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流寇霍亂下的青州府
和登萊兩地不同,青州府到處都是一片淒涼無比的景色。
護國軍的將士行走在官道上,只見兩邊的許多村莊已經被燒成了廢墟,成片的良田被踐踏荒蕪,扶老攜幼的饑民目光呆滯的坐在荒地上,難民中有不少孩子和老人已經餓得奄奄一息。
而且隨着越往青州腹地走,這樣的情況愈加駭人,整個青州府都猶如一處死域。田地荒蕪,雜草叢生,荒野中雙眼通紅的野狼成羣結隊的四處遊蕩,一個個肚子鼓脹衝在人羣呲牙。荒草中還隱約可見許多慘白遺骨,那情景真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這些流民看到有軍隊路過,在飢餓的趨勢下也顧不上害怕,居然攔住了大軍前進的道路,使勁地叩頭哀求討要食物活命。
這就是兵災,說是義軍其實和流竄的盜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爲了阻擋張陽進攻的腳步,這李巖居然在青州搞起了堅壁清野,喪心病狂置上百萬生靈的性命於不顧。
而始作俑者李虎正帶着人隱藏在流民羣中,冷眼看着這一切。
你們護國軍不是官軍嗎,你忠勇候不是標榜愛民如子嗎?現在面對着這一百萬的饑民,我看你怎麼辦?
等到進入到昌樂城中的時候,護國軍更是被流寇的所作所爲給惹的震怒了不已。
只見半個縣城都被燒燬,還有不少房屋正在燃燒倒塌,府衙糧倉等設施早就付之一炬,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痛哭不已的青州百姓。
幾名破衣爛衫官員衙役看到有明軍進城,哭着跪倒在李明啓和黃得功面前,痛訴流寇的暴烈行徑。
李明啓等人這才知道,原來不光是昌樂府,整個青州地界的十餘個州府,加上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村莊寨落,都在數日前被流寇洗劫一空。所有的糧食和家畜都被搶走,良田被毀,只留下遍地的饑民。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饑民被餓死,如果再沒有糧食,整個青州都將成一塊死地了
“他奶奶的!”黃得功咬牙恨恨道:“這些流寇真的羣畜生,等我抓住他們非碎屍萬段不可!”
一旁的李明啓也是一臉的陰鬱之色,原本輕鬆佔領了昌樂城,對於護國軍而言也算是完成了任務。
可是面對這樣的局面,顯然是無法袖手旁觀,總不能眼睜睜看着這些無辜的百姓餓死。但是他們攜帶的軍糧雖多,但也無法滿足這麼多人,如果把軍糧分給了百姓,士兵們喫什麼,而且他們的任務是要儘快攻佔青州的其他州府,沒了軍糧也無法繼續行軍進攻。
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李明啓決定自己帶領一個團的兵力攜帶十日的乾糧,繼續追擊流寇,而黃得功帶兵駐守昌樂一邊發糧救濟百姓,一邊清剿周邊的零星的流寇。
這裏是護國軍西進的橋頭堡,擁有了昌東城這個據點,後續的糧食和人員部隊纔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到青州府,也不用擔心遭到流寇的伏擊。
對於李明啓的決定,黃得功還是有些擔憂,覺得李明啓有些冒進,畢竟只帶這麼一點糧食和兵力萬一被圍怎麼辦,要知道流寇還有十多萬的主力部隊,直到現在還沒現身!
可是李明啓卻已經暗暗下了決心要去追擊流寇,畢竟這麼多糧食,這些流寇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全部運走,若是能早一日奪回青州百姓的救命糧,就能少餓死些百姓,就算冒些風險也值了。
見到李明啓已決意冒險去奪回糧食,黃得功也不再說什麼了,只是拍了拍他肩膀重重道:“兄弟,保重,老哥收拾完這裏,就帶兵來找你。”
李明啓重重點了點頭,然後讓參謀部將他的決定和青州的情況擬成了一份電報,發給了張陽所在的指揮總部。
張陽給麾下每個師部都配備了一臺無線電報機,這玩意在明末這個沒有衛星和手機信號覆蓋的地方,依舊可以正常工作,被張陽用來聯絡和傳遞信息使用。
在向張陽發電請求加大糧食支援後,李明啓帶着一個團的士兵,騎上黃得功籌集的戰馬,連夜出發向着流寇撤退的方向追去。
萊州府,掖縣。
張陽換好軍服離開休息室走進指揮部。護國軍臨時指揮所內燈火通明,參謀們進進出出,電臺“嘀滴嘀”的不停的收發着電報。看到張陽走進來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敬禮。
“松山那邊有什麼消息,韃子這段時間有沒有什麼異動?”張陽問向身邊的接報員。
張陽在松山那邊也設置了一臺電報機,如果發生什麼緊急事件也可以及時進行聯繫。
“報告大帥,松山一切正常,而且從松山運來的新式火炮已經運抵登州港口,不日即可送到前線。”
哦,終於到了嗎?張陽眼前一亮,他之所以沒有隨大部隊前往青州,就是在等到這新式的火炮部隊,有了新準備,終於就可以和流寇決戰了。
“報告大帥,新一師急報!”
一個接報員快步走了過來,一個敬禮,然後將一份電報遞給張陽。
張陽接過電報打開一看,臉色逐漸變得沉重起來。
張陽的眉頭越來越緊,這段時間養尊處優之下漸漸白皙起來的皮膚也開始浮現紅暈。他猛然回頭,對着身後大喊一聲“王鍾麟,過來!”
“末將在!”一名臉部輪廓分明的年輕軍官正在和幾名作戰參謀研究行軍路線,聽到張陽叫到自己的名字,趕緊快步跑到張陽身旁。
乾淨利落的立正敬禮。
“大帥!”
“你看看。”張陽把電報遞給了這個年輕的參謀。中信小說
王鍾麟祖上乃是參加過靖難之戰的開國之將,當年也是一代將門。只是土木堡之戰的時候家中男丁大多殉國,家道也就中落了下來。等到了王鍾麟這一代,已經和普通的百姓之家沒有什麼區別。
張陽組建新軍的時候,王鍾麟是第一批加入的人之一,由於是年輕人,對於加入全新的護國軍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而且他將門之後,家裏的底蘊還是有着一些的,他還讀過書,考取過舉人,算的上是大明少見的文武雙全的年輕俊傑。
王鍾麟後來在和韃子的幾次戰鬥中都立下戰功,回到松山之後參加了總參謀部的參謀考試。他是第一個通過全部考覈,成爲正式參謀軍官的本地原住民軍人。張陽也非常欣賞這種優秀的年輕人,這次到山東來也把他帶着身邊磨練。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他日後必然會成爲一名將軍!就像是他的先祖那樣,爲張陽征戰四方。
張陽問道:“流寇在青州豎壁清野,此舉你怎麼看?”
沉思了一會,王鍾麟試着回答道:“大帥,末將認爲流寇突然在青州府搞這麼一出,除了消耗我軍糧草,拖延我軍進攻速度以外,還有個目的是要分散我軍注意力,迫使我軍分兵....”
張陽點點頭,用鼓勵的眼神示意他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