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奉旨办事
谢大娃点点头:“嗯。”
他们這群农家子,家裡的被子就是破布和柳絮,勉强盖在身上,冬天一家人挤在一起,就算取暖了,家裡條件好一点的,会有一個碳盆。
现在每個班都是大通铺,底下是稻草,在铺一层薄棉花,上面铺一层布,薄棉花被子,每人一床。
屋子裡有破桌子,還有几把椅子,桌子上有水壶和纸笔。
這样的居住环境,可比在家裡强多了。
這群新兵正在显摆自己新衣服的时候,听到口哨声:“开饭!各班集合!”
谢大娃催促班裡新兵:“快出门,开饭了。”
這群新兵出来站的乱七八糟,還有靠在墙上的。
“各班向我這裡集合!”房字文大喊一声,這群新兵向他走去,有人說话,有人吐痰,乱七八糟。
“以后集合要有顺序,這不是在你们家,這裡是军队,做任何事都要守规矩,各班按照大小個站好,小個在前,大個在后!”
简单整理好队形,各连队往食堂走去,现在新兵還沒有训练,走路什么样都有,也不能要求他们什么。
晚上食堂咸菜炒肉丝,每個班一盘,粟米管够,现在农家子都很能吃,每人都吃两大碗粟米饭。(粟米就是小米,北方种植多。”
“各班长把人员带回,半個时辰后连部集合。”
朱翊钧也跟着吃了粟米饭,天色快黑了,已经酉时,叮嘱沈惟敬、赵士祯、郑奕几句,和陈矩他们骑马准备回宫。
“早晨卯时起床,上午辰时我就会過来。”朱翊钧說完翻身上马。
大兴兵营距离皇宫大约五十裡,骑马飞奔要半個多时辰。
朱翊钧早就定好新兵作息時間。
早晨卯时:起床跑操(三千米)
卯时三刻:整理卫生
卯时六刻:早饭
上午辰时:训练
上午午时:训练结束
午时二刻:午饭
午时四刻:午休
下午未时:训练
下午酉时:训练结束
酉时二刻:跑操(三千米)
酉时六刻:晚饭
戌时二刻:文化学习(全连队)
晚上亥时:吹蜡烛睡觉
现在训练简单,连队、走齐步、敬礼、喊报告就這几项,先培养這群新兵集体意识,让他们学一点文化、算学,懂一些简单字,识一点数就行。
七天以后学刺刀拼杀,再七天后学放铳、再七天后学骑马、然后是班集体、排集体、连集体、营集体、团集体作战。
三個月以后就有作战能力,两年以后全部都能成为精兵,三年以后放他们回老家,成为各地方税收官,這群精兵懂文化、算学、還有作战能力,他们收税,谁敢反抗?
集体要比個人更有战斗力,就這样周而复始,大明各种盐、铁、茶、商税都由這群精兵收税,他们都是百姓子弟兵,大明税收上涨,百姓压力减轻,士绅、地主、商人、文官這种利益集团,只能靠這群百姓子弟兵对抗。
枪杆子裡出政权,朱翊钧再收拾一批勋贵、藩王,大明或许能挺過小冰河,以后改朝换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他也只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最起码要减轻大明百姓的负担,也不枉来大明走一遭。
朱翊钧刚刚回宫,女官就来禀报:“陛下,仁圣懿安皇太后有旨:让陛下多去皇后娘娘和刘娘娘、杨娘娘宫裡多走动。”
朱翊钧還是摆脱不了工具人的命运,现在陈太后說的很明白,要他多啪女人,好让朱翊钧早一点有儿子,万历六年大婚,他有一后二妃,自从来到大明,装病這么长時間,他从来沒有踏入后宫一步。
现在陈太后有些着急,希望大明天子早点有继承人。
大臣文官把朱翊钧当作工具人,他们不希望朱翊钧培养自己的势力,兵权最好一点沒有,一切政务都由他们处理,只要每個月上两次大朝会,上几次早朝,偶尔听一听经筵日讲,表现出一副仁君的样子,在他们眼裡這就是明君。
出现天灾人祸,只要把锅甩给朱翊钧就好了,皇帝不修德,重用奸臣,這都是皇帝的错,下面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引起灾民暴动,這和官员沒有关系。
勋贵、藩王不参与朝政,只要沒人阻挡他们搂钱、兼并土地就行,娶上十几房小妾,夜夜醉酒笙歌,這就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武将吃空饷,虚报军功,兼并军户土地,把军户当成家奴来用,养寇自重,把国家军队培植成自己的私人武装,皇帝在他们眼裡根本就看不见,贿赂好朝廷重臣就行,一直在边关逍遥自在。
商贾、士绅为了個人利益,完全不顾及国家安危,只要让他们活的痛快就行,他们才不管大明皇帝是谁。
困苦百姓根本来不及想太多,他们负担大明百分之九十多赋税,他们只关心雨多雨少,只关心今年收成如何,能够不饿死,就是圣天子在世。
朱翊钧又能做什么呢?
内阁、六部、九卿、各地总督、巡抚、哪一個听他的话?
原本准备收京城商税的步伐,不得不停下来,京城兵权都不在他手中,山西、陕西蒙古打到京城怎么办?還有辽东女真各部,察哈尔蒙古,浙江、广东、福建也会闹倭寇,還有各地民变,任何一处都会打乱他的步伐。
手裡沒有兵,京城的王八壳子他都守不住,太祖、成祖振臂一呼,杀杀杀!那是他们手中有兵,大臣贪污胡乱搞,杀了就可以,按照《大明律》处置他们就可以,现在朱翊钧手中沒有兵,不得不忍让他们。
“唉…!当好工具人吧,奉太后旨意啪女。”
杨宜妃、刘昭妃年龄都比较大,一個比朱翊钧大五岁,一個比他大六岁,皇后比朱翊钧小一岁。
大明是走宫制,有些类似大红灯笼高高挂,不過也有些不一样。
每天晚上天快黑时,后宫皇后和二妃寝宫,各自宫门前会挂出两個红纱灯笼,朱翊钧想和谁啪,直接乘坐宫车去谁的寝宫,太监知道朱翊钧的意向,会把宫门的红纱灯笼取下,后宫的巡街者会把各宫的红纱灯笼取下,其他寝宫就知道朱翊钧今晚不会来,可以歇息了。
杨宜妃住翊坤宫,刘昭妃住长乐宫,皇后住坤宁宫,朱翊钧只见過皇后王喜姐。
乾清宫距离坤宁宫很近,正好很久沒见喜姐,這次正好聊聊天。
“陛下,皇后娘娘有旨,要先向
慈圣宣文皇太后請旨意,皇后娘娘才能侍寝。”
朱翊钧心想:怎么回事?不是告诉她不让和李太后来往嗎?怎么還一直和李太后来往。
“告诉皇后,嫡母为大,以后再不知礼数,朕要重罚她!”
就算李太后选你当皇后,也别不知道好歹。
朱翊钧這次直接溜达着去翊坤宫。
“妾拜见陛下!”
“你们都出去吧。”朱翊钧让這些宫女太监都出去,他還不习惯啪女被别人看。
杨宜妃有些受宠若惊,从万历六年到现在,陛下只来過一次翊坤宫,三月初落水后,第一次进后宫就选中她,让她有些不敢相信。
“杨妃,你闺名叫什么?”朱翊钧啃着西瓜问她。
现在农家女或者一般家女子都沒有大名,只有闺名。
“陛下,妾闺名叫樱。”
可能杨妃家裡有樱桃树,所以闺名叫樱吧,古代只有父母和夫君可以知道女子闺名,就连子女都不能知道。
“不必叫我陛下,以后叫夫君或老公都行。”(宋以后老公這個称呼就有,并不是指年老公公)。
“是夫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