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001章老四這么得人心?

作者:大江大河
听說抓到了人牙子,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向城门涌去。

  城门外,数以万计的百姓乌泱泱一片。

  這时那些人牙子已经被百姓押到了城门口。

  许多百姓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竹棍,朝着人牙子身上使劲招呼。

  被棍揍的那些人牙子惨叫连连,号啕大哭,身上更是被打的血肉横飞。

  但是围观的百姓沒有一個人同情他们。

  不到片刻,這些人牙子的身体已经被打的不成样,成了硬邦邦的尸体。

  同时,家裡有孩子的长辈,都在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如果被人牙子拐走的后果有多凄惨……

  宋府。

  徐妙云当然也听說了人牙子的事情,心裡略有些不安。

  “老爷,北平府這边闹出這么大的动静,皇上会不会多想?”

  “自然是会的。”

  宋隐淡淡点头。

  他和朱棣一句话就号令了十多万百姓一起行动。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原本疑心就重,看到自己和一地藩王有這么大的号召力,不疑心,不猜忌才怪。

  “那老爷为何還跟燕王殿下如此不小心?”

  徐妙云脸上担忧的神色愈发重了。

  “因为只有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救回来,况且被拐的孩子中,還有燕卫的孩子。”

  “那些燕卫们抛家弃子,远涉重洋,独在异乡替咱们守着朝鲜,如果我們连他们的家眷都护不住,怎么对得起他们?”

  “人牙子确实该死。”

  徐妙云也是满脸愤怒,随即绣眉轻皱,“可是老爷,你跟燕王殿下,让百姓在城门口把那些人牙子活活杖毙,皇上真要较真起来,觉得你们私设刑罚,這個罪名可不小。”

  “呵呵,妙云原来是担心這個啊?”

  宋隐神色轻松,“沒有按照流程审讯定罪,就私自处死這些人牙子,皇上最多就是责备几句罢了,不会有多大的事情。”

  “老爷心中有数就行。”

  徐妙云這才松了口气。

  北平府這么大的架势,整個事件的始末,很快就被锦衣卫传往京城。

  北平府這边,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只是百姓们每日进出城门时,看到悬挂在城门上的那些尸体,都会怨毒地盯着他们看上几眼。

  有些百姓還恶狠狠地对他们吐唾液,懊恼自己沒有给這些人牙子几棍子。

  此时应天府,胡雄看着手中的奏折,面有难色。

  心裡直嘀咕,這帮小兔崽子工作倒是认真尽责,但也不看看事关何人,而且還是大過年的,非要這個时候传消息给皇上嗎?

  如果是大喜事,给皇上贺喜,那還差不多。

  這件事情要是触了哪一方的霉头,岂不是整個大明朝都不要過年了?

  胡雄摇了摇头,负责别地州府情报工作的锦衣卫,也沒见北平府這边的同僚那么积极。

  也沒有见别的藩王有什么消息需要上达圣听。

  怎么偏偏就是燕王殿下?

  关键是,宋隐现在就在北平府!

  唉!

  胡雄又叹了口气,虽然有些犹豫,但是职责所在,他也不敢耽搁。

  朱元璋此时心情低落,身边的人一個一個都离开了,他哪有什么心思過年?

  结果却看到锦衣卫指挥使胡雄一脸犹豫的過来了。

  “有事嗎?”

  朱元璋淡淡地询问。

  胡雄有些谨慎地开口,“启禀皇上,北平府锦衣卫送来了当地的奏报。”

  北平府出了何事?

  朱元璋心头一跳,“呈上来吧!”

  此时已是年关,各部门工作都已告一段落。

  最主要是朱元璋痛失爱子朱标不久,在這样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官员们都识趣的尽量沒有再上奏折来烦朱元璋。

  朱元璋盯着奏折看了很久,眸中阴晴不定。

  “一句话就把周边三百多個县的甲长,裡长都给召集過来?”

  “一句话,十多万百姓都纷纷响应全力以赴?”

  “一個多时辰,燕王府燕卫跟百姓们就把北平府掘地三尺,地毯式地搜了一遍,很快就把人牙齿给抓到了?”

  “老四在北平府的影响力已经這么大了嗎?”

  “如果别的封地的藩王也如此這般……”

  朱元璋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

  這时,北平府十几万人同时出动,寻找人牙子的事情也传遍了整個大明朝。

  许多人得知此事后,心裡都不由得凝重起来。

  特别是京城裡的文武百官,许多人更是神色严肃无比震惊。

  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已经那么得人心了嗎?

  他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号召起十多万的百姓为他所用嗎?

  百姓如此信任燕王朱棣,万一他要起兵谋反的话,岂不是……

  想到有這种可能性,文武百官顿时人人心思各异。

  而此时夜色已深,朱元璋自从看到了相关北平府的奏折后就一直沒有离开過龙椅。

  整個人神情严肃,久久不发一言,但是神色却涌现出杀意。

  一直候在旁边的胡雄看了朱元璋浑身肃杀之气,禁不住浑身颤抖。

  随后,一道圣旨从皇宫直奔北平府。

  圣旨裡是朱元璋对燕王朱棣的斥责。

  朱元璋责怪朱棣設置私刑,随意杖毙百姓,让朱棣引以为戒,不得再犯。

  至于振臂一挥,就能号召起十多万百姓为朱棣所用的事情,圣旨裡一個字都未提,仿佛這件事情从未发生過。

  朱棣恭敬地接下圣旨,在传旨官传达朱元璋口谕时,态度更是非常诚恳,毫无抱怨。

  传完朱元璋口谕,传旨官带着一些朝鲜特产,满意地回京复命。

  年关過后,北平府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忙碌。

  特别是生产建筑材料的各种作坊,更是忙得四脚朝天。

  许多百姓和军户早已跟他们预订盖房的材料,只等忙完春耕后,就着手翻盖房屋。

  而回来休假的黄石等千户,带着五千燕卫返回朝鲜。

  像于小龙和吕平這些年纪较大的千户,不再前往朝鲜。

  在宋隐提议下,這些对燕王府忠诚度极高的老将,则让他们去看守武器作坊。

  朱棣毫不犹豫接纳了宋隐的這個提议。

  于小龙和吕平沒想到他们不能再上阵杀敌,也不能远涉重洋,结果燕王朱棣還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

  顿时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当即发誓绝对不会让武器作坊出现一点差池。

  網页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转码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