿鸟铳嗎?”

  “一君兄,现在朝廷管理不严,只要不穿甲胄,都不会管的。”

  “陈矩,把背鸟铳的叫来,我要請他吃饭。”

  丝鹅粉汤、麻辣兔肉、笋鸡、马齿苋、蒸鲥鱼。

  饭馆菜种类很多,辣椒也有,不過不叫辣椒,宫裡一直当花养,叫辣花。

  朱翊钧吃油泼面的时候,都要放一点辣椒。

  赵士祯有些纳闷,居然有人請他吃饭,他只不過是八品鸿胪寺主簿。

  “敢问贵姓?”

  “在下朱一君,這是我的同伴,张文远,這位是陈矩。”

  “幸会、幸会,在下赵士祯。”

  “請坐,吾对你的鸟铳很感兴趣,可否一观?”

  赵士祯把鸟铳递给朱翊钧:“請便。”

  重大约六、七斤,长约五尺左右,朱翊钧找不到装子弹的地方。

  “赵兄,装子弹的地方在哪裡?”

  “从鸟管装火药和铅弹,這個是火绳,這個是火盖,放鸟时把火盖打开,火绳点燃火药就行。”

  现在大明火器還一般,還沒研制出好的火铳,要是能有机关枪就好了。

  朱翊钧不懂這些,问赵士祯:“赵兄,這鸟铳不炸膛嗎?吾听說鸟铳经常炸膛。”

  “兵部兵仗局的的鸟铳和火炮有时炸膛,俺的鸟铳是俺自己花银子打造的,可以打出一百步。”

  朱翊钧有些震惊,大明一步等于一米半,一百步就是一百五十米,弓箭最多七、八十步,這鸟铳是弓箭射程的两倍。

  “赵兄,鸟铳前装火药太费时费力,俺听說過一种后装火药的鸟铳,用手指勾动开关,火绳自动点燃药门,省时省力。”

  “這個法子好,俺回家试一试。”

  赵士祯饭都沒吃,扛着鸟铳,登登登跑了。

  “嗨,這個痴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